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设计模式

MVC的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是一种设计模式。它是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与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来组织代码,将众多的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需要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达到减少编码的时间,提高代码复用性。

使用的MVC的目的:它将这些对象、显示、控制分离以提高软件的的灵活性和复用性,MVC结构可以使程序具有对象化的特征,也更容易维护。

Model、View、Controller概述:

模型层(Model):指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对象模型,是应用逻辑的反应;它封装了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是实际进行数据处理的地方(模型层与数据库才有交互)

视图层(View):是应用和用户之间的接口,它负责将应用显示给用户 和 显示模型的状态。

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器负责视图和模型之间的交互,控制对用户输入的响应、响应方式和流程;它主要负责两方面的动作,一是把用户的请求分发到相应的模型,二是吧模型的改变及时地反映到视图上。

在网页当中,

V即View视图是指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比如由html元素组成的网页界面,或者软件的客户端界面。MVC的好处之一在于它能为应用程序处理很多不同的视图。在视图中其实没有真正的处理发生,它只是作为一种输出数据并允许用户操纵的方式。

M即model模型是指模型表示业务规则。在MVC的三个部件中,模型拥有最多的处理任务。被模型返回的数据是中立的,模型与数据格式无关,这样一个模型能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由于应用于模型的代码只需写一次就可以被多个视图重用,所以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

C即controller控制器是指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控制器本身不输出任何东西和做任何处理。它只是接收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请求,然后再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返回的数据。

用户首先在界面中进行人机交互,然后请求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请求类型和请求的指令发送到相应的模型,模型可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进行增删改查操作,完成之后,根据业务的逻辑选择相应的视图进行显示,此时用户获得此次交互的反馈信息,用户可以进行下一步交互,如此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MVC三层结构与软件的三层结构是有区别的。MVC是一种设计模式,三层结构是软件结构,用MVC这种设计模式可以实现三层软件结构。在完整三层软件结构中 表现层包括了MVC中的表现层和控制层。而MVC中的模型层其实包括了三层软件结构的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业务实体类(model)和共用类。软件三层结构的UI(Web)包含了MVC中的视图层(V)和控制层(C)。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