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复习笔记ch1-3

前言

继上一篇写的关于“中断”的笔记之后,我发现了有更多人阅读和收藏,这让我感到很多的鼓励,正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我更加坚定了做下去的信心。
这里说一下后期的更新情况,预计是两到三天更新一篇,每一篇不会太长,尽量把OS繁杂的知识点梳理出来,但是难免会有一些点不太能展开。出于应试的角度,部分章节的内容会比较简洁,当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深入,或者给我评论和留言,如果有需要我一定补上。

计算机的存储结构

这块其实在1-1有说过,实际上CO对于计算机的存储会说的非常详细,这里OS只不过是再复习一遍,所以简单提一下。
image.png

如图所示,层次化存储带来了主/辅存储结构

  • 寄存器
    • 封装在CPU内,用于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和使用的数据
  • Cache
    • 位于CPU内部、同一封装或封装外部,用来存放当前要执行的局部程序段和数据
  • 内存储器(主存储器)
    • 位于CPU之外,用来存放已被启动的程序及所用的数据。容量较大,速度较快
  • 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 位于主机之外,用来存放暂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容量大而速度慢

下图是关于存储器的速度和容量,以及性价比的一些介绍。
image.png
其实,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节课我们中断讲到CPU和外设的交互,提及CPU和外设的速度差异巨大,这里从regs和硬盘的存取时间上就可以体会到了。
所以为了弥补两者之间的速度差异,在硬件上首先是多了主存过渡,后来CPU速度越来越快,又多了Cache来弥补CPU和主存的差异。软件层面,OS引入了中断解决了轮询的问题,又为了提升效率又发明了DMA技术。
综上,其实软硬件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知识也不会凭空产生和消失,读者若平时有总结的习惯,稍加思考其实可以收获更多。

多处理器和多核

此处的知识点一般在OS的应试中不会过多涉及,但是对于像电信类专业背景、未来想要从事与硬件相关工作而言,可能需要深入,请自行斟酌。

多处理器(multiprocessor),顾名思义就是有多个处理器,即多个CPU,相互之间不影响。
多核(multi-core),一个CPU或处理器有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处理单元,称为核心,能够读取和执行程序指令。比如,双核就是包括2个相对独立的CPU核心单元组,四核就包含4个相对独立的CPU核心单元组。

我们举一个汽车例子来形象的比喻一下:
多核CPU有点像是四驱车,每个轮都是驱动轮,只有一个发动机,通过前后差速联动将动力传递到每一个轮胎。
多个CPU就比如汽车双擎,是一种特殊的动力系统,它由两个引擎共同驱动车辆,也可以给汽车提供更高的动力输出。

但是实际上四驱车实现起来更困难,成本也更高,但是能越野爬坡,性能更好。汽车双擎实现起来相对较简单,将已有的两个成熟的引擎拼接起来就可以,但是性能没有四驱车好。

所以,同理我们有以下结论:
多核CPU和多CPU的区别主要在于性能和成本。多核CPU性能最好,但成本最高;多CPU成本小,便宜,但性能相对较差。

至于,多核和多处理器的实现和执行方式这里不再深入讨论

本章总结

image.png

回到我们本章一开始的问题:计算机有哪些基本的组成单元呢?(有种20年后的子弹正中眉心的感觉~~)
这三节内容很清楚地讲解了处理器、存储器和I/O模块的功能和作用。
其中,

  • ch1-1我们详细介绍了处理器寄存器,指令的执行流程,为后续进程和线程相关知识点铺垫
  • ch1-2介绍了中断的相关概念和I/O模块与CPU的交互,再次强调中断的本质是系统控制权的转移,此节与后续课程的外设管理调度相关
  • ch1-3我们介绍了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和多核多处理器,与后续的虚拟存储和同步互斥相关。
  • 19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