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开始强化,但是之前基础学的概念公式都忘光了,咋办?

基础阶段的东西忘光了千万不敢再回去把基础网课再刷一遍

时间有限..网课听得再多不刷题还是不行,可以只在b站上搜一下忘记的知识点的单独知识点讲解,帮助自己快速回忆

然后就可以直接听经典例题了!跟着例题多刷一些同类型的练习题。

而且强烈建议用一个本子专门记下来自己忘记过或者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没事翻看反复复习,亲测特别有效!!!

本人属于基础很差相当于是零基础的23考研党,经过一年备考成功上岸

中间花费了很多时间在考研数学备考信息检索上,写下这篇希望能帮助基础不好的学弟学妹们多节约一些时间复习!

25考研数学老师网课非常推荐:汤神+武忠祥老师!

汤神的课程还是非常适合打基础的,讲课态度负责,各种题型讲解非常清晰

特别是中值定理和定积分的不等式证明讲解的非常出彩,可以在基础阶段跟汤神

在强化阶段我比较建议跟武忠祥老师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我在去年跟着武忠祥老师的强化班+复习全书+660。

武忠祥老师更适合整合你的思维,教你做题,同时武忠祥老师也有很多超级厉害的做题技巧(二重积分,定积分等)非常值得一听!

如果是基础还不错的同学,全程跟武忠祥老师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也不用担心基础跟了汤神强化跟武忠祥老师衔接不上。

单从内容上来讲,汤神和武忠祥的基础课重点内容差别不大,定理性质都不会拉下,两位老师对于公共核心考点的整体框架总结基本没有太大差别。

跟对老师只是考研路上的一个指路明灯,但是具体能不能达到最终的重点,还是要看你自己的走路方式,高数120+并不能全依赖老师,刷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去年听完武忠祥老师的强化课程后去刷660题,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我来说,还是很困难。

因为自己在听课的时候过于依赖老师的思路以及依赖答案,所以在基础阶段有很多没有解决的知识点与漏洞,在强化阶段才慢慢显现出来。

我在去年暑期强化阶段就是在刷660的时候发现综合类习题思路真的不是很清晰。

基础阶段刷了基础讲义和1800,以为自己刷的题量够多,强化阶段会轻松一些...结果...

每一道题卡壳的地方都不一样,总结下来感觉自己每一章节都有没有理解透彻的基础知识!

再听一遍基础课也不现实

不过还好我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帮我差缺补漏,精准定位盲点的方法!!

强化阶段的误区和避坑指南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进入强化阶段就是题海战术,认为刷得题越多自己的强化就越充分。

血泪教训 !! ⚠️ 盲目刷题等于零努力!

在最开始,我也是追求题海战术,写完基础班讲义后觉得练习不够,于是去刷了汤家凤的1800,并整理了错题本。然而,这厚厚一本错题本我不愿意看,也懒得翻,只想继续刷题,刷得越多越好。

我后来又用了660题,在遇到不会的题时只看答案,然后继续写下一道题。

结果就是,稍微综合一点的题就不会写。要么是没有思路,要么是算不出来(相比之下,我的高数还可以,线代有很多小题我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解)。

我知道问题在于基础没打牢,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我并不清楚,我急切地想知道,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知道这样下去很可能就会寄。

幸好我找到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刷题网站,知能行考研数学!

这个网站把知识点和技巧分得非常细致,能够找出你所有薄弱点,尤其是那些你模模糊糊的、缺乏体系的知识点都能找出来。

强化阶段做题的目的不是为了积累刷题量,而是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抓紧给补上!

只追求刷题量,本末倒置了!

强化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薄弱点!

因此,我建议大家去知能行测一下自己的掌握程度,看看自己在各个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如何。

还有一个薅羊毛的小窍门:知能行每个专题旁边都有个红色小箭头,点击之后可以切换到不同的专题进行免费测试~

知能行彻底颠覆了我对于数学学习的认识,能够准确地定位我在哪里掌握不好,然后推送合适我的练习题。

我当时决定充分利用这个网站,因为只有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才能在强化阶段有针对性地找漏补缺,而不是机械地盲目刷题。

真正高效的方法:拆解!!

在接下来的使用过程中,我发现,知能行的拆解知识点功能简直太神奇了!

其实我最开始对高数题目的理解就是没有框架性,而且看到一个题以后根本不知道这个题考察了哪些基础知识点,而知能行能够把一道题拆解得明明白白!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它将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拆解成多个基础知识点,让你逐一排查,直到找出这道题中你的知识盲区,然后对该知识点进行更细致的训练。当你通过训练之后,逐步向上击破!

再回过头去重新做综合题目,你会发现问题迎刃而解了!

因此,经常出现以下情况:

知能行给我出了一道题:不会。

它随后出了一些简单题,抓我的知识点漏洞,各种难受。

等我练习完了该题目下的所有知识点之后,再看这道题目时,咦?这题我会做了!没错,就是这样神奇!

然后,我再去写1800题,正确率完全不一样了!提升了好几倍!

我还尝试了其他没有使用过知能行的章节,依然是毫无思路,计算错误!

真的特别神奇hhhh感觉又生气又好笑

知能行考研数学知能行考研数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年真题的考点难点,为每位考生选择快速提高的突破口。知能行基于机器学习追踪考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练合一从而达到高效备考icon-default.png?t=N7T8https://bestzixue.com/?app_referrer_id=VWH~atczc-qhFjc-0518-editor_liaoyf

彻底掌握每个知识点

当时我并没有什么深刻的领悟,只是觉得太神奇了!回过头来,我竟然可以做出之前不会的题!

我后来才明白,真正高效刷数学题的方法是把每道题拆解成小知识点,抓住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完全掌握,一步步击破之后再刷下一道题。

然而,谁有这么多时间去一道题一道题拆解呢?而且我自己的水平,能够把一道题定位到某个章节已经不错了,还拆解知识点?这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

因此回头看,知能行竟然能够帮你拆解+训练!我不得不感叹当代人工智能算法的伟大!在它的帮助下,我在备考过程中节省了很多时间,也不过度依赖答案和网课,培养了自己的学习思维!

知能行在每一章的专题练习前都会先让你了解该章的知识框架。

特别是容易混淆概念,公式也很乱的专题,知识框架尤为重要!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知能行不仅有知识框架,还会列出哪些知识点需要复习,哪些可能需要复习,哪些掌握得较好,具体题目也一一列出,可以单独练习!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里回一下私信我的考研er:知能行从来没有App,只有网站!所以你搜不到App是对的。知能行只有网站。

推荐强化阶段的习题集

李永乐的《数学基础过关660题》

《660》虽然说是基础过关,但是这本书并不建议在基础阶段使用。题目并不容易,感觉每道题都是在考察你不会的知识点,对你进行直击要害的考察。出错率很高,如果在基础阶段刷的话,容易让人心态爆炸hhh

这本书比较适合在综合阶段查缺补漏,你会发现自己在技巧和方法上存在的漏洞。

每一道题都当成大题来做,浓缩的都是精华,仔细研究,可以学到不少做题技巧和方法。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个人使用感受:

优点:这本书主打选择填空题,题目浓缩的都是精华。自从考研改革后,选填分值增高,使用这本书的性价比更高了,建议每个人都有一本!

缺点:一定需要不断地巩固复习。如果只是刷了一遍看了看答案,后期再写题的时候依旧很难将技巧运用到题目中。

李林的《880》

这本书更加侧重于对基础的考察,题目难度中等,题型新颖,和真题很类似。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去写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绊子,而且很容易出错。作用类似于660题,二者可以选一个或者配合起来用于后期强化。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个人使用感受

优点:这本书的难度更贴近考研真题,题型全面,知识点覆盖面广,没有一道没用的题。每一道题都值得细细琢磨,更适合在强化阶段去练习。

缺点:这本书综合性很强,对于基础不好的我来说极其不友好。大概写了没有三分之一就写不下去了,基本上每一道题都需要看答案,到最后题见了不少,思路是真的没培养起来。

强化阶段的目标

在看到新题时有思路

解题思路这个词放在考研数学这里,并不是我一天要刷几百道题的结果,而是我一天要真正搞懂多少道题,弄懂多少个知识点的觉悟。

与其高效的刷了1000道他明明已经完全掌握熟练的题目,不如深入理解一道自己不会的题目中涉及的所有知识点并能够运用。

其实,并不需要刻意练习很多类似的题目,而是真正地理解并能应用每一个知识点!

举个例子,我曾经对微分方程感到头疼。在考研数学中,微分方程大题非常灵活。你在看到大题时往往无法想到它考察的是微分方程,除非你将图像画出来并推理一番才能与微分方程关联起来。

许多备考的同学花费很多时间来刷1800中微分方程的基础题,刷来刷去只记住了公式,以及一些固定的解题套路。然而在做真题时,他们却发现:这题…居然是微分方程?!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学弟学妹们可以自行感受一下。而使用过知能行的同学,见到这种题他就开心!(是的,这就是我自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为什么呢?因为知能行让他们练习了许多这一类型的题目,九九八十一变,知能行的同学们都见过~

知能行严格按照真题的出题形式、方法和出题人的思路,为同学们打造了他们自己的训练专题。

许多同学在做完基础题后迷恋于各章节的基础题,而在真正做综合题时却失去了耐心!(我就是其中之一)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而且综合题的知识点结合程度要比基础题高得多。在做综合题时,同学们常常没有思路就去看答案,造成了对答案的依赖。

而知能行则会在练习完一小部分基础题后给出更综合性强的题目,让同学们先尝试着去做!

如果你能做出来

那就继续练习更多的知识点,或者给你出更加综合的题目~从根本上杜绝了“没有耐心做综合题目”的问题。

如果你做不出来

那么就将这道综合题目拆分成各个知识点,并逐一攻破这些知识点,从综合中锻炼基础能力!

知能行会对拆分下来的每一个小知识点安排一些计算较为复杂或容易出错的小陷阱!只有细心和耐心才有可能做对!

这就是强化阶段的第二个目标:提升计算能力!

强大的计算能力

如果算不出来,那就是不会

根据近几年的考研数学真题,我们可以发现,对计算量的考察越来越多。实际上,很多题目的思路看起来很常规,但在计算上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困扰!

就像我刚参加完23年的考研,周围的同学都非常痛苦,因为他们虽然会做大题,但却算不出来!

而我在对答案后发现,我的大题竟然都对了!

为什么呢?

因为知能行出的题目实在太难了哈哈哈哈哈哈从基础阶段的基础题到综合阶段的综合题,都非常考验计算能力!

当我开始做知能行的题目时,我几乎每一道都算错,第一次做时基本上都是答案错误。直到练到等级二左右时,我的计算能力才稍微提高了一些!

知能行会出一些纯考察计算能力的题目,思路很简单,但计算非常困难!计算结果也很奇怪,比如121/38、8/3等,与22/23的真题不相上下!

知能行的题目形式与真题紧密相关。近年来的真题越来越注重计算能力的考察,但盲目刷题并不能真正提升计算能力!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刚开始时,有许多题目明明是在基础阶段练过的,看起来很像,但就是算不对,每道题都是陷阱。有时一个类型的题目我能练上一个上午,纸一用就是半本,上午下来我头晕眼花,终于把一个类型的题目刷过去了。

如果你想偷懒不认真算题,知能行就根本不会给你做下一道题的机会。算不出来就是不会,你就会一直在这个类型的题目中打转!

而且不能偷懒!知能行提问的方式不允许你偷懒,放弃某些情况的计算!如果算错两次,即使想看答案,也要再次斟酌~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专题是多元微分、重积分和微分的计算。这些一直是我的弱项。知能行按照二重积分的知识点逐一列出,并有针对性地攻克我的弱点。即便是很简单的知识点,也需要你每一步计算都正确才能算作掌握!

最近的截图如下所示。对于我不够扎实的二重积分和偏导数问题,经过多次训练,系统会自动监测我的正确率,并通过综测定期复习,这简直是对我这个不喜欢看错题的人来说的福音!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长时间不刷等级会下降,当然知能行也会帮你制定合理的计划和进度(精确到每一天!)。每天都为你安排好时间,这样你就可以节省下来整理错题和知识点的时间,然后去学习专业课!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计算能力提高了,分数也会提高!

只需不粗心,抓住基础分,你的考研数学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知能行的刷题是有用的,是让人心安的有用。对计算能力和知识框架的提升,只有真正跟下来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珍贵!

知能行会锻炼你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不会让你马马虎虎地糊弄过去一个类型的题目,也不会让你依赖答案或老师的讲解。解题的每一步都需要你真正理解才能继续练习下一个类型的题目,帮助你构建无死角的知识框架。

强化阶段的老师

在强化阶段,每个网课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个人而言,我更推荐以下几位老师:武忠祥老师、永乐大帝以及李艳芳老师的小题技巧班。

对于武忠祥老师的强化班,其中的17堂课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并且已经掌握解题思路。如果基础打得不扎实,有时可能会跟不上武老师的思路。因此,考研最重要的还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再强调一遍,就是基础知识!

我是直接听了永乐大帝的强化课程,收获了很多,并且对老师的讲义和笔记记得很满意。然而,在听完强化课程后,发现做线性代数题目比做高等数学题目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练习的题目数量太少,而且强化讲义上的综合性题目并不多。永乐大帝在带着做题时和自己独立做题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虽然感觉理解了,但实际上没有培养出任何解题思路。

因此,在强化阶段,我认为可以直接跟随知能行考研数学走!不需要再花费大量时间去听课!让知能行来帮助你查缺补漏,提升你的计算能力。

知能行会为你安排好每一天的学习计划,系统的综合测试也会避免你忘记方法或知识点的情况发生,你不需要再担心有什么地方没有练习到。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果你想听课的话,可以去B站专门搜索武老师的技巧课程、李艳芳老师的小题技巧课程等。这些课时短,方法多样,可以使用这些老师的方法来解答知能行的题目,然后与知能行答案和解析进行对照,看看自己更喜欢哪种解题方法!qwq

我个人建议大家听武老师的课程,并结合知能行来刷题。武老师的课程可以学到技巧,拓宽解题思路,而知能行则可以弥补你的知识漏洞,夯实你的基础。两者的结合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而且知能行会全面考察该知识点。即使你恰好对一道题目蒙对了,知能行下一道题目对该知识点的考察你也躲不过~

知能行的目标是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如果你真的能够正确地解答多个综合性题目,那说明你对该知识点掌握得比较牢固了。知能行会将该知识点放入综合测试中,在合适的时间帮助你巩固。

知能行的综合测试功能可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定期帮助你复习错题,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你不需要担心自己在学完一个章节后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冲刺阶段(10-12月)

如何培养灵活的综合解题能力

知能行提供了历年真题,因此在这个时候,你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从10月开始,我开始刷真题和模拟题(包括李林和合工大共创),同时结合知能行进行全面的练习。由于在强化阶段已经通过知能行刷了许多与真题类似的题目,因此做真题时感觉很轻松!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真题的选填正确率大约在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之间,包括做武忠祥老师出的题目时也有了思路,就这样坚持到考前。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做真题的参考书籍有张宇的《真题大全解》和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全精解析》,都是不错的。

对于真题,不要过于相信通过真题来估分,因为不准确!

每年会有新版的习题册吗?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去年的真题吗?因此,其实真题你并不是第一次见到,在许多习题册中都会出现类似的题目。

冲刺阶段最重要的是两点:

  1. 不要遗忘已学知识(否则会亏大啦)但是在这个阶段,遗忘是很容易的,因为专业课和政治所占的时间越来越多,挤占了脑容量。

  2. 要培养解题能力,不要死记题目和套路。虽然这一点在后期越来越难避免,一旦着急就会去看答案。实际上,如果你的基础和强化训练扎实,这个阶段95%的题目都能自己解出来。因此,多做模拟卷可以增强信心。

我是用知能行结合模拟卷的方法。因为知能行的综测非常实用!

知能行将知识点与做题技巧相结合,并结合你自己的做题水平和数学思维,将知识点布置在适当的学习位置~

基本上在你完成等级一和等级二后,后期就不需要再针对该专题进行专门的刷题,知能行会将之前答错的知识点或其他综合性题目均匀地分布在每天的综合测试中,以评估你对该专题的知识点能力。

假设你开启了两个专题,系统将结合这两个专题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你先复习巩固。如果你的正确率很高,你的等级就会很快升到四级~但是如果你的正确率一直很低,或者某个知识点总是做错,你的等级就不会很高~甚至可能会降级!

以汤1800为例,等级二满分对应着汤1800的正确率在80%到90%以上,而等级三满分基本上具备了上考场的水平。

在遇到知能行之前,某些线代公式和解题思路总是一段时间不看就从脑子里消失!(非常痛苦)

开始使用知能行时,我还担心一些知识点如果我一直没有练习,或者对一些专题一直没有刷题,之前学过的公式和技巧会忘记。

后来发现知能行有一个综合测试的功能,目的就是防止我遗忘之前的知识点!

每天打开知能行,第一件事就是先做综合测试,巩固之前的知识点,然后才开始专题测试~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综测的正确率代表你的表现水平,如果你每天综测的正确率都很高,那么综测的次数也会相对减少~

系统会观察你对每个知识点的熟练程度,从而将题目分布在每天的综合测试中,让你及时巩固复习!根据记忆曲线及时巩固,防止遗忘!

对我来说,综合测试功能让我不再焦虑会忘记知识点,或花费大量时间回顾之前的错题!(非常人性化)

在考研前的两个月里,我每天只需要完成综测,不用担心哪个知识点会长时间不练习而遗忘!

考研数学模拟题推荐

(1)李林:《考前冲刺6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

23年的李林6套卷计算量很大,可能受到22年真题的影响。李4比较容易拿高分。总体来说,题目并不算很新,如果开始就刷880题,很多都会是熟悉的题目。

至于李林是否每年都会涉及到考点,我认为只是听听就好,知能行今年确实涉及到了证明题,但我也不认为明年还能涉及到。

(2)合工大:《超越共创5套卷》

共创的难度较低,超越有些年份的题目有点..太难了。我刷了3年了。23年的题目勉强过得去,但计算量也不小。

(3)李永乐:《数学决胜冲刺6套卷》

(4)张宇:《命题人终极预测8套卷》

23年的卷子中,李永乐有几道难题,而张宇的题目并不难,周围人的分数也比较高。

最后的几点建议

考研数学是一个没有捷径的学科,无论你的数学基础是好还是差,考研都需要你长期付出和坚持努力,其中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能使你比别人更高效地学习,避免很多无效的努力。

要想从0基础到120分,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少走弯路,合理利用时间,使自己在每一道数学题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发现,网上经常推荐的复述笔记并不是很有效,因为很多细节你也不懂,也无从开始提高自己的理解。在听课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在笔记中也无法得到完整的信息,复述出来还是不完整。

此外,有些网上的经验帖子说要推导每个定理,我觉得这没用!最多只能帮助理解这个定理,有时候也帮不了忙,因为有些证明并没有直观意义。而且做题要靠自己整理思路,推导定理只是把证明背下来,对做题的帮助并不大。

经过一年的复习,我才明白数学最重要的是构建一个知识框架。

在脑海中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做题时按照知识点划分,先找到知识点所在的章节,然后结合技巧来解题。这就是所谓的数学思维。

基础阶段和综合阶段看似是不同的,但实际上都在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因为只有基础阶段的内容掌握得好,才能进入综合阶段。一直没有掌握好,一直拖延不学,那你的综合阶段就只能涉及基础较好的几个章节,许多同学错误地以为自己做了许多综合题就进入了强化阶段。

实际上,许多同学在考研前掌握的知识点,只是基础,并非综合。这样的知识框架必然不牢固。

所以,我们一定要准确评估自己的解题能力,不要以刷题数量多就认为自己做得越好。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构建一个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虽然考研备考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你保持信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你。

希望这篇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继续加油吧,少年!

  • 12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习和实践机会。通过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