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附带思维导图

目录

1. 名词介绍

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3. 因特网的组成:

4. 数据交换方式:

5. 网络分类:

6. 性能指标:

6.1速率

6.2带宽

6.3吞吐量

6.4  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6.5 时延带宽积

6.6 往返时延

6.7 利用率:

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8. OSI七层模型:

9. 网络排错

10. TCP/IP四层模型:四层模型相对应的七层模型

11. 五层模型:

11. 计网模型概念:

12. 思维导图


1. 名词介绍

网络: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互连网:internet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Internet全球最大的一个互联网

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2. 建立三级网络:校园网到地区网,再到主干网
  3. 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3. 因特网的组成:

核心部分:能够通信的

边缘部分:主机之间的通信方式(c/s客户服务器方式)(p2p对等连接方式)

4. 数据交换方式:

  • 电路交换:需要通信的时候,申请通信资源;连接一条线路,传递数据;通信结束,释放通信线路。适合:数据量很大的实时性传输,核心路由器之间可以使用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发送端发送报文,发送给中间结点,中间结点存储检错,检查无误后,通过路由器选择下一跳的地址,一直到目的主机上。(不用建立连接,没有独占线路的时候)
  1. 报文一般比分组长的多。
  2. 报文交换的时延比较长。

  • 分组交换:报文(要传输的数据)分组,每一组前面都写目标地址和源地址,发送给中间结点,中间结点存储检错,检查无误后,通过路由器选择下一跳的地址,一直到目的主机上。再把首部数据去掉,按照序号排序合成一个报文。(不用建立连接,没有独占线路的时候)
  1. 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2. 问题:时延、开销

5. 网络分类:

要从应用了广域网技术还是局域网技术才能够判断是否是广域网还是局域网

局域网:自己购买设备,自己维护,带宽固定,100M,1000M 距离100米

广域网:花钱买服务,花钱买带宽

6. 性能指标:

1字节占8比特

6.1速率

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

6.2带宽

数字信道所传送的最高数据率

6.3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数据量

6.4  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1.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
  2.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3. 处理时延
  4. 排队时延

6.5 时延带宽积

传播时延 * 带宽

6.6 往返时延

从传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确认

6.7 利用率:

  1.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2.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3. D = D0/(1-U) (D:表示网络空间时的时延;D0:表示网络空间时的时延;U:表示信道利用率)

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2. OSI/RM:互联网法律上的国际标准
  3. TCP/IP Suite:因特网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4. Network Protocols:数据交换遵守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5.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8. OSI七层模型:

  1. 物理层:电压 接口标准
  2. 数据链路层:数据如何封装 添加物理层地址 MAC
  3. 网络层:选择最佳路径 IP地址编码
  4. 传输层:可靠传输(丢了就要重传) 不可靠传输(不建立会话 ) 流量控制
  5. 会话层:服务和用户端建立的会话  可以查木马 netstat -nb
  6. 表示层:加密 压缩 开发人员要做的
  7. 应用层:能够产生网络流量 能够和用户交互的应用程序

上面三层 开发人员考虑的内容

下面四层 网络工程师要考虑的内容

9. 网络排错

  • 1. 重装、重启、格式化
  • 2. 从底层到高层排错
  • 3. 网线断了,ip地址冲突,浏览器有恶意插件,重装系统

  • 物理层安全 连网线
  • 数据链路层安全 ADSL AP密码
  • 网络层安全  哪个网段可以访问网络
  • 应用层安全  SQL注入漏洞 上传漏洞

10. TCP/IP四层模型:四层模型相对应的七层模型

  1. 应用层         对应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 传输层         对应   传输层
  3. 网络层         对应   会话层
  4. 网络接口层  对应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11. 五层模型:

  1. 应用层:传输数据单元PDU
  2. 传输层:运输层报文
  3. 网络层:IP数据报(IP分组)
  4.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5. 物理层:010101110101010010101011

11. 计网模型概念:

  1. 实体:硬件和软件进程
  2.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通信的规则
  3. 服务: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上层需要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本层的功能
  4. 服务访问点:相邻两层实体间交换信息的地方

12. 思维导图(用电脑可以放大看图)

  • 29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