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书: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六版)王珊、杜小勇、陈红,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1.四个基本概念
- 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是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基本对象
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
- 数据库系统(DBS):是引入数据库后的计算机系统,一般是有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数据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中,只针对数据库管理和控制的部分,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DBA)以及用户等组成的完整的运行实体。它不仅包含了数据本身,还涵盖了对数据进行管理和使用的整个环境和相关人员。
2.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三阶段以及比较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数据不共享,冗余度极高、不具有独立性、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可以长期保存、数据有专门的软件进行管理、数据共享性弱,冗余度高、数据独立性弱,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表与表之间无关)
数据库系统阶段: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数据共享性强,冗余度低且易于扩充、数据独立性强、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提供:数据的安全性保护,完整性检查,并发性控制,数据库的恢复)
3.数据模型
概念: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DBS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建模过程:1.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称为概念模型
2.将信息世界转换为机器世界,称为数据模型(逻辑模型)
4.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①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②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
③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④实体类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
⑤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
⑥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5.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数据结构 2.数据操纵 3.完整性约束
6.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①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二维表
②元组:表中的一行为一个元组
③属性:表中的一列为一个属性,每列的名称为属性名
④码:又称键,表中的某一个属性或一组属性
⑤域:某一属性的取值范围
⑥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⑦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
7.关系的三级模式
①模式:是DBS模式结构的中间层;逻辑独立性
②外模式:逻辑独立性
③内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物理独立性
8.DBS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