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动态路由协议基础篇—RIPV1与V2的比较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课程的学习,掌握RIPV1与RIPV2组网的区别,掌握RIPV2支持链路认证的配置方法,学会分析RIP组网的优缺点,掌握RIP路由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后续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实验环境

本实验中路由器全部使用Router,不要使用其他型号,如果遇到AR系列,请替换为Route设备。

 

实验原理
       

        通过配置RIPV1实验,宣告R1的loopback 1接口和R3的loopback1接口,由于RIPV1不携带子网掩码字段,不支持取消自动汇总,会发现在R2的路由表中发现有一条去往172.168.0.0/16负载分担的假象路由,这一现象及其引起的问题可以通过RIPV2来解决。


实验步骤


1.配置相关的IP地址


在路由器上修改设备名称
在路由器上配置相关的IP地址
在路由器上进行配置检查

R1设备配置如图所示:

 

R1配置检查如图所示:
  

 

其他设备配置如图所示:(略)
   分析:环回接口的作用:可以模拟一个网段,一般可以用作测试。


2.在设备上配置RIPV1路由协议。

并且宣告相应的网段,但是R1和R3的loopback1暂不宣告。
在设备上运行RIPV1,并将相应的网段进行宣告
在设备上查看全局路由表,并且进行连通性测试

R1设备配置如图所示:

 

R2设备配置如图所示:

 

R3设备配置如图所示:

 

在R1上查看路由表,如图所示:

 

在R2上查看路由表,如图所示:

 

在R3上查看路由表,如图所示:

 

3.在R1和R3上宣告自己的loopback1接口所在的网段并且查看路由表

在设备上宣告相应的网段
在R2设备上查看路由表

R1设备配置如图所示:

 

R3设备配置如图所示:

 

R2设备上查看路由表,结果如图所示:

 

R2设备上使用ping命令检测与R1/R3的loopback1接口的连通性,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我们会发现R2上呈现了假的负载分担形式的路由,实际上我们去ping 172网段不能实现完全的通信,故而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RIPV2来解决。


4.在设备上配置RIPV2,并将相应的网段进行宣告

在设备上undo掉RIPV1的进程,运行RIPV2的进程并宣告相应的网段
在R2上查看路由表并使用ping命令检查连通性

在R1上配置如图所示:

 

在R2上配置如图所示:

 

 

在R3上配置如图所示:

 

在R2上查看全局路由表,结果如图所示:

 

在R2上使用ping命令检测R1/R3的loopback 0接口所在网段的连通性,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完毕!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可以看到由于RIPV1不携带子网掩码且不能取消自动汇总,所以我们会在本次试验中出现负载均衡的”假象“,这种假象会导致我们网路连通性故障,故而我们需要使用RIPV2解决这个问题,强烈建议大家在配置RIPV2时一定要取消自动汇总,不然可能会在一些场景下出现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