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学习(自用)

最近在学习c++项目的时候,发现对于网络编程的知识基本上已经忘完了,所以现开始重新学习网络编程相关的知识。

本篇博客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尹圣雨的《TCP&IP网络编程》

还在不断更新中......

套接字Socket

创建方法:
成功的时候会返回文件描述符 失败返回-1

其中domain 代表套接字中所用的协议簇,type代表套接字数据传输类型信息,protocol代表计算机通信中使用的协议信息。

#include <sys/socket. h>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协议簇

协议簇介绍(位于头文件sys/socket.h中):

一般我们填用PF_INET,但是一般最后采用的协议是通过socket中的第三个参数决定的

套接字类型
套接字类型指 的是套接 的数据传输方式,例如socket 函数第 个参数 PF_ INET 协议族中也存在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SOCK_STREAM
如果向 socket 函数的第 个参数传递 SOCK STREAM 将创建面向连接的套接字
特点:
1.传输过程中数据不会消失
2.按序传输数据
3.传输的数据不会存在数据边界
SOCK_DGRAM
如果向 socket 函数的第 二 个参数传递 SOCK DGRAM ,则将 创建面向消息的 套接字
特点:
1.强调传输的速度而不是顺序
2. 传输的数据可能 丢失也可能损毁

3.传输的数据有数据边界

4.限制每次传输的数据大小

面向消息的套接字不存在连接的概念,是不可靠的,不按序传递的。

协议的最终选择

一般来说填写0就可以。

如果说数据的传输方式相同,但协议不同。此时需要通过第三个参数具体指定协议信息

例如:

int tcp_socket = socket(PF_INET,SOCK_STREAM,IPPROT_TCP);

bind

bind可以理解为安装电话机中的分配电话号码(IP地址和端口号)。

#include <sys/socket.h> 
int bind(int sockfd , struct sockaddr *myaddr, socklen addrlen)j

成功时会返回0,失败返回-1

listen

listen可以理解为安装电话线(这样才是 可请求状态)

#include <sys/socket.h> 
int listen(int sockfd , int backlog);

accept

accept相当于拿起电话进行对话(接受了对方的连接请求)

#include <sys/socket.h>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所以网络编程中接受连接请求的套接字创建过程如下:

调用socket 函数创建套接字
调用bind 函数分配 地址和端口号
调用listen 函数转为可接收请求状态
调用accept 数受理连接请求

网络相关知识

IP用来区分不同的计算机,而端口号用来区分计算机不同的应用程序

表示 IPv4 地址的结构体

采用哪一种地址族 ?   " 基于 IPv4 的地址族
IP 地址是多少?    211.204.214 . 76
端口号是多少        2048
会了回答上述问题 就可以采用定义结构体:
在上述结构体中,提到的另一个结构体 in_ addr
地址族:
成员sin_port保存16位的端口号,他以 网络字节序保存。
sin_addr
保存32位IP地址,也会以网络字节序保存。

网络字节序与地址变换

有些cpu会以这种顺序保存在内存中

而有些cpu会以另外一种 顺序保存在内存中
如果说我们不考虑这种问题 收发数据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
大端序
高位字节存放到低位地址 (从左往右是高位地址到低位地址),优先保存最高位
eg:
0x12是最高位字节放在了低位地址
小端序

高位字节存放到高位地址

eg:

0X12是高位字节 存在在了高位地址

所以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统一了网络传输数据的方式,即采用大端序,也叫网络字节序

字节序转换

转换函数:

htons中的h代表主机字节序,n代表网络字节序。(即Host Network)

注意:Linux中Long类型占据4个字节

一般来说 前面两个short类型一般回用于端口号的转换,而Long类型用于IP地址的转换。

网络地址的初始化与分配

成功的时候会返回32位大端序的整数型值,失败返回INADDR_NONE。

#include <arpa/inet.h> 
in_addr_t inet_addr(const char * string);

该函数能够帮助我们将字符串形式的IP地址转为32位整形数据,并且最终还是网络字节序。

inet_aton与inet_addr功能上完全相同,但是该函数使用了in_addr结构体,且使用频率更高。

addr  ->将保存转换结果的32为网络字节序整数地址值

#include <arpa/inet.h>
int inet_aton(const char * string,struct in_addr * addr);

在实际的编程中,若使用inet_addr函数还需将转换后的IP地址带入sockaddr_in结构体中声明的in_addr结构体变量。而使用inet_aton函数则不要这一步。

所以建议使用inet_aton函数

还有一个逆向的inet_aton函数,即:

#include <arpa/inet.h> 
char* inet_ntoa(struct in_addr adr) ;

成功的时候返回我们所熟知的IP地址形式了,失败则会返回-1

看名字也知道是将网络字节序转为字符串型的IP地址

注意:

该函数将通过参数传入的整数型IP地址转换为字符串格式并返回。但调用时需小心,返回值
类型为char指针 返回字符串地址意味着字符串已保存到内存空间,但该函数未向程序员要求分
配内存,而是在内部申请了内存并保存了字符串 也就是说 ,调完该函数后,应立即将字符串
信息复制到其他内存空间中。因为,若再次调用 inet_ntoa 函数,则有可能覆盖之前保存的字符串信息。
总之,再次调用inet ntoa 雨数前返回的字符串地址值是有效的 若需要长期保存 .则应将字
符串复制到其他内存空间。

讲了这么多,现在开始初始化网络地址: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char *serv_ip = "211.117.168.13"; 
char * serv_port = "9190"; 
memset(&addr,0 , sizeof(addr));
addr.sin_family = AF_ INET; 
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serv_ip); 
addr.sin_port = htons(atoi(serv_port)); 

这里的meset函数代表将结构体变量addr的所有成员初始化为0,这样做是为了将sin_zero初始化为0。

atoi函数将字符串类型的值转为整数型。

每次在创建服务器端套接字都要输入IP地址会有些繁琐,所以可以采用INADDR_ANY
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INADDR_ANY);  同时删除char *serv_ip = "211.117.168.13"; 这句代码。INADDR_ANY则可以自动获取服务器端的计算机IP地址。
在客户端中 使用127.0.0.1 指代的是计算机自身IP地址

向套接字分配网络地址

#include <sys/socket.h> 
int bind(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 myaddr, socklen_t addrlen);

bind负责会服务端套接字分配IP地址和端口号

eg:
 

int 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char * serv_port="9190";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SOCK_STREAM,0);

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atoi(serv_port));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 * )&serv_addr,sizeof(serv_addr));

注意这里的bind函数中的第二个参数 进行了强制类型转换(struct sockaddr * ) 因为我们传入的类型为:struct sockaddr_in。

TCP/IP协议栈

链路层

主要是为了负责定义LAN WAN MAN等网络标准,即负责物理连接


IP层
向目标传输数据需要经过哪条路径?解决此问题就是 IP层,该层使用的协议就是IP。IP 本身 是面向消息的 不可靠的协议 每次传输数据时会帮我 们选择路 径,但并不一致,如 果传输中发生路径错误,则会选择其他路径,但如果发生数据丢失或错误,则无法解决。所以引入了TCP层
TCP层(传输层)

TCP是可靠的信息传输。

应用层

根据程序特点决定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规则。

实现基于TCP的服务器端/客户端

下图是TCP服务器端默认的函数调用顺序,绝大部分TCP服务器端都按照该顺序调用:

在我们定义了套接字后并通过bind函数分配了IP地址和端口号后,我们需要通过listen函数进入等待连接请求状态,只有使用了Listen函数,客户端才能够进入可发出连接请求的状态。之后客户端才能够调用connect函数。

服务端

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int clnt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struct sockaddr_in clnt_addr;
	socklen_t clnt_addr_size;

	char message[]="Hello World!";
	
	if(argc!=2){
		printf("Usage : %s <port>\n", argv[0]);
		exit(1);
	}
	
	serv_sock=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if(serv_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et() error");
	
	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
	serv_addr.sin_family=AF_INE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serv_addr.sin_port=htons(atoi(argv[1]));
	
	if(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 &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1 )
		error_handling("bind() error"); 
	
	if(listen(serv_sock, 5)==-1)
		error_handling("listen() error");
	
	clnt_addr_size=sizeof(clnt_addr);  
	clnt_sock=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dr,&clnt_addr_size);
	if(clnt_sock==-1)
		error_handling("accept() error");  
	
	write(clnt_sock, message, sizeof(message));
	close(clnt_sock);	
	close(serv_sock);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客户端

客户端调用connet函数后,发生以下情况才会返回:

1.服务器端接受连接请求

2.发生断网等异常情况而中断连接请求

客户端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char message[30];
	int str_len;
	
	if(argc!=3){
		printf("Usage : %s <IP> <port>\n", argv[0]);
		exit(1);
	}
	
	sock=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if(sock == -1)
		error_handling("socket() error");
	
	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
	serv_addr.sin_family=AF_INE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inet_addr(argv[1]);
	serv_addr.sin_port=htons(atoi(argv[2]));
		
	if(connect(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1) 
		error_handling("connect() error!");
	
	str_len=read(sock, message, sizeof(message)-1);
	if(str_len==-1)
		error_handling("read() error!");
	
	printf("Message from server: %s \n", message);  
	close(sock);
	return 0;
}

void error_handling(char *message)
{
	fputs(message, stderr);
	fputc('\n', stderr);
	exit(1);
}

基于TCP的服务器端/客户端函数调用关系

如果说客户端在调用connect函数之前,服务器先调用了accept函数,此时客户端会进入阻塞状态直到客户端使用connect函数

优雅地断开TCP连接

TCP中的断开连接过程比建立连接过程更加重要,因为连接过程一般不会出现 太大的变数,而断开过程有可能出现预想不到的情况,

例如:

主机A正在向主机B传输数据,主机A传完自己的数据后 采用close()函数断开了连接,但是此时主机B也正在传输数据给主机A,那么就可能会遇到主机A的数据还并未到达主机B就被销毁了,所以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

shutdown()函数

shutdown()  

成功返回0 失败返回-1

注:howto代表传递断开方式信息

可能的参数有:

SHUT_ RD:断开输入流
SHUT_ WR:断开输出流
SHUT_ RDWR:同时断开I/O流
#include <sys/socket.h> 
int shutdown(int sock, int howto);

eg: 若我们第二个参数填写SHUT_RD,则代表断开输入流 套接字将不能够接收数据,即使输入到输入缓冲中也会被抹去。

域名

域名可以说是虚拟地址,例如百度的ip地址是1.2.3.4。但我们平常不会输入ip地址去访问,而是会通过www.baidu.com去访问。

所有计算机中都记录着默认的DNS服务器地址,我们就是通过这个默认DNS服务器得到相应域名的IP地址信息。

IP地址与域名之间的转换

为什么需要?

因为当我们客户端接入服务器的时候,如果我们要求客户端输入IP地址和端口号来接入,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那如果考虑直接将IP地址和端口号写入源码源码中呢?这样虽然看似可行,但是有个问题,因为IP的IP可能随时在改变。

所以我们考虑使用域名,因为一个域名一旦注册是很难会在变化的。

使用gethostbyname()可以通过传入字符串形式的域名获取IP地址

成功时返回hostent结构体地址,失败返回NULL指针。

#include <netdb.h> 
struct hostent * gethostbyname(const char* hostname);

hostent结构体定义如下:
 

struct hostent 
{char * h_name ; 
char ** h_aliases;
int h_addrtype;
int h_length;
char ** h_addr_list; 
}

下面对变量进行解释

h_name:官方域名,代表某一主页。

h_aliases:可以通过多个域名访问同一主页。同一IP可以绑定多个域名。

h_addrtype:该函数不仅支持IPV4,同时支持IPV6。如果是IPV4,则此变量存有AF_INET。

h_length:保存IP地址长度   IPV4->4字节  IPV6->16字节

h_addr_list:最重要的成员,通过次变量以整数形式保存域名对应的IP地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