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技术对比
项目 | 非相干光通信 | 相干通信 |
---|---|---|
定义 | 不需要相干本振光的光传输系统。 | 采用本振光进行相干检测的光传输系统。 |
调制解调技术 | 发送端:强度调制。 接收端:直接检测。 |
发送端:外调制。 接收端:本振光相干检测。 |
码型 | 幅度调制(RZ/NRZ/ODB) 差分相位调制(DQPSK) |
相位调制(BPSK/QPSK) 正交幅度调制(QAM) |
系统结构 | 简单。 容易实现和集成。 |
复杂。 技术要求高。 |
频谱效率 | 低。 无法利用光载波的频率和相位信息。单信道带宽容量有限。 |
高。 可以检测出光信号的振幅、频率和相位所携带的信息。单信道带宽大。 |
色散容限 | 低。 需要配置DCM进行色散补偿。 |
高。 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抵消光纤色散,可在很长距离上实现免DCM色散补偿。 |
ROADM架构 | 复杂。 接收方向需要使用分波板筛选出对应的波长信号。 |
简洁。 相干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