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3.主机间的通信方式:
- 4.电报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区别:
- 5.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 6.0SI模型和TCP/IP模型:
- 7.通信信通的方式:
- 8.端到端的通信与点到点通信的区别:
- 9.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 10.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 11.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
- 12.为什么进行流量控制以及常见方式:
- 13如何保证可靠传输?
- 14.随机访问介质控制:
- 15.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的 区别
- 16.网络协议的三要素:
- 17.动态路由算法(内部网关协议)
- 18.区别IP地址和MAC地址:
- 19.ARP地址解析协议:
- 20.DHCP协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21.传输层功能:
- 22.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 23.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区别:
- 24.DNS域名解析:
- 25.FTP文件传输:
- 26.SMTP:邮件传输协议
- 27.HTTP协议:
- 28.物理层接口的四大特性: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
(2)提高可靠性
(3)信息通信
(4)分布式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星型、环形
(2)按分布范围分类: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
3.主机间的通信方式:
(1)c/s方式:客户是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2)p2p方式:点对点的方式
4.电报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区别:
电路交换:传输单位是比特流,像建立一条物理通道。包括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断开连接三部分组成
报文交换:传输单位是报文,将报文发给相邻结点,查找转发表,转发给下一个结点。是一种存储-转发类型的网络
分组交换:传输单位是报文段,将报文分组转发到相邻结点,查找转发表,转发给下一个结点。是一种存储-转发类型的网络
5.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带宽:网络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单位是bit/s
(2)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处理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结点将所有bit发往链路所需要的时间
传播时延:一个bit从从链路一端传输到另一端的时间
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一般忽略不计
(1)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信道带
6.0SI模型和TCP/IP模型:
OSI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模型:物理层(透明的传输比特流)、数据链路层(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网络层(路由选择、分组转发)、传输层(进程通信、可靠和不可靠的两种协议、差错检测、分用和复用)、应用层两者都采用分层结构,都能实现网络异构
OSI模型的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种通信,传输层只提供面向连接的通信服务;
TCP模型网络层只提供无连接的服务,运输层提供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服务;
7.通信信通的方式:
(1)单工:只能有一个方向的信道(1条信道)
(2)半双工:双向都能通信,但不能同时进行(2条信道)
(3)全双工:双方可以同时通信,即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2条信道)
8.端到端的通信与点到点通信的区别:
点到点的通信是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不涉及进程和程序,不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端到端的通信是建立在点到点的通信之上的,是运输层提供的,涉及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