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 注意安全CL 的博客主页 🌷
🙋 我的专栏推荐 🙋
🌱《软件安装与资源共享》分享好用的工具软件,条理清晰资源多多🍗,欢迎来访🐇
🌱《信息安全-初级网络》有全面的网络基础知识分享,欢迎来访🙉
🌱《信息安全-高级网络》涉及高级网络技术知识,实验案例部署配置,快速提升🐲
🌱《信息安全-渗透测试》有超全漏洞复现、攻击方式、渗透工具分享欧~💦
🌱《信息安全-密码学》校内布置的剪短算法练习,帮助你更快爱上这一学科 🌺
学习完HCIA和HCIP的相关内容,是不是有小伙伴在准备就业面试了?(是的举手🙋🙋🙋)
不用紧张,下面是为你总结的一些网工岗位的常见面试问题!!!💡
来都来了,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感受下:(记不住的动动手拿本儿记下来✏️,增强记忆!)
特此说明 !!!
本帖的所有面试题分有2个来源:
一部分为自己面试中被问到的
一部分为总结其他博主的优秀题目
1、浏览器如何访问百度?
答案:浏览器URL地址栏中输入百度域名www.baidu.com,电脑将百度域名发送给自己的DNS服务器,DNS服务器将域名解析为百度IP地址后,向百度服务器发送访问请求,百度服务器向电脑返回百度的网页到浏览器。
2、OSI七层参考模型有哪些,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协议 | 作用 |
应用层 | 提供人机交互的界面,实现机器与用户交互。 |
表示层 | 将应用层传输来的视频、图片、文字等数据转换为机器语言。 |
会话层 | 隔绝不同应用程序,在通信双反之间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
传输层 | 约束传输方式,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维护、管理端到端的连接。 |
网络层 | 实现IP寻址和路由转发。 |
数据链路层 | 将分组数据封装成帧,在数据链路上实现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直接通信。 |
物理层 | 将上层传输来的数据帧转换为比特流,从网线中发出。 |
- 表示层的编码转换方式:UTF-8、GBK国标码、Unicode(统一码、国际码、万国码、单一码)、Base64编码。
3、应用层各个协议的端口号?
协议 | 端口号 | 协议名 |
HTTP | 80 | 超文本传输协议 |
HTTPS | 443 | 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 |
FTP | 20,21 | 文件传输协议 |
TFTP | 69 | 文件传输协议 |
Telnet | 23 | 远程登录控制协议 |
SSH | 22 | 远程登录控制协议 |
SMTP | 25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
DNS | 53 | 域名解析协议 |
POP3 | 110 | 邮局协议版本3 |
DHCP | 67 | 动态地址分配协议 |
SNMP | 162 |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4、TCP/IP对等模型中,各层常见的网络技术有哪些?
答案:
- 应用层:HTTP、HTTPS、FTP、TFTP、SMTP、Telnet、DNS、DHCP等。
- 传输层:TCP、UDP。
- 网络层:IP、ICMP、IGMP。
-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技术Ethernet、PPP、VLAN、CSMA/CD、STP生成树相关、PPPoE。
- 物理层:信道技术、编码技术。
5、TCP三次握手的过程?
答案:不论建立连接还是断开连接,都是双向的,所以需要双方都各发送一个建立连接请求包或断开连接请求包,收到响应ACK包后才认为是建立/断开连接成功,以下是建立连接的三个步骤:
(1)第一次握手:客户端client向服务端server发送建立连接请求,客户端随机生成一个起始序列号seq number=x,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的字段中包含SYN控制位置位为1 。
(三次握手过程中, SYN置位即SYN=1 ,表示要和客户端要建立连接, ACK置位即ACK=1表示确认序号有效)。
(2)第二次握手:服务端在收到客户端发来的数据包后,会随机生成一个服务端的起始序列号y,然后给客户端回复一段报文,其中包括标志位SYN=1,ACK=1,序列号 seq number=y,确认号 ack number=x+1。
(3)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端发来的报文后,会再向服务端发送报文,其中包含标志位 ACK=1,序列号 seq=x+1 ,确认号 ack=y+1 ,此时连接建立完成。
6、TCP四次挥手的过程?
答案:不论建立连接还是断开连接,都是双向的,所以需要双方都各发送一个建立连接请求包或断开连接请求包,收到响应ACK包后才认为是建立/断开连接成功,以下是断开连接的四个步骤:
(1)第一次挥手:主动方的应用进程先向其TCP发出断开连接报文段(FIN=1,seq=u)并停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TCP连接,等待被动方的确认。
(2)第二次挥手:被动方收到断开连接报文段后即发出确认报文段(ACK=1,ack=u+1,seq=v),此时的TCP处于半关闭状态,主动方到被动方的断开连接成功,
(3)第三次挥手:主动方收到被动方的确认后,等待被动方发出的断开连接的报文段。被动方发送完数据,就会发出断开连接报文段(FIN=1,ACK=1,seq=w,ack=u+1),被动方进入 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等待A的确认。
(4)第四次挥手:主动方收到被动方的断开连接报文段后,对此发出确认报文段(ACK=1,seq=u+1,ack=w+1),此时TCP还未释放,需要经过时间等待计时器设置的时间 2MSL(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后,主动方才进入closed 状态。被动方收到主动方发出的确认报文段后关闭连接,若没收到A发出的确认报文段,B就会重传连接释放报文段。CSDN @Coder Xu
7、TCP、UDP协议的区别
- TCP:面向连接提供可靠传输。头部 20 字节。
- UDP:面向无连接提供不可靠传输。头部只有8字节,适合传输少量数据,耗时短,延时小的业务流量。
8、什么是路由器?
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在不同网络或网络的不同部分之间转发数据包。是负责实现网络互连的关键组件,广泛应用于家庭网络、小型局域网、企业级网络、运营商网络、云服务中。具有互连功能、路由功能、数据包转发功能、NAT功能、防火墙功能、VPN等功能。
9、什么是三层交换?
三层交换,也称为多层交换或IP交换,是一种网络技术。
它结合了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交换和第三层(网络层)路由的功能。
三层交换机具备传统交换机的高速交换能力,同时也能进行路由选择,从而在更高层次上优化网络流量的转发。
10、说说三层交换和路由的区别?
(1)工作层次
- 三层交换机:工作在TCP/IP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使用IP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 路由器:同样工作在网络层,但传统路由器通常具备更复杂的路由功能和协议支持。
(2)功能
- 三层交换机:结合了二层交换的高速数据转发和三层的路由功能,适合于局域网内部VLAN间的路由。
- 路由器:功能更全面,包括但不限于路由转发、网络地址转换(NAT)、ACL访问控制、防火墙等。
(3)应用场景
- 三层交换机:常用于局域网内连接不同VLAN,处理高速数据传输,减少广播流量。
- 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如局域网与互联网,或不同局域网之间的连接,处理跨网络的路由和访问控制。
(4)协议支持
- 三层交换机:支持基本的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但可能不支持更复杂的协议如BGP。
- 路由器:支持广泛的路由协议,包括BGP,适合于大型网络和服务提供商环境。
11、ACL技术指什么?有哪几种分类?
ACL为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基于包过滤的访问控制技术,它通过一系列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允许或拒绝特定流量通过。ACL由一系列规则组成,这些规则可以基于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等信息进行匹配。
- 基本ACL:主要针对IP报文的源IP地址进行匹配,编号范围通常是2000-2999。
- 高级ACL:可以根据IP报文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以及TCP或UDP的源目端口号等元素进行匹配,提供更精细的流量控制。
- 二层ACL:根据报文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802.1p优先级、二层协议类型等二层信息制定匹配规则。
12、VLAN环境的标签功能如何转发(讲清楚贴标签和撕标签过程)
(1)贴标签
当数据帧从VLAN中的一个设备发送到交换机时,如果交换机配置了VLAN信息,它会对该数据帧进行“贴标签”操作,即在以太网帧中添加VLAN标签(通常是一个4字节的802.1Q标签)。
VLAN标签包含了VLAN ID(用于标识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和一些控制信息,如优先级和丢弃阈值。
(2)交换机内部转发
交换机根据VLAN标签中的VLAN ID将数据帧转发到正确的VLAN内部端口,但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的端口,从而实现了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3)路由器或多层交换机的介入
当需要实现不同VLAN间的通信时,数据帧需要被发送到路由器或支持VLAN的多层交换机(Layer 3 switch)。
(4)撕标签
在路由器或多层交换机接收到带有VLAN标签的数据帧后,它会根据路由表或VLAN路由信息决定数据帧的去向。在这个过程中,路由器或多层交换机会将VLAN标签从数据帧中移除,这个过程称为“撕标签”。
撕标签的原因是,外部网络(如互联网或另一个VLAN)可能不知道或不支持原始VLAN的VLAN ID。
(5)重新贴标签
如果路由器或多层交换机需要将处理后的数据帧转发回VLAN中的设备,它可能会给数据帧重新贴上一个新的VLAN标签,这个标签对应于目标VLAN的ID。
(6)转发到目标设备
最后,路由器或多层交换机将重新贴标签的数据帧发送回交换机,交换机根据VLAN标签将数据帧转发到正确的端口和设备。
整个过程确保了VLAN之间的隔离和通信,同时允许网络管理员灵活地控制不同VLAN间的流量。通过这种方式,VLAN技术可以提高安全性、减少广播流量,并简化网络管理。
13、你对OSPF有哪些了解?
(1)含义: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广泛应用于大型网络中以实现IP数据包的路由。
(2)工作原理:OSPF使用Dijkstra算法来计算最短路径树,并通过组播方式在所有开启OSPF的接口发送Hello包来发现邻居并建立OSPF邻居关系,形成邻居表。之后,路由器们互相发送LSA(链路状态通告)来相互通告路由,形成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OSPF利用SPF算法计算最佳路径后放入路由表。
(3)关键优势
- 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技术)和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提供更灵活的网络配置。
- 快速收敛,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OSPF能够迅速调整路由。
- 无路由环路,通过区域划分和路由汇总等技术手段有效避免。
- 支持安全性认证,确保路由信息的安全传输 。
(4)划分特殊区域:OSPF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Area),每个区域内部使用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计算最短路径。区域之间通过ABR(Area Border Router)进行信息交换,降低网络复杂性,提高路由计算效率 。
(5)工作机制:简历邻居、LSA互通、LSDB建立、SPF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计算最短路径。
14、谈谈对DHCP技术?
(1)名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
(2)作用:给终端用户分配网络参数(IP、子网掩码、DNS、网关等),用户提供了即插即用的联网方式,用户不需要再手动配置 IP 地址等信息。
(3)4个阶段
discover:用来发现和寻找局域网中的DHCP有哪些。
offer:提供客户端需要的参数(offer包携带:IP、子网掩码、网关、DNS、租期)。
request:选择了哪个offer包,就在request包中向那个DHCP进行请求。
ack:DHCP服务器对收到的request包进行确认。
15、VLAN技术
VPN,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常用打通私网到私网连通的技术,允许A网络的用户通过一个不安全的网络——外网,向另一个私网B建立一个安全的连接。
(1)IPsec VPN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是一种网络层安全协议,用于在IP层上保护数据传输。它通过加密和验证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适用于多种网络互访场景,包括站点到站点和远程访问。IPsec VPN在配置和部署上可能相对复杂,但提供了较高的安全性 。
(2)L2TP VPN
L2TP(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是一种第二层隧道协议,常用于远程访问场景,允许用户通过互联网安全地连接到企业内部网络。L2TP VPN结合了PPTP和L2F的特点,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和多协议传输,但本身不提供加密,常与IPSec结合使用以增强安全性 。
(3)GRE VPN
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是一种封装协议,允许一种网络协议的数据包在另一种协议中传输。GRE VPN适用于跨越异构网络的通信,支持组播路由协议,但本身缺乏安全性,因此经常与IPsec结合使用来提供加密和认证 。
(4)MPLS VPN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VPN结合了MPLS技术和VPN,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通信网络,允许企业使用公共互联网作为传输网络,同时建立私密、安全的VPN通道。MPLS VPN适用于构建宽带的Intranet和Extranet,满足多种业务需求,通过MPLS LDP建立隧道,使用MP-BGP在PE设备间传递路由信息,并利用VRF技术在PE设备上区分不同客户的VPN流量
(5)SSL VPN
SSL VPN使用SSL/TLS协议来加密通过互联网的数据传输,提供安全的远程访问解决方案。与IPsec VPN相比,SSL VPN不需要安装专用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支持SSL的标准浏览器进行连接,实现简便的配置和低成本维护。SSL VPN支持多种用户认证方式,并允许对用户访问内网资源的权限进行精细控制 。
16、讲讲你了解的IPv6?
IPv6的主要特点包括:
-
更大的地址空间:IPv6使用128位地址,相比IPv4的32位地址,提供了21282128个唯一的地址。这足以为地球上每个人分配数十亿个IP地址。
-
简化的头部格式:IPv6的数据包头部格式比IPv4更简单,减少了处理数据包的复杂性,从而提高了路由器的转发效率。
-
内置的安全性:IPv6支持IPsec,这是一种网络层的安全协议,提供了数据加密和认证功能。虽然IPv4也支持IPsec,但IPv6的设计使得安全性更加集成和易于部署。
-
自动配置:IPv6支持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允许设备在没有DHCP服务器的情况下自动配置自己的IP地址。
-
更好的路由效率:由于地址空间的增加,IPv6可以减少路由表的大小,从而提高路由效率。
-
扩展性:IPv6的头部设计允许更容易地添加新的功能和服务,而不需要对协议进行重大修改。
-
移动性支持:IPv6支持移动性,使得移动设备在改变网络连接时可以更容易地保持连接。
-
更少的配置复杂性:由于地址空间的增加,网络设计可以更加简化,减少了子网划分和路由配置的复杂性。
17、文件上传漏洞
(1)概念:
文件上传漏洞是指在Web应用程序中,由于对上传文件的类型、内容或扩展名验证不严格,导致攻击者可以上传恶意文件(如可执行文件、脚本文件等),并通过这些文件获取执行服务器端命令的能力。这种漏洞可能允许攻击者上传WebShell,从而远程控制服务器,导致数据泄露、服务中断等严重安全问题。
(2)文件上传漏洞的主要特点
-
验证机制绕过:攻击者可能会尝试绕过客户端JavaScript验证、服务端MIME类型验证、文件扩展名验证(包括黑名单和白名单)以及服务器文件内容验证(如文件头检查)。
-
攻击方法:攻击者可能会利用各种技术,如%00截断、双重后缀名、条件竞争等,来绕过上传限制。
-
危害:文件上传漏洞可能导致攻击者上传恶意文件,如WebShell,从而获取对服务器的控制权,导致数据泄露、服务中断等问题。
-
防御措施:为了防御文件上传漏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服务器配置:确保上传目录和文件不可执行,避免文件解析漏洞。
- 服务端检查:使用白名单控制上传文件类型,对上传文件的后缀名和MIME Type进行匹配校验,限制文件大小和数量,对文件名进行输入校验。
- 文件存储:上传文件应保存在指定路径下,对上传文件进行随机数重命名,避免文件被覆盖,尽量保存在内容服务器或Web目录外部。
- 图片文件处理:对图片文件进行二次渲染或压缩,以破坏可能包含的恶意代码。
- 日志记录:校验失败后,记录详细的错误日志信息,包括时间、用户、IP、操作内容等。
18、Linux文件管理基础命令
-
ls - 列出目录内容
ls -l
:以长格式列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信息。ls -a
: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以.
开头的文件)。
-
cd - 改变当前目录
cd /path/to/directory
:切换到指定的目录。cd ..
:切换到上一级目录。cd ~
:切换到用户的主目录。
-
pwd -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
-
mkdir - 创建新目录
mkdir newdir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newdir
的新目录。mkdir -p /path/to/newdir
:创建多级目录结构。
-
rmdir - 删除空目录
rmdir directory
:删除指定的空目录。
-
rm - 删除文件或目录
rm file
:删除文件。rm -r directory
:递归删除目录及其内容。rm -f
:强制删除,不提示确认。
-
cp - 复制文件或目录
cp source destination
:将source
文件复制到destination
。cp -r source destination
:递归复制目录。
-
mv - 移动或重命名文件/目录
mv source destination
:将source
移动或重命名到destination
。
-
touch - 创建空文件或更新现有文件的时间戳
touch newfile
:创建一个名为newfile
的空文件。
-
cat - 显示文件内容
cat filename
:显示filename
文件的内容。
-
more 或 less - 分页显示文件内容
more filename
或less filename
:分页显示filename
文件的内容。
-
head - 显示文件的开头部分
head -n 10 filename
:显示filename
文件的前10行。
-
tail - 显示文件的结尾部分
tail -n 10 filename
:显示filename
文件的最后10行。tail -f filename
:实时显示filename
文件的新增内容。
-
grep - 搜索文件内容
grep "pattern" filename
:在filename
文件中搜索包含"pattern"的行。
-
chmod -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chmod 755 filename
:设置filename
文件的权限,使得文件所有者有读、写和执行权限,而组和其他用户有读和执行权限。
-
chown -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
chown user:group filename
:将filename
的所有权更改为指定的用户和组。
-
find - 在目录树中搜索文件
find /path/to/search -name filename
:在指定路径下搜索名为filename
的文件。
-
du - 显示文件或目录的磁盘使用情况
du -sh directory
:显示目录的总磁盘使用情况。
-
df - 显示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df -h
:以易读的格式显示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19、用户常用地址?(即私网地址)
10.x.x.x
172.10.x.x-172.31.x.x
192.168.x.x
20、如果某人突然不能上网,需要排查什么?
(1)检查物理链路
确认电脑网卡状态,检查水晶头、网线质量和网线连接。
(2)查看网络配置
检查本机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设置是否正确。使用ipconfig(Windows)或ifconfig(Linux/Mac)命令查看IP配置 。
(3)测试网络连通性
使用ping命令测试本机IP地址,确认网卡工作正常。
ping网关地址,测试与路由器或网关的连通性。
ping外部公网IP,如ping 8.8.8.8,检查是否能够访问互联网 。
(4)检查DNS服务
使用ping命令测试域名解析,如ping www.baidu.com。如果无法解析,尝试使用nslookup或dig命令检查DNS配置 。
(5)检查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
登录路由器检查WAN口连接状态,确认上级线路没有问题,必要时重启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 。
(6)检查防火墙和安全软件
确保没有防火墙规则或安全软件阻止了网络连接。
(7)检查系统日志
查看系统日志文件,如Windows的事件查看器或Linux的/var/log目录下的日志文件,寻找可能的错误信息或警告 。
(8)网络诊断工具
使用如Wireshark等网络诊断工具捕获网络数据包进行分析 。
(9)联系ISP
如果以上步骤都无法解决问题,可能需要联系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来检查是否存在服务端的问题。
21、 为什么3次连接4次断开?
- 为快速发送数据,需要快速打通连接通道,所以三次建立越快越好;连接通道是双向的,客户端服务端各一个通道,如果另一边数据可能还没发完,单方面断开连接不代表断开连接,所以需要双发各自独立断开操作。
22、HTTP常见状态码
200 OK:表示从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的请求被正常处理并返回成功
301 Moved Permanently:永久性重定向,表示请求的资源被分配了新的URL,之后应使用更改的URL;
302 Found:临时性重定向,表示请求的资源被分配了新的URL,希望本次访问使用新的URL;
400 Bad Request:表示请求报文存在语法错误;
403 Forbidden:服务器拒绝该次访问(访问权限问题)
404 Not Found:表示服务器上无法找到请求的资源(也可以在服务器拒绝请求但不想给拒绝原因
时使用)
500 Inter Server Error:表示服务器在执行请求时发生了错误,也有可能是web应用存在的bug或某些临时的错误时;
503 Server Unavailable:表示服务器暂时处于超负载或正在进行停机维护,无法处理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