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选题
980、事故简要经过:某模具有限公司内安装一台10t桥式起重机,当两辆汽车吊同时吊装主梁时,绑扎钢丝绳突然断裂,致使主梁坠落至地面,造成主梁严重弯曲变形,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调查:两台汽车吊都是该公司按马路边张贴的小广告联系承担吊装工作,驾驶人员无操作上岗证。事故原因分析()
A.钢丝绳捆绑错误
B.吊装指挥失误
C.驾驶人员无证上岗
D.坠落起重机主梁刚度差
答案:ABC
981、事故简要经过:某起重机械厂维修人员在对某厂双梁起重机修理时,起重机小车机构上一名维修工被联轴器上凸出的固定钢板条钩住外衣,躯干绞入小车机构,伤情严重不治身亡。事故调查:起重机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三名维修人员中二人无作业人员证,被伤害人员为有证人员。安全防护罩被卸下,起升机构联轴器上用一长钢条作固定,各安全装置有效,操作手柄及信号有效。事故原因分析()。
A.未注意到钢条外露伤害风险
B.使用单位对来厂维修人员没有安全监督
C.维修人员无证上岗
D.维修人员配置不当
答案:ABCD
982、事故简要经过:一机器厂内,司机陈某和李某午后准备进入20吨电磁吊驾驶室操作。在楼梯平台处发现起重机有滑移过,无法进入。于是李某爬上顶部平台进入驾驶室,打开电闸,起重机不动(不能送电),李某把通道栏杆门关好,启动后没准确停靠在驾驶室平台,过头后反向操作,将正欲登车的陈某脖子夹在立柱与驾驶室外壳间,致其当场死亡。 事故调查:该设备起升小车运行机构定位正确,制动有效。各安全装置完整齐全,工作有效。大车制动器摩擦片单边接触制动松弛,电气联锁保护,零位保护可靠,中速(41米/分)时大车制动距离约7米。事故原因分析().
A.电器联锁保护失灵
B.大车制动器调整不当
C.电器零位保护故障
D.司机缺乏安全意识
答案:BD
98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要内容()。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C.安全生产经营者活动的基本条件
D.依法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答案:ACD
984、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当钢丝绳绳端用绳夹固定时,绳夹的数量与钢丝绳的直径有关,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钢丝绳直径D.<19mm时,绳夹数不小于3个
B.钢丝绳直径19VD.W32mm时,
C.钢丝绳直径32<D.<38mm时,
D.钢丝绳直径38<D.s£44mm时,
答案:ABCD
985、钢丝绳经常迅速磨损或断裂排故方法
A.检查钢丝绳粗细的选择是否符合要求
B.消除磁流通路固定部分与活动部分的间隙
C.清洗和润滑钢丝绳
D.钢丝绳使用中是否与挡板或横梁下盖板相碰
答案:ACD
986、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需安装轨道清扫器(扫轨板)。
A.轨道在地面的门式起重机
B.物料可能堆积在大车轨道上的起重机
C.物料可能堆积在小车轨道上的起重机,小车架下面
D.所有起重机
答案:ABC
987、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下列关于起重量限制器的说法,以下()是正确的。
A.对于动力驱动的大于It无倾覆危险的起重机械应装设起重量限制器
B.有倾覆危险的且在一定幅度变化范围内额定起重量不变化的起重机械应装设起重量限制器
C.当实际重量超过95%额定起重量时,起重量限制器宜发出报警信号
D.当实际重量在100%—-110%额定起重量之间时,起重量限制器起作用,此时自动切断上升方向动力源,但允许机构做下降运动
答案:ABCD
988、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下面()需安装报警装置。
A.通用门式起重机
B.造船门式起重机
C.冶金起重机
D.桥式抓斗卸船机
答案:ABCD
989、下图中红圈内的装置为缓冲器,一般起重机械用的缓冲器按型式和材料有()。
A.聚氨酯泡沫塑料缓冲器
B.弹簧缓冲器
C.液压缓冲器
D.木块
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