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移动拟合法逐点内插算法作业(python)

     ps1:用python写的第一个程序,怎么也要纪念一下。

     ps2:写完后不是很想整理,代码可能有些混乱。

     ps3:该作业要求中待求点固定且只有一个,附近点已给出且固定,不包含动态圆半径法等方法搜索临近点过程,所以程序不存在较强泛用性,但是或许可以给完整的逐点内插方法提供部分过程思路。

1.数据录入和预处理

      由于在移动曲面法逐点内插中,需要将坐标系平移至待求点P,所以需要对提供的坐标数据进行处理,其X、Y值改写为以待求点为中心的相对值,Z值保持不变。数据源此处按下不表了,改写后的坐标数值如下表。

点号

X

Y

Z

1

-8

0

15

2

-1

3

18

3

-5

5

19

4

-7

-7

17

5

-2

-5

21

6

-5

-2

15

7

5

-6

20

8

8

-2

15

9

6

3

17

10

3

8

22

     引入处理矩阵的numpy库(这个不是python自带的,没有的小伙伴要搜搜下载教程),录入list格式的x,y坐标,以array格式录入z坐标。

import numpy as np#引入numpy库

x = [0,-8,-1,-5,-7,-2,-5,5,8,6,3] #x和y属于List,只需要元素参与计算,不进行矩阵整体计算
y = [0,0,3,5,-7,-5,-2,-6,-2,3,8]  #x0,y0是起始点
z = np.array([[15],[18],[19],[17],[21],[15],[20],[15],[17],[22]]) #z要进行矩阵运算,所以是待转化为矩阵的数组
Z = np.matrix(z)#将数列z转化为矩阵Z

2.数据处理与计算

    根据x,y坐标,求出方程Z=AX^2+BXY+CY^2+DX+EY+F中由X,Y组成的矩阵m,使用numpy中的函数np.transpose()对其进行转置处理。

    计算每个点与待求点之间的距离d,根据公式p=1/d^2求出矩阵p。

    检查法方程中所需要素是否均为矩阵格式,若不是,使用np.matrix方法将其转化为矩阵。ps:数据是list,arry还是matrix的影响挺大,比如matrix的运算只跟matrix玩,matrix不好提取单个数据但是array可以,这里一定要注意。

    使用逆矩阵方法对MTPM进行求逆,得到(MTPM)^-1,再将各元素带入法方程W=(MTPM)^-1(MTPZ)中进行计算,得到六个系数值所组成的矩阵W。ps:此处为了求逆矩阵尝试了np.linalg.inv()方法,但是好像不能运行就放弃了。

m = np.array([
             [x[1]**2,x[1]*y[1],y[1]**2,x[1],y[1],1],
             [x[2]**2,x[2]*y[2],y[2]**2,x[2],y[2],1],
             [x[3]**2,x[3]*y[3],y[3]**2,x[3],y[3],1],
             [x[4]**2,x[4]*y[4],y[4]**2,x[4],y[4],1],
             [x[5]**2,x[5]*y[5],y[5]**2,x[5],y[5],1],
             [x[6]**2,x[6]*y[6],y[6]**2,x[6],y[6],1],
             [x[7]**2,x[7]*y[7],y[7]**2,x[7],y[7],1],
             [x[8]**2,x[8]*y[8],y[8]**2,x[8],y[8],1],
             [x[9]**2,x[9]*y[9],y[9]**2,x[9],y[9],1],
             [x[10]**2,x[10]*y[10],y[10]**2,x[10],y[10],1]
             ])#注意0给待求点了,这里从1开始
M = np.matrix(m)#转为矩阵
mt = np.transpose(m)#M的转置矩阵
MT = np.matrix(mt)#转化为矩阵
# Mm=np.linalg.inv(m) #求逆矩阵达咩的方法,还是得转化为矩阵后再用.I方法

p = np.array([#权重矩阵1/d^2
             [1/((x[0]-x[1])**2+(y[0]-y[1])**2),0,0,0,0,0,0,0,0,0],
             [0,1/((x[0]-x[2])**2+(y[0]-y[2])**2),0,0,0,0,0,0,0,0],
             [0,0,1/((x[0]-x[3])**2+(y[0]-y[3])**2),0,0,0,0,0,0,0],
             [0,0,0,1/((x[0]-x[4])**2+(y[0]-y[4])**2),0,0,0,0,0,0],
             [0,0,0,0,1/((x[0]-x[5])**2+(y[0]-y[5])**2),0,0,0,0,0],
             [0,0,0,0,0,1/((x[0]-x[6])**2+(y[0]-y[6])**2),0,0,0,0],
             [0,0,0,0,0,0,1/((x[0]-x[7])**2+(y[0]-y[7])**2),0,0,0],
             [0,0,0,0,0,0,0,1/((x[0]-x[8])**2+(y[0]-y[8])**2),0,0],
             [0,0,0,0,0,0,0,0,1/((x[0]-x[9])**2+(y[0]-y[9])**2),0],
             [0,0,0,0,0,0,0,0,0,1/((x[0]-x[10])**2+(y[0]-y[10])**2)]
            ])
P = np.matrix(p)
Mm = np.matrix(MT@P@M).I#求MT*P*M的逆矩阵,@可以乘三个以上的矩阵
W=Mm@MT@P@Z#求最后的系数矩阵

3.结果提取与输出

    完整的W矩阵可以直接输出,但是为了方便地使用其中系数,将W由矩阵格式转化为array格式的w。

    按照完整流程,应将w中的各个系数带入公式Z=AX2+BXY+CY2+DX+EY+F中对Z值进行解算,但是由于此处已将待求点的X和Y值设置为0,所以F系数的值可以直接代表待求点的高程值。

    最后输出矩阵W和Z0即可,该待求点的高程约为17.575m。

w = np.array(W)#转为数列方便取值
z0=w[5,0]
# z0=w[0,0]*x[0]**2+w[1,0]*x[0]*y[0]+w[2,0]*y[0]**2+w[3,0]*x[0]+w[4,0]*y[0]+w[5,0] 完整版,但是x0,y0为0
# print('矩阵MT:\n',MT)
# print('矩阵Mm:\n',Mm) 以上为试验检查时写的
print('系数矩阵w:\n',W)
print("待定点的高程为:",z0)

    程序运行截图

ps:嘉人们谁懂啊,CSDN你的首行缩进在哪里?!

  • 4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 回答1: 移动曲面拟合是一种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它可以用来在给定的测量点数据中插值计算未知点的高程信息。 在 C 语言中实现移动曲面拟合,首先需要准备所需的数据。这通常包括测量点的经纬度坐标和高程信息,以及需要插值计算的未知点的经纬度坐标。然后,可以使用某种算法拟合这些数据,例如 Kriging 或最小二乘。最后,使用拟合出的模型来计算未知点的高程信息。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Kriging 算法在 C 语言中实现移动曲面拟合: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math.h> #define N 5 // 测量点的数量 #define M 1 // 未知点的数量 double lon[N], lat[N], ele[N]; // 测量点的经纬度坐标和高程信息 double lon_unknown, lat_unknown; // 未知点的经纬度坐标 double ele_unknown; // 未知点的高程信息 double semivariogram(int i, int j) { // 计算点 i 和点 j 之间的半变异距离 double dx = lon[i] - lon[j]; double dy = lat[i] - lat[j]; return 0.5 * (ele[i] - ele[j]) * (ele[i] - ele[j]) ### 回答2: 移动曲面拟合是一种用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内插的方。该方可以通过使用C语言进行实现。 在移动曲面拟合中,我们首先将输入的离散高程数据点进行分割成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包含一些离散点。然后,我们使用多项式函数来拟合每个小区域的数据。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数组来存储输入的高程数据点。我们可以使用二维数组来存储每个小区域内的离散点,其中第一个维度表示小区域的索引,第二个维度表示离散点的索引。 接下来,我们需要实现一个函数来计算拟合后的曲面。我们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来确定多项式函数的系数,以使拟合后的曲面尽可能地与原始数据点一致。我们可以通过遍历每个小区域,计算每个小区域的拟合曲面后,在整个DEM上进行内插。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矩阵运算库,如`gsl`来进行最小二乘计算。该库提供了一些函数,例如`gsl_fit`,可以根据给定的多项式函数和数据点,计算出最小二乘拟合的系数。 在内插过程中,我们可以遍历整个DEM的每个像素,对每个像素计算其在所在小区域的拟合曲面上的高程值,然后将其作为内插后的结果。 使用C语言实现移动曲面拟合的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可以很好地处理大量的高程数据点,并产生平滑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控制多项式的次数和小区域的大小,我们可以调整内插结果的精度和平滑程度。这种方在地形分析、三维可视化和地图制作等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 回答3: 移动曲面拟合是一种常用的数字高程模型内插,主要通过在输入数据点附近进行曲面拟合来估计未知位置的高程值。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数学库中的相应函数来完成移动曲面拟合的数字高程模型内插。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输入的数据点,包括已知位置的坐标和对应的高程值。可以使用数组来存储这些数据点。然后,利用循环结构遍历每个未知位置,计算其高程值。 在移动曲面拟合中,通过选取合适的邻域范围,对未知位置附近的已知位置进行拟合。一种常用的方是选择K近邻算法,即选择与未知位置最近的K个已知位置作为邻域。 对于每个未知位置,首先计算其与已知位置的距离,并找到K个最邻近的已知位置。然后,根据这K个已知位置的坐标和对应的高程值,使用曲面拟合算法(如最小二乘)来估计未知位置的高程值。最后,将估计得到的高程值保存在相应的数组中。 在完成所有未知位置的高程值估计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数字高程模型。可以将结果输出到文件中或进行其他后续处理。 使用C语言实现移动曲面拟合的数字高程模型内插,需要熟悉基本的数组操作、循环结构以及数学库函数的使用。对于曲面拟合算法的选择和实现,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数据特点来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