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快问快答之———top命令!心态崩了!

同学,Linux系统用过吗?使用过哪些指令?

我用过top命令来查看机器进程。

$ top
 细说top指令吧,看着返回结果,解释一下吧!

第一段输出:

  • 时间戳:top - 15:37:35 up 22 days, 22:27 表示系统已经连续运行了22天22小时27分钟。
  • 用户数量:0 users 表示当时没有登录用户。
  • 系统负载:load average: 0.18, 0.08, 0.02 是过去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平均负载,都相对较低,意味着系统在这段时间内的工作负荷不大。
  • 进程情况:
    • Tasks: 118 total 表示总共有118个进程。
    • 1 running 表示当前有1个进程正在运行(处于执行状态)。
    • 117 sleeping 表示其余117个进程处于休眠状态,等待事件发生。
    • 0 stopped 和 0 zombie 表示没有停止状态和僵尸状态的进程

第二段输出:

  • 时间戳更新到了 top - 15:37:47,系统状态仍然相同。
  • 系统负载有所下降,变为 load average: 0.15, 0.07, 0.02
  • 进程总数及状态依旧不变,仍然是1个进程在运行,117个进程在休眠。

CPU使用率:

  • %Cpu(s): 2.8 us, 0.7 sy, 0.0 ni, 96.3 id, 0.0 wa, 0.2 hi, 0.0 si, 0.0 st
    • us: 用户空间占用率为2.8%;
    • sy: 内核空间(系统)占用率为0.7%;
    • ni: 优先级可调整进程占用率为0%;
    • id: CPU空闲率为96.3%;
    • 其他如 wa(I/O等待)、hi(硬中断)、si(软中断)和 st(虚拟化Steal时间)均为0%,说明CPU大部分时间处于空闲状态,几乎没有因等待I/O或中断而消耗时间的情况。

内存使用情况:

  • MiB Mem : 1889.0 total 表示物理内存总量为1889 MiB。
  • 471.2 free 表示可用内存为471.2 MiB。
  • 603.9 used 表示已使用的内存为603.9 MiB。
  • 813.9 buff/cache 表示缓冲和缓存占用的内存为813.9 MiB,这部分内存虽然统计在“used”中,但在需要时可以立即回收供其他进程使用。

交换分区使用情况:

  • MiB Swap: 1025.0 total 表示交换分区总容量为1025 MiB。
  • 949.6 free 表示交换分区中有949.6 MiB未被使用。
  • 75.4 used 表示交换分区中有75.4 MiB正在被使用。
  • 1120.3 avail Mem 表示除了可用内存之外,还有1120.3 MiB的内存可供分配(包括未使用的交换空间和可回收的缓存)。
交换分区?你知道什么是交换分区吗?

交换分区(Swap Partition)是Linux和其他类Unix操作系统中用于虚拟内存管理的一种特殊磁盘空间。当系统的物理内存(RAM)不足以满足当前运行程序的需求时,操作系统会将暂时不用或较少使用的内存页移到交换分区中,以腾出更多物理内存给活跃的进程使用。交换分区实际上扮演着物理内存的扩展角色,但它位于硬盘上,相对于RAM而言,访问速度要慢得多。

交换分区的用途主要包括:

  1. 内存超载保护:防止系统因内存不足而导致进程崩溃或系统不稳定。
  2. 休眠和挂起到磁盘:在某些情况下,Linux系统可以将当前的系统状态写入交换分区以实现休眠或挂起,恢复时再从交换分区加载到内存。
  3. 长期未使用的内存:操作系统可以将长时间未使用的内存数据转移到交换分区,以便让物理内存服务于更多急需内存的进程。

创建交换分区的方法通常包括:

  • 在安装系统时设置一块专门的硬盘分区作为交换分区。
  • 使用现有的分区或逻辑卷创建交换文件(swap file),这种做法特别适用于没有额外分区可用的情况。

合理的交换分区大小取决于系统的需求,通常建议至少等于系统物理内存大小,但不一定非要等同于物理内存的两倍,尤其是在物理内存较大(如16GB以上)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物理内存的使用情况,可以通过调整交换分区大小调整相关内核参数(如vm.swappiness)来优化系统性能。

你知道Linux怎么实现交换分区的吗?

Linux系统实现交换分区(Swap Space)的过程涉及到了内存管理子系统和磁盘I/O操作,具体原理概括如下:

  1. 页面替换算法: Linux内核使用页面替换算法(如最近最少使用LRU算法)来决定哪些内存页面应该被换出到交换分区。当物理内存紧张时,内核会选择最近最少使用的内存页面,将其内容写入交换分区,并将该页面标记为“不在物理内存中”。

  2. 交换空间的分配: 交换分区在磁盘上是一个连续的空间,被划分为固定大小的交换页(通常与内存页大小相等)。当需要将内存页换出时,内核会在交换分区上分配一个空闲的交换页,并将内存页的内容写入该交换页。

  3. 页面表更新: 在Linux的内存管理中,每个内存页都有一个页表条目(PTE,Page Table Entry),其中包含了该页的物理地址以及其他属性。当一个内存页被换出时,其对应的页表条目会被更新,指向交换分区中的位置,并设置相应的标志位表示该页目前位于交换分区中。

  4. 页面换入与换出: 当进程需要访问已被换出到交换分区的内存页时,会发生缺页中断(Page Fault)。内核在处理缺页中断时,会从交换分区读取该页的内容到物理内存,并更新页表条目,使得进程可以访问到正确的内存地址。相反,当物理内存压力增大时,内核又会通过同样的方式将不再活跃的内存页换出到交换分区。

  5. 同步与异步I/O: Linux内核既可以使用同步I/O方式实现交换分区的读写,也可以借助异步I/O技术加速交换过程。现代Linux内核通常会尽可能采用异步I/O(如AIO)来减少交换操作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细说有哪些页面替换算法

页面替换算法是操作系统在进行虚拟内存管理时用于解决内存不足情况的一种策略,当系统需要加载新的页面进入内存,但又没有足够的可用物理页面时,就需要从内存中选出一个页面将其内容写回磁盘,并将新的页面调入内存。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页面替换算法及其原理:

  1. 最佳页面替换算法(Optimal Page Replacement, OPT)

    • 原理:理想化的算法,假设操作系统能预知每个页面未来的使用情况,从而总是选择在未来最远时间才会被再次访问的页面进行替换。但实际上,由于无法预先得知未来页面访问序列,OPT算法在实际中无法实现。
  2. 先进先出页面替换算法(First In First Out, FIFO)

    • 原理:基于队列结构,最早进入内存的页面最先被淘汰。每当发生缺页中断时,操作系统检查FIFO队列头部的页面,将其移出内存并替换为新的页面。这种算法简单,但可能导致“Belady异常”(增加分配给进程的物理页面数反而导致更多缺页的现象)。
  3. 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替换算法(Least Recently Used, LRU)

    • 原理:LRU认为最近一段时间内没有被访问过的页面在将来可能也不会很快被访问,因此应当替换这些页面。实际实现中,可以通过维护一个数据结构(如哈希表与双向链表结合)来模拟最近使用记录,最近访问过的页面会被移动到链表头部,当需要替换时,链表尾部的页面即为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
  4. 第二次机会(Second Chance)或Clock算法

    • 原理:是对FIFO的一个改进,使用了附加的引用位。通过扫描页表记录中的引用位,对于未被访问的页面进行替换,如果是被访问的则将其保留并标记为未访问,继续扫描下一个页面,直至找到一个未被访问的页面进行替换。
  5. 最不经常使用(Not Frequently Used, NFU)算法

    • 原理:为每个页面设置一个引用计数器,记录一段时间内页面被访问的频率。在定时器到期时,选择计数值最小的页面替换出去。
  6. 改进型LFU(Least Frequently Used)算法

    • 原理:LFU是一种基于访问频率的替换策略,更复杂版本会考虑页面的访问频率随着时间衰减的特点,比如使用访问计数加权衰减算法,以更准确地反映页面的近期使用状况。
  7. 工作集页面替换算法(Working Set)

    • 原理:基于工作集模型,仅保留进程最近一段时间内频繁访问的页面集合。如果某个页面不在工作集中,则被认为是不活跃的,可能会被替换。
说几个具体的场景,对比它们的优缺点吧?
  1. 最佳页面替换算法(OPT)

    • 适用场景:理论研究,作为衡量其他算法好坏的标准。
    • 优点:理论上最优,可以达到最小化页面错误率。
    • 缺点:实际上无法实现,因为它要求预先知道所有页面的未来访问顺序,这在实际情况中是不可能的。
  2. 先进先出页面替换算法(FIFO)

    • 适用场景:实现简单,适用于页面访问模式简单的场景。
    • 优点:易于理解且实现成本低。
    • 缺点:对局部性原理反应不敏感,可能出现“Belady异常”。长期未使用的有用页面可能会被新近但短期内不再使用的页面挤掉,从而增加页面错误率。
  3. 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替换算法(LRU)

    • 适用场景:广泛应用于现代操作系统中,尤其适合处理具有局部性的程序。
    • 优点:较好地遵循了程序运行的局部性原理,效果接近于OPT。
    • 缺点:实现相对复杂,需要额外的数据结构(如哈希表+链表)来记录页面的访问顺序,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和处理时间。
  4. 第二次机会(Second Chance)或Clock算法

    • 适用场景:硬件资源有限、不能完全实现LRU的情况下,作为LRU的一种近似实现。
    • 优点:相比FIFO算法,通过引用位避免了长时间未被访问但仍然重要的页面被过早替换。
    • 缺点:若连续多次访问相邻的页面,会导致某些长时间未访问的页面始终得不到淘汰的机会,效率低于LRU。
  5. 最不经常使用(NFU)算法

    • 适用场景:对硬件要求较低,适用于历史访问频率对后续访问概率有较强指示作用的场景。
    • 优点:简单易实现,能够根据历史访问频次进行判断。
    • 缺点:仅基于固定时间段内的访问次数,对短时间内访问模式的变化反应不够灵敏。
  6. 改进型LFU(Least Frequently Used)算法

    • 适用场景:长期行为具有稳定访问频率特性的系统。
    • 优点:相比于NFU,改进型LFU通过引入访问计数衰减机制,可以更好地适应访问模式的变化。
    • 缺点:实现较为复杂,需要动态调整访问计数,且仍有可能因过于依赖历史信息而影响当前页面替换决策。
  7. 工作集页面替换算法(Working Set)

    • 适用场景:适用于进程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工作集大小趋于稳定的环境。
    • 优点:能够适应进程的工作集变化,保持工作集内的页面在内存中,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 缺点:参数设置(如窗口大小)较难确定,设置不当可能导致过高或过低的页面错误率。同时,实时跟踪和更新工作集也带来了一定的开销。
你会写LRU算法吗?简单实现一下

 以下是一个使用Java实现的LRU(最近最少使用)缓存算法的基本示例,这里使用了LinkedHashMap作为基础数据结构,因为LinkedHashMap内部已经支持LRU功能(通过accessOrder=true参数开启)。

1import java.util.LinkedHashMap;
2import java.util.Map;
3
4public class LRUCache<K, V> extends LinkedHashMap<K, V> {
5    private final int capacity;
6
7    public LRUCache(int capacity) {
8        // 设置容量,并启用访问顺序排序(LRU)
9        super(capacity, 0.75f, true);
10        this.capacity = capacity;
11    }
12
13    @Override
14    protected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K, V> eldest) {
15        // 当缓存容量超过设定值时,删除最老的(最少最近使用)条目
16        return size() > capacity;
17    }
18
19    public V get(K key) {
20        // 访问键值对会使该条目移到链表末尾,实现LRU
21        return super.get(key);
22    }
23
24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25        // 插入新的键值对,如果已满,则自动删除最近最少使用的条目
26        return super.put(key, value);
27    }
28}

使用这个LRU缓存类的示例:

1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    LRUCache<Integer, String> cache = new LRUCache<>(3); // 创建一个容量为3的LRU缓存
3
4    cache.put(1, "One");
5    cache.put(2, "Two");
6    cache.put(3, "Three");
7
8    System.out.println(cache.get(1)); // 输出 "One"
9    cache.put(4, "Four"); // 这将使key=1的项变为最近最少使用的,并被移除
10    System.out.println(cache.get(2)); // 输出 "Two"
11    System.out.println(cache.containsKey(1)); // 输出 "false",因为key=1的项已经被移除
12}

在这个例子中,当插入第四个元素时,由于缓存容量只有3,所以最久未使用的键值对(key=1)将被自动移除。每次get或put操作都会改变缓存中元素的顺序,使得最近访问过的元素位于链表末尾,保证了LRU功能的实现。

解释一下你的代码

 首先,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LRUCache的类,它继承自LinkedHashMap,这是因为Java标准库中的LinkedHashMap同时具有哈希表和双向链表的特性,它可以按照插入顺序或者访问顺序(通过设置accessOrder属性)来维护元素的顺序。

代码解析:

                      

  1. 构造函数 LRUCache(int capacity) 接收一个参数capacity,代表缓存的最大容量。构造函数中,父类LinkedHashMap的初始化包含了三个参数:

    • 第一个参数capacity就是我们指定的缓存大小。
    • 第二个参数0.75f是负载因子,用于调整map的容量与实际存储元素数量之间的关系,这里采用默认的0.75。
    • 第三个参数true意味着我们要按访问顺序来排列元素,即每当访问一个元素时,它会被移动到链表的尾部,这样就实现了LRU策略
  2. 重写了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K, V> eldest)方法,这是LinkedHashMap提供的一个钩子方法,当我们尝试添加新元素且当前映射大小超出初始容量时,此方法会被调用,以便决定是否需要移除最旧的(即最近最少使用)条目。在这里,只要映射大小大于我们设定的capacity,就会移除最老的条目。                 

3.get(K key) 和 put(K key, V value) 方法没有特殊处理,它们直接调用了父类的方法。在get操作时,会触发元素向链表尾部移动;而在put操作时,如果缓存已满,则通过removeEldestEntry方法自动移除最旧的条目。 

           

逻辑图示: 想象一下一个双向链表,每个节点包含键值对以及指向前后节点的指针。当一个新的键值对被放入缓存时,它被添加到链表尾部。当访问一个已存在的键值对时,它也会被移动到链表尾部。当缓存满并且有新的元素要加入时,链表头部的元素(即最近最少访问的元素)将被移除。

例如:

  • 初始化时为空。
  • 插入(1, "One"),链表变成 [1 -> One]。
  • 插入(2, "Two"),链表变成 [1 -> One] <- [2 -> Two]。
  • 插入(3, "Three"),链表变成 [1 -> One] <- [2 -> Two] <- [3 -> Three]。
  • 访问(1),因为是LRU,所以(1, "One")移动到尾部,链表变成 [2 -> Two] <- [3 -> Three] <- [1 -> One]。
  • 插入(4, "Four"),此时缓存容量达到上限,由于是最少最近使用的,所以头部的(2, "Two")将被移除,最终链表变为 [3 -> Three] <- [1 -> One] <- [4 -> Four]。

以上是对LRU缓存逻辑的一个简化描述,实际上这些操作都在LinkedHashMap内部完成。

那你知道Linux 系统是怎么管理这些内存页的吗?

 当然,Linux 系统采用的是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机制来管理内存。在 Linux 内存管理中,内存被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单元,这些单元被称为“页”(Page)。虚拟内存空间也被划分为相同大小的页,对于进程来说,它们是逻辑上的“虚页”(Virtual Pages),而对于物理内存,则是实际的“物理页”(Physical Pages)。

具体存储过程如下:

  1. 虚拟地址结构

    •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独立虚拟地址空间,这个空间被划分为多个虚拟页。
    • 虚拟地址通常由两部分组成:页号(Page Number)和页内偏移量(Page Offset)。
    • 页号用于索引进程的页表,页内偏移量则是相对于页起始地址的字节偏移。
  2. 页表

    • 为了实现从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Linux 内核维护着一个或多个层次的页表结构(如单层页表或多级页表如二级、三级甚至四级页表)。
    • 每个页表条目(Page Table Entry, PTE)对应一个虚拟页,并记录该虚拟页在物理内存中的位置(物理页帧号)以及其他状态信息(如权限位、是否在缓存、是否已交换到磁盘等)。
  3. 地址转换

    • 当 CPU 需要访问一个虚拟地址时,硬件(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会查找相应的页表,将虚拟页号转换为物理页号,并结合页内偏移量形成最终的物理地址。
    • 如果虚拟页不在物理内存中(缺页异常),则需要通过内核的内存管理系统将其从磁盘交换空间或其他地方换入内存,再进行访问。
  4. 页缓存和磁盘缓存

    • Linux 还利用页式管理机制实现了文件系统的缓存,也就是所谓的页面缓存(Page Cache)。读取磁盘文件的内容时,数据会被暂时保存在空闲的物理页中,从而加快后续的读取速度。
    • 对于写操作,Linux 采用了写回(Write Back)策略,数据先写入内存页,而不是立即写入磁盘,这样可以减少对磁盘的访问次数,提高效率。随后,操作系统会通过后台刷新线程定期或在特定条件满足时将脏页(Dirty Page,即修改过的内存页)同步到磁盘上。

总之,Linux 内存管理中,内存页是通过页表结构组织起来,并通过复杂的地址转换机制来确保进程安全有效地访问虚拟地址空间,同时也优化了对物理内存和磁盘资源的利用。

回到进程表里,知道buff / cache 是什么意思吗? 

在Linux操作系统中,"buff / cache" 表示系统用于缓冲(Buffers)和缓存(Cache)的内存总量。这两者都是为了提高系统性能而设计的。

缓冲(Buffers)

  • 缓冲主要用于IO操作,尤其是块设备(如硬盘)的读写操作。当应用程序写入文件时,数据首先被写入缓冲区,而不是直接写入硬盘,这样可以减少磁盘I/O次数,提升写入效率。读取文件时,系统也会先将数据读入缓冲区,以便后续快速提供给应用程序,减少磁盘读取次数。

缓存(Cache)

  • 缓存主要用于文件系统缓存(Page Cache),也就是已读取过的文件内容或即将写入的数据。当应用程序打开并读取一个文件后,系统会将其内容保存在内存缓存中,下次再次访问同一文件时,就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读取,极大地提高了文件读取速度。此外,写入操作也可能先写入缓存,随后由内核决定合适的时间将缓存数据刷新到磁盘。

在Linux的内存管理中,buffers和cache都被认为是可以随时回收的,也就是说,如果应用程序需要更多的内存,操作系统可以在不影响系统整体性能的前提下,迅速释放 buffers 和 cache 空间供应用程序使用。因此,在评估系统可用内存时,通常会关注 "free + buffers + cached" 的总量,这也被称为可用内存或实际可用内存。在 top 或 free 命令的输出结果中,"buff/cache"就是将两者合并显示的指标。

那好,知道为什么要引入缓冲吗?

 该技术是为了缓解CPU与I/O设备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增强两者之间的并行性和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大多数I/O操作都会采用缓冲区,用来临时存储CPU与I/O设备间传输的数据。

缓冲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引入缓冲区的原因:

    • 缓和CPU与I/O设备速度差异,例如,通过在打印机或控制器中设置缓冲区,可以暂存CPU快速生成的数据,让打印机按照自身较慢的速度逐步打印,从而避免CPU等待。
    • 减少CPU中断频率和放宽中断响应时间限制。例如,在远程通信系统中,通过设置多位缓冲寄存器,可以降低接收数据时对CPU的频繁中断请求。
  2. 单缓冲与双缓冲机制:

    • 单缓冲情况下,针对每一次I/O请求,操作系统会在主存中分配一个缓冲区,缓冲区的填充和数据处理时间存在并行性,处理时间取决于两者中较大的时间。
    • 双缓冲机制进一步提高了输入输出速度和设备利用率,当输入进程填满一个缓冲区时切换至第二个缓冲区,而计算进程则从第一个缓冲区中提取数据,从而实现输入与计算的并行执行。
  3. 循环缓冲:

    • 循环缓冲组织了多个缓冲区,利用指针Nexti和Nextg追踪空缓冲区和已装满数据的缓冲区。当输入进程速度快于计算进程时,Nexti会追赶Nextg,造成输入进程阻塞等待计算进程释放缓冲区;相反,当计算进程快于输入进程时,Nextg追赶Nexti,计算进程需要等待输入进程重新填充缓冲区。
  4. 缓冲池(Buffer Pool):

    • 为了避免大量专用缓冲带来的内存空间浪费和利用率不高问题,系统引入了公用缓冲池的概念,池中包含多个可供多个进程共享的缓冲区。
    • 缓冲池中至少有三种类型的缓冲区:空缓冲区、装满输入数据的缓冲区、装满输出数据的缓冲区,这些缓冲区可以组织成空缓冲队列、输入队列和输出队列。
    • 使用诸如Getbuf和Releasebuf的过程,以及相关的信号量机制(如互斥信号量MS和资源信号量RS),确保不同进程能够安全、同步地访问缓冲池队列,进行缓冲区的获取和释放。
  5. 工作缓冲区与队列操作:

    • 根据需要,系统还可以设置用于收容输入数据、提取输入数据、收容输出数据和提取输出数据的不同工作缓冲区。
    • 在数据结构课程中提到的Addbuf和Takebuf过程并不直接适用于缓冲池队列的操作,因此需要改造成Getbuf和Putbuf过程,以实现在多个进程间对缓冲区的高效管理和互斥访问。

总之,操作系统中的缓冲管理通过合理组织和调度缓冲区资源,有效解决了CPU与I/O设备速度不匹配的问题,提高了系统吞吐量、设备利用率以及进程间的并发执行能力。

操作系统--缓冲管理

基础很扎实,那你知道IO请求数据由用户进程产生,到最终持久化存储在内核要经历哪些过程?

当用户进程发起IO请求,如读写磁盘文件或通过网络发送/接收数据时,这些请求从产生到数据最终持久化存储在物理介质上,一般会经历以下核心过程:

  1. 用户空间发起IO请求

    • 用户进程调用系统调用接口(例如Linux下的read、write、send、recv等),向内核发起IO请求。
  2. 系统调用和上下文切换

    • 为了执行IO操作,CPU从用户态切换至内核态,此时会保存用户进程上下文,并转入内核模式执行。
  3. 内核处理IO请求

    • 对于磁盘I/O:
      • 请求到达内核的VFS(虚拟文件系统),VFS根据文件系统的类型调用相应的底层驱动程序。
      • 请求进一步传递到通用块层(Block Layer),在这里可能会发生IO请求合并以提高效率。
      • 通用块层调度I/O操作,创建bio结构体描述IO请求,然后将其提交给合适的低级设备驱动程序(如SCSI、ATA等)。
      • 设备驱动程序通过DMA(直接内存访问)将数据从磁盘直接读取到内核缓冲区或者将内核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磁盘。
    • 对于网络I/O:
      • 请求通过TCP/IP栈或者其他协议栈处理,网络设备驱动程序负责将数据包发往网卡或从网卡接收数据到内核缓冲区。
  4. 数据传输

    • 数据实际在硬件层面进行传输,无需CPU全程干预,如磁盘控制器执行读写操作,网卡接收或发送网络数据。
  5. 数据复制与缓存

    • 数据传输完成后,如果是读操作,内核将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用户进程指定的缓冲区;如果是写操作,则先将用户进程的数据复制到内核缓冲区等待写入物理介质。
    • 在某些情况下,内核可能会使用缓存机制(如page cache)暂存数据,避免不必要的硬盘操作或加快后续读取速度。
  6. 唤醒用户进程

    • 当IO操作完成,内核会唤醒之前因IO阻塞而挂起的用户进程,使其继续执行。
  7. 用户进程恢复执行

    • 用户进程重新获得CPU控制权,可以继续处理已读取的数据或将写入操作的结果用于后续计算。

综上所述,用户进程发起的IO请求历经了一系列的内核层次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上下文切换、调度、硬件交互、数据复制和进程状态管理等多个环节,最终实现了数据的持久化存储或其他形式的IO操作。

我问的是内核,好吧,你不是很理解。读懂底层原理,对更高层次的架构设计大有脾益。

比如在B站弹幕系统架构中,它们的优化策略上有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批量处理”和“减少操作次数以提高效率”的思想上。

在Linux内核的通用块层,IO合并是一种优化策略,它将多个连续的小块I/O请求合并成一个较大的请求,从而减少实际对物理磁盘的操作次数,减轻磁盘寻道负担,提高I/O操作的效率。例如,当多个进程分别请求同一文件的不同部分时,内核可以将这些请求合并成一个大请求,一次性完成所有数据的读写,而不是多次单独操作。

而在B站弹幕系统架构设计中,也采用了类似的优化方法。为了避免频繁的网络中断和小包发送导致的网卡瓶颈问题,系统选择将多条弹幕消息合并后打包,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如每秒一次)统一发送给观众,这就相当于在应用层面上实现了网络数据包的“合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即使在弹幕密集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每秒的网络调用次数相对稳定,仅与在线观众数量有关,而不再受限于单个弹幕的数量,进而显著提升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并有效降低了延迟敏感性带来的影响。

所以,无论是Linux内核的IO合并还是B站弹幕系统架构的设计,都在各自领域利用了批量处理的思想来优化系统性能,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吞吐量。

刘正元: Linux 通用块层之IO合并

分布式弹幕服务架构

整体还不错,最后解释一下列表头吧?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在Linux的 top 命令输出中,每一行代表一个进程的信息,其中包括以下几个字段:

  • PID:Process ID,进程标识符,这是系统赋予每个进程的独特数字标识。
  • USER:运行该进程的用户名。
  • PR:Priority,进程优先级,越小优先级越高。
  • NI:Nice值,用于调整进程的优先级,负值表示较高优先级,正值表示较低优先级。
  • VIRT:Virtual Memory Size,进程占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包括进程本身使用的内存以及其子进程使用的内存。
  • RES:Resident Set Size,进程在物理内存中占用的内存大小,不包括交换空间。
  • SHR:Shared Memory Size,进程占用的可共享内存大小。
  • S:进程状态,可能的状态包括 R(运行)、S(睡眠)、D(不可中断睡眠)、Z(僵尸状态)等。
  • %CPU:进程占用CPU的百分比。
  • %MEM:进程占用物理内存的百分比。
  • TIME+:进程自启动以来总的CPU时间,包括用户态时间和内核态时间。
  • COMMAND:进程名称或命令行。

TIME+的单位是什么?

TIME+的单位: 在 Linux 的 top 命令输出中,TIME+ 字段表示进程自启动以来所使用的 CPU 时间总和,单位是秒。

 NI值和PR值是怎么来的?

 NI值和PR值

  • NI(Nice Value):是进程优先级的一个调整值,范围通常是-20(最高优先级)到19(最低优先级)。默认情况下,大多数进程的nice值为0。用户可以通过nicerenice命令调整进程的nice值,影响其CPU调度优先级。
  • PR(Priority):是Linux内核根据nice值和其他因素计算得出的实际优先级。优先级越低,进程得到CPU资源的机会越大。

 S:还有哪些进程状态?

S:进程状态: 进程状态(S)可能包括以下几种:

  • R(Running):进程正在运行或者准备运行。
  • S(Sleeping):进程正在休眠,等待某个条件触发,例如等待I/O完成。
  • D(Uninterruptible Sleep):进程处于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通常是在等待I/O操作完成,即使接收到信号也不会被唤醒。
  • Z(Zombie):僵尸进程,已经终止,但父进程还没有回收其资源。
  • T(Stopped):进程被暂停,例如接收到SIGSTOP信号。
  • t(Traced or Stopped):进程被调试器或其他进程跟踪并且停止运行。
  • W(paging):在一些旧版本的Linux中,表示进程正在进行换页操作。
  • X(Dead):在某些情况下,进程已死但还未从系统进程中移除。

 如果需要根据某一项进行排序,应该怎么做?

 根据某一项进行排序: 在 top 命令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来进行排序。例如,若要按照CPU使用率 %CPU 进行降序排序,可以按下大写的 P 键。 若要按照内存使用量 %MEM 进行排序,可以按下大写的 M 键。若要按照进程时间 TIME+ 排序,根据不同版本的 top 命令,有些版本可能支持按时间排序(通常通过大写的 T 键),但也有可能不直接支持,这时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命令或工具进行排序。对于不支持直接排序的 top 版本,可以考虑使用类似 ps 命令并结合管道( | )和 sort 命令实现排序。

如果发现一个进程占用了大量的内存,怎么结束这个进程?

  1. 使用 kill命令来结束该进程。有两种常见的方法:

    a. 使用进程PID直接结束进程:

    kill -9 <PID>

    其中 <PID> 是你想结束的进程的进程ID。-9 参数表示发送 SIGKILL 信号,这是一种强制终止进程的方式,不会给进程机会去清理资源或保存状态。

    b. 如果不希望强制终止,可以先尝试发送 SIGTERM 信号,让进程有机会优雅地结束:

    kill <PID> 

    如果进程没有响应 SIGTERM 信号,再考虑使用 SIGKILL。

    注意:在执行上述操作前,请务必确认要终止的进程是无害的,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或重要的业务运行。

  2. 如果不确定进程的性质,可以使用 ps 命令配合 ​​​​​​​grep 来查看进程的详细信息:

    ps aux | grep <process_name_or_part_of_command>

    这样可以查看到进程的具体信息,包括PID、用户、CPU和内存使用情况以及命令行参数等。

         请谨慎操作,确保你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避免误杀关键系统进程

好了,快问快答结束,会退出进程状态界面吗?

要退出 ​​​​​​​top 命令,可以按以下键之一:

  • 按键盘的q键:这是最简单快捷的退出方式,按下 ​​​​​​​q 键后,top 命令将会立刻退出并返回到命令行界面。

  • 按下组合键 Ctrl+C:也可以用来中断并退出 top 命令,但通常情况下 q 键更为推荐和直接。

  • 17
    点赞
  • 2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AVA技术开发员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