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混音中对一些特定频段处理的经验

混音中对一些特定频段处理的个人见解(仅代表个人观点)

1. 0~30Hz
这是我在母带处理中喜欢完全lowcut的一个频段部分。30hz以下的超低频对于人耳来说几乎不能察觉到,对于一些不需要太多低频的音乐类型,选择在30hz以下进行低切可以增加歌曲的清晰度,并且为母带留下更大的空间。

2. 52Hz
很奇特的一个低频段,对于kick,在52hz左右进行一个适当的提升会有着意想不到的冲击感和下沉感。对subbass进行提升也会得到一个不错的厚度。

3.250Hz
对于钢琴或者弦乐,pad等乐器,我经常选择在250hz左右进行适当的衰减。最终可以获得一个相比于之前更好的清晰度,让乐器浑浊的部分听起来不那么浑浊。当然,如果在编曲中使用多种类似乐器,出现浑浊情况是难免会发生的,这就是几种乐器在同一个频段打架的情况。使用Pro Q3match EQ功能来进行频段对比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电子管的EQ在处理此情况的优势较为明显。

4.600Hz
在这个频段进行提升处理会给歌曲一种温暖的感觉,适当的削减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清晰度。我经常在母带中小幅度提升600hz左右的频段,加上对中频分段压缩以及饱和处理来获得一种好听不刺耳的温暖感。

5.2~4KHz
对配器和人声的中频进行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2-4KHz进行提升,其目的是为了使音色结构的泛音表现出良好的频率导通厚实特性,使音色更加完美,这是增加音色明亮度的频段。在2502Hz、4000Hz两个频点上做衰减处理,就相当于削弱了中频的信号,可以适当避免一些镶边和锋锐感。这样的调节相信会更加适用于需表现出冰冷、飘渺效果的女声上面。

6.6~10KHz
在中高频段上做一些提升操作能够增加音色的亮度,当然,这个处理要极其小心。这个频段是很多乐器以及人声出现哨声和齿音,S音的地方。根据实际听感来判断是否需要在这个频段进行一些比较窄,强度比较大的eq削减来消除哨声和齿音,或者使用消齿音的效果器达到相同目的。在人声中,对7-10KHz衰减3-5dB,可以消除S音 对演唱和声的均衡处理。当然,如果觉得声音很发散,对此频段削减也是一个不错的补救方式。

7.16KHz~20KHz
对于超高频我们不得不想到的词便是“空气感”。对于lead音色和人声在超高频的提升所带来的空气感有时候是及其迷人的。不同类型的EQ插件效果也不相同。在这里大力推荐MaagEQ4这款6band均衡,它的Air Band功能提供了一个非常丝滑,令人痴迷的空气感,具体提升的大小依靠听感决定。如果你需要在母带得到更多空间进行响度的提升,可以在总线将19KHz的频段切除,这是对歌曲本身没有影响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