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雷达GPRMAX电磁波基础知识

基本原则

探地雷达系统的源向地球发送高频电磁波(无线电波)的脉冲,如图1。探地雷达设备不会向地球发送连续的信号。信号脉冲包含一组在特定频率附近振荡的电磁波。当这些无线电波在地球上传播时,由于地下电磁特性( 𝜎,𝜇 和 𝜀 )的分布,电磁波会被扭曲。

图 1小波表示探地雷达信号内的EM波脉冲

当脉冲内的无线电波与界面接触时,部分进入的无线电波可以被反射、透射和/或折射(图2)。无线电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取决于定义界面每一侧的电磁特性以及进入无线电波信号的入射角。

图2 导体反射的探地雷达信号

电磁波波速

无线电波以不同的速度通过不同的材料传播。无线电波的速度取决于介质的物理性质。通常,无线电波通过均匀材料的速度由下式给出:

这个方程可以用来表明无线电波速度在自由空间中最大(即当 𝜎=0 、 𝜇=𝜇0 和 𝜀=𝜀0 时)。因此,物质中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比光速慢(c=3.00 ×10^8 m/s)

GPR信号的特征是高频。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安全地假设 𝜎≪𝜔𝜀 ;尤其是如果大地是电阻性的。这被称为波型近似。使用近似,无线电波的速度可以简化为

其中 𝜇𝑟 是相对磁导率, 𝜀𝑟 是相对介电常数。如果传播材料是非磁性的,则 𝜇𝑟 =1,无线电波速度简化为:

当考虑探地雷达信号时,这个表达式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近似值。从前面的表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无线电波在越来越电介质化的材料中传播得更慢。

电磁波的衰减

衰减定义了波在通过特定介质传播时经历的连续振幅损失。振幅减小的速率被称为衰减常数( 𝛼 )。对于已经传播距离 𝑧 的电磁波,衰减常数由下式给出:

其中 𝐴0 是波的初始振幅, 𝐴 是波行进距离 𝑧 后的振幅。我们可以看到,当 𝑧→∞ 时,波的振幅变为零。此外,对于 𝛼 的较大值,波衰减得更快。

衰减常数取决于介质的物理性质。通常,衰减常数可以表示为:

"表面波深度""趋肤深度"

趋肤深度( 𝛿 )定义了电磁波的振幅减小 1/𝑒 的系数的传播距离;即降低到其原始振幅的37%。根据定义,趋肤深度只是衰减常数的倒数:

图3 比较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与在导电介质中的衰减的图

如果我们使用上面找到的近似值并假设地球是非磁性的( 𝜇𝑟=1 ),则趋肤深度由下式给出

  • 其中 𝑓 是波的频率,单位为Hz。我们从前面的两个表达式可以看出:
  • 通常,如果电磁波的频率较高,则趋肤深度较小。
  • 对于波型近似( 𝜎≪𝜔𝜀 ),趋肤深度达到一个不依赖于频率的极限。
  • 在电导率较低的材料中,趋肤深度较大。
  • 具有较高介电常数的材料的趋肤深度较大。

图3显示了电磁波在空气中与在导体内部的衰减的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空气中,波在传播时几乎没有振幅损失。然而,在导电材料中,波的振幅随着其传播而显著减小。

无线电波的反射和透射

当无线电波到达界面时,它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穿过界面传输。这导致反射波和透射波两者。

图4 极性相反的入射波的反射( 𝜀1<𝜀2 )

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成比例由反射系数( 𝑅 )定义。对于无线电波,反射系数可以表示为界面每一侧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函数。假设无线电波以垂直于界面的角度到达,则反射系数由下式给出:

式中 𝜀1 为携带入射波和反射波的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透射系数由下式给出:

反射系数可以是正的或负的,并且具有 −1<𝑅<1 之间的值。 𝑅 的大小决定了入射波的反射量。需要注意的是:

  • 如果 𝜀1 和 𝜀2 相似,则大部分入射波通过界面传输。
  • 如果界面上的相对介电常数之一比另一个小得多,则大部分入射波被反射

反射系数的符号确定反射波是否经历极性反转。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反射无线电波的极性来确定 𝜀1 是大于还是小于 𝜀2 。这可以总结如下:

  • 如果返回信号(反射波)显示极性反转,则 𝑅<0 ,因此 𝜀1<𝜀2
  • 如果返回信号(反射波)没有显示极性反转,则 𝑅>0 ,因此 𝜀1>𝜀2

导电物体边界处的反射

许多与探地雷达应用相关的紧凑物体(埋地管道、地雷等)具有高导电性。对于高导电性物体,无线电波的反射和透射不能通过介电常数来表征。相反,我们必须考虑物体的导电性。

图5 导体反射的探地雷达信号

从传播速度的一般方程中,我们看到当 𝜎→∞ 时,传播速度变为零。因此无线电波不能通过极导电性的物体传播。正因为如此,当无线电波到达地球和高导电物体之间的界面时,波会被完全反射。无论入射角如何,都会发生这种情况。

无线电波折射

折射用于描述波由于传播介质的变化而引起的传播方向的变化。当无线电波到达一个界面时,回想一下,它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穿过界面传输。入射波被反射和折射的角度在下图示出

图6 入射无线电波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部分的角度直接取决于入射波的角度。折射波的角度可以利用斯内尔定律得到:


对于电阻性和非磁性介质中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等于 𝑉=𝑐/√𝜀𝑟 (如前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斯内尔定律可以表示为:

探地雷达(GPR)信号是一个波前。如果 v2>v1,波会倾向于向水平方向折射。因此,我们可以预期波前会“扩散开”。相反地,如果 v1<v2,波会倾向于向垂直方向折射,波前则会表现出相反的行为。

临界折射

图7 界面处的临界折射和由此产生的头波

就像折射地震学一样,无线电波可以经历临界折射。当入射角 𝜃1 使得折射波以速度 𝑉2 沿着界面传播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最终导致头波。临界角( 𝜃𝑐 )由下式给出:

电磁波的散射

图8 由于不均匀性引起的散射

散射用于描述由于局部不均匀性引起的电磁波路径偏差;其小于无线电波信号波长的1/4。散射对于探地雷达来说是有问题的,因为它降低了有用信号的幅度,同时增加了外来噪声。散射的几个来源是:

  • 较大埋藏物体的不规则表面形状
  • 岩石土壤,这是探地雷达信号散射的主要贡献者
  • 被困在冰中的气泡
  • 由小的埋藏物体组成的杂物

图9散射的示例。a)来自不规则表面纹理的散射。b)在岩石土壤中的散射

波前和射线路径

波前:无线电波信号在地球上传播时的物理位置。

射线路径:波前的一部分为了到达特定位置而可以采取的特定路径。

因此,波前表示无线电波的实际脉冲,并且射线路径用于表示信号可以到达接收器位置的路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