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总结

转眼2021年底了,疫情让时间过得这么快,那总要写点东西记下来些什么。

失去的2020

2020也许是失去的一年,发生了什么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也许是随春节而来的痛苦,也许是随春天而来的复苏,也许是见证高考历史第一次延期,也许是感动于抗疫的众志成城。那是荒废的半年,也是沉默的上半年。但也有一丝微光留在那里,我选择了群众工作,因此群众也选择了我。
下半年返校,听了改变我科学观的一场讲座,李云龙老先生早年做出了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晚年也在紧跟科学潮流,八十岁的人,仍然精神奕奕,劲头十足。他告诉了我什么是系统科学,什么是组学,什么是新的生物学时代。导师当时告诉我这是一个改变我人生的讲座,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现在信了。值得纪念的2020下半年也许是我开始努力学习专业课(希望不晚)和第一次接触到生信,只可惜没有把握住那个寒假。

溜走的2021

2021年春节,我遇到了改变我发展的一件大事,学生信,从这里才了解到生信,语言这些当时很陌生的概念。当时的自己还不够成熟,也没把自己逼到那个份上。所以R语言的学习便就草草了事,没学到什么东西。现在想来那使我错失一个好机会,也得了一个教训,想学东西趁早,不要想着拖。
上半年平平无奇,春去夏来,申请了一个大创,体验了科研的东西,算是培养了科研的思维罢。也没觉得写大创是个挑战,只是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应该就是我做,不是别人。
七月做了留校的决定,做出这个决定对我真没什么挑战,反而有些新奇,最为煎熬的在后面。真正开始一天天在实验室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很多都不会,实验原理不明白,实验室不熟悉,实验步骤弄不清楚。科研是个需要动手的事情,不是在纸上耍几下嘴皮子就可以完成的事儿,所以理所当然的,我郁闷了几乎两个月,没有小说中的逆袭,只是单纯的浪费了两个月,我最终还是没能融入实验。但并不是没有收获,我在八月底再一次接触到了生信,而且这一次,我有了不得不前进的理由。

与生信纠缠的半年

八月底有一位省医院的医生来找我们做WB,顺便和我们讲了一下中药网络药理学的论文思路。导师对此相当感兴趣,并把学习任务派给了我,希望我能帮上忙。彼时正郁闷于自己什么忙都帮不上,迫切的想做出来点东西的我毫不犹豫的接下来这个任务,并发誓做出来。
于是花了两周看完视频,运行里面的代码。代码不明白,就去找R语言的相关课程去看,一遍遍的啃,一本早已买了的R语言实战被一遍遍翻,熬夜跑代码做运行是那时的常态。碍于当时的条件和眼界,目标便只有用R语言做数据挖掘辅助发表文章这一条路,现在看来很是简单,可对当时的我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于是找了生信技能树的公开课程(因为莫得钱买不到付费课),找了基因学苑的R语言入门与实战(就是之前反复听的那门)。从对程序计算机抱有恐惧到几近熟练的阅读书写代码,我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也许那一步迈的并不大,但我还是走了出去。
21的下半年对我来说尤为精彩,可以用快乐来形容,相比于一年前的苦闷彷徨,半年前的不知所措,下半年简直就是天堂。我开始接触一个个从前认为自己一辈子也不会接触的东西,做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事,发现一年前云里雾里的系统科学变的清晰了,书也能读懂了,当真是意外之喜。
在大概完成转录组之后,便有些无所事事,正巧这学期开始学习生信课程,便趁机会补充基础知识,又恰逢师兄送了一门关于单细胞转录组的高阶课程,我又有了新的目标,半年的酸甜苦辣咸,终究是有所回报。

写给2022

对新的一年也有一些计划,例如写综述,学习单细胞转录组,准备考研,参与国自然基金,听几场学术报告,半年的实验室实习。。。。。。但我觉得还会有更富有挑战的任务等着我,精彩的生活来源于未知,不是么?希望我在挑战中寻找到快乐与幸福,也祝福看到这里的朋友,2022,与你共勉。

哦对了,今年我是大三,记录一下。也希望你的大学生活充实富足。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