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什么是堆栈
- 内存中一个特殊区域,用于存放暂时不用或需要保护的数据,常用于响应中断或子程序调用。
二、8086/8088堆栈基础知识
8086/8088规定堆栈的区域在堆栈段内,用SS(堆栈段寄存器)记录其段地址,用SP(堆栈指针寄存器)记录栈顶在栈内的偏移地址,即SP始终指向栈顶。
例:
已知SS=1000H, SP=0100H 则: 堆栈段的段首地址=10000H,栈顶(偏移)地址=0100H 若该段最后一个单元地址为10200H,则:栈顶偏移地址=0200H
栈顶:堆栈的顶部。即最后推入堆栈的信息所在的单元。
栈顶随着栈顶随着数据出栈、入栈而变化。
8086/8088的生长方向为向下生长,即栈顶向低地址生长,所以他的栈顶在下方。
空栈:在进行堆栈操作前,为空栈。此时SP应预置一个初值。该值为堆栈空间的大小。
SP初值=堆栈空间的最大容量
例:SP=0008H。则最大容量为8个字节。
SP指向当前的栈顶。
三、堆栈操作指令
堆栈指令PUSH和POP对应着入栈和出栈
PUSH是将寄存器、段寄存器的数据入栈或者将内存单元处的字入栈
POP是将栈顶的数据送入寄存器、段寄存器(除了CS)、内存单元中
这两个操作数都是以字为单位进行的
3.1 PUSH AX的执行过程
(1)入栈SP先减2,先指向新的栈顶
为什么是减2呢?
答:因为在8086/8088中PUSH和POP指令都是对16位寄存器或存储器两单元的操作数来操作的,但是内存空间(包括栈空间)是以字节(8位)为单位进行存储的,所以无论进栈或出栈,都要使用栈空间的两个字节。即在做进栈时,其栈指针(SP)要SP-2,出栈时,SP要SP+2。
(2)将AX中的内容送入指向的内存单元处
注意:数据存入遵循“高地址存数据高位,低地址存数据低位”
3.2 POP BX的执行过程
(1)出栈数据先弹出,将SS:SP指向的内存单元一个字的数据弹出到BX寄存器中
(2)SP=SP+2,SS:SP指向新的栈顶,SP随着出栈入栈操作一直在变动
3.3 堆栈指令操作说明
四、例题小练习
设堆栈指针SP的初值为1000H,AX=2000H,BX=3000H,试问:
(1)执行指令PUSH AX后,SP的值是多少?
(2)再执行PUSH BX 及POP AX后,SP、AX、和BX的值是多少?
答:(1)执行PUSH后先SP-2,所以SP=1000H-2H=0FFEH;
(2)再执行PUSH SP-2,后POP,SP+2所以SP的值不变还是0FFEH;堆栈遵循“先入后出”的原则所以将堆栈上方的3000H弹出给了AX,所以AX的值为3000H,而BX的值不变为300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