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总结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最好先来一个引入一个产品流水线的概念,一个产品的流水线只能生产一个一个品牌的一种产品,比如华为手机,无论华为电脑或者小米手机都是另一个流水线,不是同一个流水线。

0.简单工厂模式(不在23设计模式中)。因为某个产品的生产步骤固定,所以我们用一个流水线生产它,减少麻烦,用户只要调用流水线来获得产品。比如用户要手机这种类别,我把华为,小米的流水线都封装在一个类(工厂)里,每次调这个类的不同方法获得不同品牌手机。一个工厂包含一个种类的多条品牌流水线的就是简单工厂。

1.工厂模式,简单工厂不符合开闭原则,增加品牌需要修改之前的类,于是让一个 工厂只生产一个品牌的一种产品,这样可以通过聚合来方便增删。一个工厂只有一条流水线就是工厂模式。

2.抽象工厂模式。工厂模式的类爆炸,不好管理。我们将其的品牌维度抽象出来,封装为一个抽象工厂(不负责具体生产,只提供方法引导至对应工厂),这样用户不是调用 huaweiPhone() 而是 Huawei.phone() 或者直接在配置里配置,用户只调用 phone()用户就能集中精力于功能 。至于为什么不抽象种类,因为用户只会使用单一功能类别的一个,会买华为的全家桶用,不会买一堆各个品牌的手机(或者说第一代的算法全家桶,第二代的。。这样有时间维度的意义)。对工厂模式进行非功能维度的另一个维度抽象的就是抽象工厂模式。

3.建造者模式。与工厂模式不同,建造者模式不在乎品牌类型,更关注与生产步骤。比如出餐,各个套餐只是食物和水的差别,上餐步骤不变,就可以通过建造者模式,把食物和水的类别作为参数传入,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套餐)。一般同一类别可能步骤更接近,给人一种建造者好像是以功能类别为维度的划分的错觉,实际上流程接近不同功能类别也能建造,流程不接近都是手机也不行。对相同生产流程的抽象复用就是建造者模式。

 

4.原型模式。(1)有的类体量大,但其中部分内容所有有些实例都相同(比如它们某个属性都引用某个数组,只是其他属性不同{不一定现在就不同,整个生命周期内只要不是永远相同就行};)(2)它创建的消耗大,clone后修改属性消耗更少。原型模式就是克隆。

 

5.单例模式。有些实例全局通用一个,哪怕变也是全局都变,就不要反复建造了。单例就是只实例化一个。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