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984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因特网协议规范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开放式互连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所谓开放系统互连,即遵循OSI标准的系统,只要物理上连接起来,就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使系统具有开放性。

与“开放性”相对的,就是当时以IBM(Internation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SNA(IBM Systems Network Architecture,IBM系统网络体系结构)为代表的其他网络体系结构。它们主要用于公司内部的网络连接,比较“内向”,无法实现不同厂家网络产品之间的互连。

OSI/RM模型结构:

  • 应用层 Application
  • 表示层 Presentation
  • 会话层 Session
  • 传输层 Transport
  • 网络层  Network
  •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 物理层 Physical (最底层,也是第一层

 同一系统的各层次之间通过接口联系。相邻的两层之间,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一、物理层

物理层并非物理媒体本身,而是开放系统中利用物理媒体实现物理连接的功能描述和执行连接的规程。负责传输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比特流。

功能:

  • 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从数据链路层接收数据,并按规定形式的信号和格式将数据发送出去
  • 向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把比特流还原为数据链路层可以理解的格式)

 二、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用于建立、维持和拆除链路连接,实现无差错数据传输的功能。在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链路上,保证信息的可靠传递。负责将物理层提供的二进制数据封装成帧。

帧:包含信息频率、位同步、源地址、目标地址以及其他控制信息的数据包

功能:

  • 传输管理:为网络层提供低出错率、高可靠性的数据链路
  • 流量控制:协调主机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率

三、网络层 

网络层规定了网络连接的建立、维持和拆除的协议,利用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相邻节点间的无差错数据传输功能,通过路由选择和中继功能,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连接。 负责路由寻址和广播。

功能:

  • 路由选择与中断
  • 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
  • 控制流量,以防网络过于拥挤
  • 建立和撤销网络连接
  • 根据传输层的要求来选择服务 

四、传输层 

控制开放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对经过下三层之后仍然存在的传输差错进行恢复。负责建立一个可靠的端到端的链接,包括数据核对和初步整理。

功能:

  • 建立、维护和撤销传输连接——端对端的连接
  • 控制流量,差错控制(使高层收到的数据几乎完整无差错)
  • 选择合适的网络层服务以实现其功能
  • 提供数据的编号、排序、拼接以及重同步功能 

五、会话层 

负责建立维护拆除会话,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数据传输的“中间商”角色,负责数据传输的“售后服务”。
功能:

  • 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
  • 管理会话
  • 同步数据

注意:传输层和会话层一般结合使用

六、表示层 

表示数据形式,完成对传输数据的转化。

功能:

  • 代表应用层协商数据表示
  • 完成对传输数据的转化,如格式化、加/解密、压缩/解压 

七、应用层 

所有应用程序的网络在此展开,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功能:

  • 提供OSI用户服务,如事务处理、文件传输、数据检索、网络管理、加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混沌浮世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