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让程序员直接对接客户,而是通过产品经理?

为什么不让程序员直接对接客户,而是通过产品经理?

 

同学们,今天咱们聊一个很多程序员都好奇却又很扎心的话题:为什么公司总是让产品经理对接客户,而不直接让程序员上?

 

是不是经常听到这种对话:

 

程序员:这功能我写不了!客户需求太扯了!

产品经理:我已经跟客户解释过了,他们非要这么干。

程序员:那你再去解释啊,别来烦我!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公司把这些事直接交给程序员干,会不会更高效? 毕竟,程序员直接听客户的,按需求敲代码,不就少了中间人、效率更高吗?可惜,这件事在现实中并不靠谱。今天老韩就来给你扒一扒:程序员为什么不能直接对接客户?

 

产品经理的存在,是为了“过滤噪音”

 

先说一个残酷的现实:客户提出的需求,80%都不靠谱。

 

客户心里想的需求,经常像是七八个“灵光一闪”的碎片,有时候甚至是几个互相矛盾的想法。他们想法太多,却缺乏清晰的逻辑。

 

如果程序员直接和客户对接,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1. 客户今天想要功能 A,程序员埋头苦干了两天;

2. 客户忽然觉得功能 A 不够酷,改要功能 B;

3. 还没开发完功能 B,客户突然又说:“功能 A 好像也不错。”

 

最后,项目崩溃,程序员抓狂,客户还不满意。

 

产品经理的职责之一,就是过滤客户的“胡思乱想”,把那些不靠谱、不明确的需求剔除,只留下核心需求。产品经理相当于“客户的翻译器”,把那些含混不清的想法转化成程序员能理解的开发文档。

 

客户不懂技术,沟通会浪费时间

 

同学们,你见过那些“外行领导内行”的客户吗?他们最爱用一些很“迷”的语句描述需求,比如:

 

• “我要做一个跟微信一样的系统,但功能要简单点。”

• “这个页面能不能再科技感一点?”

• “给我加个算法,让推荐系统更智能。”

 

听到这些需求,程序员瞬间大脑短路:“啥叫‘科技感’?‘算法’是啥玩意?能不能讲点人话?”

 

客户的问题在于,他们根本不懂技术,也不知道如何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程序员直接和客户对接,这种“鸡同鸭讲”的局面可能会导致沟通成本成倍增加,还不一定能得出有效的结论。

 

程序员太忙,没空做“感情投资”

 

程序员的主要工作是写代码、调试、优化、排查问题,而不是陪客户聊天。如果直接对接客户,程序员不仅要听他们的需求,还要花大量时间做“感情投资”。

 

客户可能会因为一个小细节纠结半天,你得陪着他一起讨论:

 

• “这个按钮是不是应该再大一点?”

• “这个颜色会不会显得不够高端?”

• “数据表格的字体能不能再调小一点?”

 

这些琐碎的沟通,很容易让程序员分心,甚至打乱开发节奏。而产品经理就像一个“缓冲带”,把客户的情绪吸收掉,让程序员可以专心干活。

 

产品经理会把需求“翻译”成技术语言

 

客户提需求时,经常会跳过中间的逻辑,直接讲结论。比如,他们会说:“我需要一个能秒开大文件的功能。”

 

但作为程序员,你得考虑实现这个需求需要哪些技术:

 

• 文件需要多大?

• 存储是本地还是云端?

• 秒开的定义是 1 秒,还是 0.1 秒?

 

产品经理的作用,就是把这些细节问题梳理清楚,然后用技术语言翻译出来,变成程序员能听懂的需求。

 

如果没有产品经理,程序员不仅要负责开发,还得先跟客户“斗智斗勇”,把需求问清楚。这种“双重工作”非常耗费精力,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程序员和客户的“天生矛盾”

 

程序员和客户,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

 

• 程序员追求逻辑和效率:代码要清晰、功能要精确、开发要高效。

• 客户追求想象力和体验:画面要酷炫、功能要“高端”,最好能随时改。

 

如果让这两类人直接接触,很容易引发矛盾:

 

• 客户抱怨:“程序员都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怎么老让我提?”

• 程序员吐槽:“客户压根不懂技术,天天想天马行空的东西。”

 

产品经理的角色,就像一个“调解员”,在客户和程序员之间搭建桥梁,让双方更高效地合作。

 

那为什么有些公司还是让程序员直接对接客户?

 

当然,也有一些公司,特别是小公司或者创业团队,会选择让程序员直接和客户对接。为什么呢?

 

1. 节省成本

小公司经常没钱配备专职的产品经理,只能让程序员“全栈”承担开发和沟通的工作。

2. 项目需求简单

如果项目本身很简单,比如只需要写个静态页面或者开发一个简单的功能模块,程序员完全可以直接对接客户,快速完成任务。

3. 客户足够专业

少数情况下,客户本身就懂技术,能用专业的语言描述需求。这种情况下,程序员直接对接会更高效。

 

但这些情况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让产品经理对接客户,程序员负责开发,是更合理的选择。

 

心理按摩:产品经理不是“背锅侠”,而是队友

 

最后,老韩给同学们点心理按摩:不要把产品经理当成“敌人”或者“背锅侠”,他们是你的队友。

 

产品经理的存在,不是为了让程序员多干活,而是为了让你少干一些没意义的活。即使他们偶尔也会提一些“不靠谱”的需求,那也是因为客户压过来了。与其吐槽产品经理,不如多沟通,尽量让需求更清晰,开发更高效。

 

程序员和产品经理的关系,就像大脑和双手——一个负责思考,一个负责执行,谁都离不开谁。咱们要做的,是学会配合,而不是互相埋怨。

 

同学们,你觉得程序员直接对接客户靠谱吗?或者你有没有遇到过让人抓狂的产品经理?评论区聊聊,老韩看到回复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