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D(扩展显示识别数据,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是显示设备(如显示器、电视)用来告诉视频源设备(如电脑、蓝光播放器等)其支持的分辨率、刷新率、音频格式等功能的标准化数据结构。EDID 1.4 和 EDID 2.0 版本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尤其是在支持的功能、结构和容量等方面。下面我将详细讲解它们的差异,以及各个版本中相关功能所对应的字节位置。
EDID 1.4 和 EDID 2.0 的差异
EDID 1.4 和 EDID 2.0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容量和扩展功能,EDID 2.0 是对 1.4 的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容量增加:
EDID 1.4:EDID 1.4 的数据结构长度为 128 字节。
EDID 2.0:EDID 2.0 增加到 256 字节,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来描述显示设备的能力,特别是对更高分辨率和更复杂的显示特性的支持。
2.分辨率和刷新率支持:
EDID 1.4:最大支持到 1920x1200 的分辨率,虽然它也可以支持一些更高的分辨率,但通常需要通过扩展块来支持更复杂的分辨率。
EDID 2.0:支持更高的分辨率,比如 4K(3840x2160)、8K(7680x4320)以及更高的显示特性,且支持高刷新率(如 120Hz、144Hz)和 HDR(高动态范围)。
3.音频支持:
EDID 1.4:支持最多 8 个音频通道(8-channel audio),但不支持高级音频格式(如 Dolby TrueHD、DTS-HD)。
EDID 2.0:支持更多的音频格式,包括高分辨率音频格式如 Dolby TrueHD 和 DTS-HD 等,此外还支持更高的音频通道数。
4.HDR(高动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