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编程2——Thread类的构造方法和属性

一、Thread类是用来干啥的?

上节我们已经知道了在Java中如何进行多线程编程,会用到Thread类Thread类是JVM用来管理线程的一个类,换句话说,每个线程都有一个唯一的Thread对象与之关联。我们对线程的各种操作都是根据Thread类进行展开的。

上节使用了5种方法来创建线程,这5种方法只是语法规则不同,本质上是一样的:

在run方法中描述要做的任务,即线程要干的活start方法才是真的在操作系统中创建了个线程,并且让新线程调用run方法,执行run方法中的代码

通俗的讲,就是run方法只是描述了要干的活是啥,调用start方法才真正找来了干活的人,并且把要干的活让他去干(调用run方法,执行run方法中的代码)。

二、Thread的构造方法

方法说明
Thread()创建Thread对象
Thread(Runnable target)创建Thread对象
Thread(String name)创建Thread对象,并给线程命名
Thread(Runnable target,String name)创建Thread对象,并给线程命名

给线程命名的原因是,

t 调用 start方法创建的线程,默认的名字是thread-0之类的,往下就是thread-1,2,3......,

给线程起个名字,方便调试。

下面举个例子进行说明:

左边是没给线程命名的代码,右边是给线程命名了的代码。

打开 jconsole.exe 分别查看,发现:

没给线程命名,线程名为默认的Thread-0;给线程命名了的,线程名为myThread

我们还发现,调用main方法的主线程没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主线程已经执行完了。

主线程要干的活是调用main方法,执行main方法中的代码main方法执行到 t.start() ,就执行完了。对于主线程来说,main方法执行完了,自己也就没了。

所以,进程中没有主线程。

其实,对于start 创建的新的线程来说,也是这样。 

新线程要干的活是调用run方法,执行run方法中的代码。当run方法中的代码执行完了,自己也就没了。

三、Thread的常见属性和方法

属性和获取属性的方法: 

属性获取属性的方法对方法的说明
IDgetId()获取线程的ID
名称getName()获取Thread构造方法中给线程起的名字
状态getState()

获取线程的状态(Java里的线程状态

要比操作系统原生的线程状态更丰富一些)

优先级getPriority()优先级可以获取也可以设置,但没用

常见方法: 

Thread的常见方法对方法的说明
isDaemon()

是否是守护线程,可理解为是否是“后台线程”

setDaemon()把线程设置成后台线程
isAlive()判断线程是否存在
isInterrupted()判断线程是否被终止
interrupt()通知线程终止
join()别的线程等待这个线程

常见类方法:(static修饰的)

Thread的常见类方法(静态方法)对方法的说明
currentThread()获取当前线程。在哪个线程里调用的这个方法,就是得到哪个线程的对象。
sleep()

getId(),getName(),getState(),getPriority() 这几个方法都很好理解

我对下面几个常见方法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1、isDaemon() —— 是否是后台线程

前台线程:

会阻止进程结束,前台线程的工作没做完,进程是完不了的

后台线程:

不会阻止进程结束,后台线程工作没做完,进程是可以结束的

代码里手动创建的线程,默认都是前台线程。调用main方法的主线程也是前台线程。其他的jvm自带的线程都是后台线程。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使用setDaemon()方法,把前台线程手动的设置成后台线程。

当你将这个线程设置成后台线程时,此时进程的结束与否就和这个线程无关了。

举个例子:

分析:

将 t 设置成后台线程,此时进程的结束与否就和 t 无关了。即使 t 的工作没做完(run方法中的代码没执行完),进程照样可以结束。

由于这个进程中只有 主线程 和 t线程这两个线程,t线程为后台线程,所以进程的结束只与主线程有关,main方法执行结束,主线程就结束了。进程也就结束了。控制台上什么都不打印

2、isAlive() —— 判断线程是否存在  

new Thread对象操作并不创建线程(这里的线程指的是 系统内核里的PCB),只有调用了start方法,才是真正创建了PCB,才真正有个货真价实的线程。 

创建Thread对象,只是描述了要干啥活,调用start才真正创建了一个线程来干活。

所以,

  1. 在调用 start 之前,isAlive 是 false
  2. 在调用 start 之后,isAlive 是 true
  3. 线程干完活,销毁后,isAlive 是 false

对于第三点,再说明一下,

这个线程将run中的代码执行完了,此时线程销毁,操作系统内核中线程对应的PCB随之释放。但是 Thread t 这个对象不一定被释放了,这个对象释不释放不影响 isAlive 的结果,isAlive 还是 false。

isAlive只和操作系统内核中的PCB存不存在有关。

PCB存在,即线程存在,isAlive是true;

PCB不存在,即线程不存在,isAlive为false

举个例子:( t 对象还存在,线程已经不存在)

分析:

主线程调用main方法,执行main方法中的代码,执行到 t.start() 时,主线程创建了一个新的线程。

此时,主线程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新的线程调用run方法,执行run方法中的代码。

这时,主线程遇到sleep方法,休眠1秒,新线程执行打印hello的代码,在控制台输出hello,新线程执行完run方法中的代码,线程销毁,PCB随之释放。

但 t 这个对象还在,因此当主线程从休眠中醒来,继续向下执行代码,执行打印 t.isAlive()这行代码时,会在控制台输出false(因为 t 这个对象还存在,所以可以调用isAlive方法;因为 虽然 t 这个对象还存在,但线程早已销毁不存在了,所以输出 false)

3、isInterrupted() —— 判断线程是否被终止

线程终止,字面意思,通知线程,让线程停下来,让线程干活干一半就不干。

但是,线程真正停不停下来,取决于线程自己,也就是线程这里具体的代码写法。

根据线程内部不同的代码写法,会出现3种情况:

  1. 线程干活干一半不干了,立即终止
  2. 线程再干一会活,稍后终止
  3. 假装没听见,不终止

那么如何通知线程终止呢? 

有两种方法:

(1)使用标志位(自定义的boolean变量)

(2)使用 Thread 自带的标志位 (Thread的方法内封装的boolean变量)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使用标志位(自定义的boolean变量)

举个例子:

定义一个boolean变量 flag,通过修改 flag 的值为 false 来控制线程终止,如下:

当主线程执行到start方法,创建一个线程时,接着,主线程继续往下执行,休眠3秒,与此同时,线程打印hello,休眠1秒。由于打印hello用时极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线程执行循环3次,共休眠3秒后,主线程和线程才分别从休眠中醒来(谁先醒来不知道,醒来后谁先往下执行也不知道,谁先抢到cpu谁就先执行),主线程醒来后才会接着往下执行 flag=false 这行代码,线程醒来后,才会接着进行第四次循环,flag = false,循环结束。代码执行完了,线程就结束了。

由于 t线程内部的代码是那样写的,所以修改 flag 变量,t线程会结束。

但是,如果线程内根本没有 flag 变量,是while(true),那么即使你将 flag 的值改为 false , t线程也不会结束的。

所以说,线程会不会终止,取决于线程内部自己的代码是如何写的。

使用自定义变量这种方式固然可以,但不太理想,

因为线程不能及时响应终止,尤其在sleep休眠时间比较久的时候,时间浪费在等待上。

比如下面两个代码,

第一个代码,线程中没有sleep休眠,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到:创建线程到线程终止耗时约为0毫秒。也就是说,当主线程执行到 flag = false 这串代码时,线程执行到循环的代码,判断 flag 然后循环终止,代码执行完了,线程终止了。立即响应了终止。

第二个代码,线程中有3000毫秒的休眠,先休眠3000毫秒,才往下执行循坏的代码。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到:从创建线程到线程结束耗时约为3009毫秒。也就是说,当主线程执行到 flag = false 这串代码时,线程还在休眠呢。你得等它休眠结束才能执行到循环的代码,判断flag,然后线程结束。在它休眠的过程中,是无法响应终止的。这就浪费了很多时间。

更好的方法是,使用 Thread 自带的标志位,它可以唤醒sleep,让线程从休眠中醒来。

(2)使用 Thread 自带的标志位(isInterrupted方法 和 interrupt方法内 封装的boolean变量)

使用Thread自带的标志位(Thread方法里封装的boolean变量) 通知线程终止,

代码和运行结果如下:

    

 

我们很明显的发现和使用标志位的代码的运行结果是不同的。 

为什么会不同?

自定义的boolean变量Thread自带的标志位
第一处while(flag)while(!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第二处flag = falset.interrupt()

观察发现,使用Thread自带的标志位(Thread的方法里封装的boolean变量)的代码使用标志位(自定义的boolean变量)的代码只有上面两处不同。

那么原因肯定在这里。

对Thread的这两个方法,我来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个:isInterrupted()

while(!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Thread.currentThread() : 这是Thread类的静态方法,该方法的作用是 获取当前线程哪个线程里调用的这个方法,就是得到哪个线程的对象。

isInterrupted() : 判断线程是否被终止。被终止返回 true ,未被终止返回 false

被终止isInterrupted为true,取反为false,循环进不去

未被终止,isInterrupted为false,取反为true,进入循环

第二个: interrupt()

t.interrupt()

interrupt方法的功能:(通知线程终止)

1、把线程内部的标志位(封装的那个boolean变量)设置成 true

2、如果线程正在进行sleep休眠,就会触发sleep内部的异常,将线程唤醒。在sleep被唤醒时,会把刚刚设置的标志位(boolean变量)再设置成 false(即清空标志位)

为什么运行结果会不一样,原因就在 interrupt 方法上。

上述代码的运行过程如下:

当主线程执行到start方法,创建一个线程时,接着,主线程继续往下执行,休眠3秒,与此同时,线程打印hello,休眠1秒。由于打印hello用时极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线程执行循环3次,共休眠3秒后,主线程和线程才分别从休眠中醒来,才能往下执行代码。(谁先执行取决于谁先抢到CPU)。所以,控制台先打印了三个hello

从结果看出,是主线程先从sleep休眠中醒来,往下执行 interrupt方法,将标志位设置成true。这时,线程sleep还在休眠。于是触发sleep内部的异常,将线程唤醒,并且将标志位重新设置成false。

于是线程醒来后,先是往下执行catch里的代码,打印异常信息。

然后才判断循环条件,发现为true(标志位取反),能进入循环,于是继续往下执行代码线程不终止。 

sleep清空标志位的操作,就将主动权交给了线程自己,线程自己决定要不要终止。

上面这样写,线程就会假装没听见,不终止。

当然,也可以出现其它两种情况:

下面第一个代码,就是,线程干活干一半不干了,立即终止。

下面第二个代码,就是,线程再干一会活,稍后终止。

 

所以说,线程会不会终止,取决于线程内部自己的代码是如何写的。 

使用标志位和使用Thread自带的标志位有什么区别呢? 

前者是直接操作一个boolean变量,后者是将boolean变量的操作 封装到Thread的isInterrupted方法 和 interrupt方法 里了,本质上都是操作boolean变量。

但是,Thread的方法不仅仅只有操作boolean变量这个功能。如果线程在sleep休眠,此时调用interrupt方法会触发sleep内部的异常,线程会从sleep中提前返回(线程被唤醒了)。同时,sleep会清空标志位。这也是使用Thread自带的标志位更好的原因。(原因一:唤醒sleep中的线程,不浪费时间等待。原因二:sleep被唤醒之后,会清空标志位,将是否终止的主动权交给线程自己。)

为什么不设计成 A线程 让 B线程 终止, B线程就立即终止呢?

因为 A、B是并发执行,随机调度的。B线程执行到哪里了,A线程并不清楚。如果A线程让B线程终止,B线程就立即终止,当B线程正在做非常重要不能终止的任务时,就会导致B线程出现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把主动权交给B,让B线程自己决定是否终止,什么时候终止。

4、 join() —— 别的线程等待这个线程

线程是一个随机调度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 join方法,让别的线程等待这个线程,从而控制两个线程的结束顺序

在 主线程 中,调用 t.join() ,就是让 主线程 等待 t线程 结束,此时 主线程 就会进入阻塞等待的状态。

如下代码:

在主线程执行start方法之后,主线程和 t线程就会并发执行各自的代码,当主线程执行到 t.join() 会发生阻塞,等到 t线程执行结束,主线程才会从 join 中恢复回来,继续往下执行。t线程肯定比主线程先结束

那么,如果主线程执行到 t.join()时,t线程已经执行结束了,会怎么办呢?

主线程不会发生阻塞,不需要等待,会立刻往下执行代码。

示例代码如下:

在主线程执行start方法之后,主线程和 t线程就会并发执行各自的代码,主线程执行到sleep休眠5秒,在主线程休眠的过程中,t线程已经执行完了,当主线程从休眠中醒来往下执行到 t.join() 由于t线程已经执行完了所以主线程不会会发生阻塞,不需要等待,直接往下执行代码t线程肯定比主线程先结束

总结:

对于 join方法:

线程没结束,就等待;

线程结束了,就立即返回,往下执行代码。

可以保证这俩线程的结束顺序

join方法除了无参版本,还有有参版本

join(long millis) —— 规定了一个最大等待时间,超过此时间,就不等了。

这种方法更常见,死等容易出问题。

5、currentThread() —— 获取当前线程

public static Thread currentThread();

类方法,通过类名(类名)来调用,不需要实例。

作用是:获取当前线程。在哪个线程里调用的这个方法,就是得到哪个线程的对象。

比如下面这个代码:

主线程调用main方法,执行main方法中的代码。所以,在main方法中调用这个方法,获取的是main这个主线程。(主线程在操作系统内核中的名字叫main)

t线程调用run方法,执行run方法中的代码。所以,在run方法中调用这个方法,获取的是Thread-0这个t线程。 (t线程在操作系统内核中的名字叫Thread-0)

6、sleep(long millis) —— 让线程休眠

public static void sleep(long milli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让线程休眠,本质上就是让这个线程对应的PCB暂时不去参与CPU的调度,处于阻塞状态。等到sleep时间到了才会醒来,回到就绪状态。

PCB是用链表来组织的,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链表,是一系列以链表为核心的数据结构。就绪状态有个就绪队列,阻塞状态有个阻塞队列。操作系统每次调度只需要从就绪队列中选一个线程。

线程A进入休眠,对应的PCB就会从就绪队列出去,放到阻塞队列中,就暂时无法参与CPU调度了。比如sleep(1000),对应的线程就需要在阻塞队列中待 1000ms,休眠结束后才会重新回到就绪队列,等待CPU调度。CPU是随机调度的,所以什么时候能调度到这个线程并不清楚,所以说,实际的时间间隔,一般要多于1000ms。

  • 22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