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前言:
最近做课程设计需要提交文档,被队友拖着写用例文档,于是便浅浅的学了一下,稍稍的总结一下吧~
二.内容:
1.用例文档: 也叫做用例描述,用例文档是用例建模的核心,主要用于描述用例,采用文字的方式描述用例的执行过程。
2.每一个用例 对应一个用例文档。
3.用例文档需要通俗易懂,需要让开发人员和客户都能看懂。
4.用例文档的组成:用例名、用例编号、执行者、涉众利益、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基本路径、扩展路径、字段列表、业务规则、非功能需求、设计约束。
(1)用例名:要通俗易懂,常使用“动词+名词”的形式。(删除用户信息 | 查看历史订单 | 登录 | 注册)
(2)用例编号:用例的统一规范的编号。(User001 | User002)
(3)执行者:用例的执行者。
(4)涉众利益:关心用例的执行过程和结果,但是不参与用例的执行过程 。
(5)前置条件:用例执行之前系统的状态,必须是系统可以识别的状态。(如:用户已经成功登录)
(6)后置条件:用例执行之后系统的状态,必须是系统可以识别的状态。(如:系统更新用户信息)
(7)基本路径:也叫正常路径/开心路径,是用户最想看到的执行路径。一般用执行者或者系统作为主语来描述基本路径。(如: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 | 系统验证账号和密码是否正确)
(8)扩展路径:也叫异常路径、替换路径。
(9)字段列表:所涉及到数据字段。
(10)业务规则:执行者或者系统在执行操作时需要满足的条件。(如:商品编号不能为空)
(11)非功能需求:描述用例在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如:系统响应时间不能超过20秒)
(12)设计约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待解决的问题。(如:如何高效、快速查询商品)
在实际软件开发中,用例文档必须包含:用例名、用例编号、执行者、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基本路径。其他部分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可有可无。
下面提供一个“注册”的用例文档示例仅供参考:
| 用例名称 | 注册 |
| 用例编号 | User-WOC001 |
| 执行者 | 用户 |
| 涉众利益 | 工作人员:了解用户注册是否能正常执行,系统是否正确录入用户注册信息。 管理员:了解用户注册信息。 |
| 前置条件 | 用户已经进入系统初始页面且还没有在该系统注册身份信息。 |
| 后置条件 | 系统保存用户注册信息,更新用户注册表信息。 |
| 基本路径 |
|
| 扩展路径 | 1a.账号和密码不符合规则
2a.注册失败
|
| 字段列表 | 用户注册信息包括:用户账号、用户密码 |
| 业务规则 |
|
| 非功能需求 | 系统响应时间不能超过5秒。 |
| 设计约束 |
|
本文介绍了用例文档的基本概念及组成部分,包括用例名、用例编号等,并通过注册示例详细解释了如何撰写用例文档。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