day7_python实现简易TCP通信

TCP通信原理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服务器端代码

import socket

# 创建tcp的套接字 SOCK_STREAM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绑定地址
addr = ('192.168.3.57', 3000)
# 注意:此时的 3000 端口并没有打开,注意和udp的区别
s.bind(addr)

# 此时的 3000 端口打开 可以使用 netstat -an|grep 3000来查看
# 相当于开辟缓冲区,允许接受的最大socket 为128个
s.listen(128)

# 从缓冲区取走socket信息 accept() -> (socket object, address info)
# accept() 会一直阻塞到客户到达  每个new_socket 都有自己的缓冲区
new_socket, new_addr = s.accept()

# 对收到的信息进行操作   往new_socket 的发送缓冲区中写数据,由os自动填到客户socket的接受缓冲区中
new_socket.send("helloworld".encode('utf8'))  # 后面不用加地址   因为new_socket 唯一对应了一个客户端 socket

# 注意:接数据 可以 累积接取  因为在缓冲区中
print(new_socket.recv(10).decode('utf8'))

# 关闭socket,注意new_socket关闭 表示和客户端断开连接
new_socket.close()
s.close()

客户端代码

import socket

# 创建tcp的套接字 SOCK_STREAM
c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绑定地址
addr = ('192.168.3.57', 3000)

# 连接服务器端
c.connect(addr)

# 可以发送和接受数据了  send 和 recv 注意和udp的区别
data = c.recv(5)  # 5 表示接受多少个字节
print(data.decode('utf8'))
data = c.recv(5)  # 5 表示接受多少个字节,从c的 接受缓冲区中 取数据
print(data.decode('utf8'))

c.send("nihaoya".encode('utf8'))

# 关闭socket
c.close()

运行代码截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