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读薄 _ 《设计模式之美》规范与重构,android游戏sdk开发

}
return isNull;
}
}

// 测试用例类
public class TextTest {
public void testToNumber() {
Assert.assertEquals(123, new Text(“123”).toInt());
}

public void testToNumber_nullOrEmpty() {
Assert.assertNull(null);
Assert.assertNull(new Text("").toInt());
}

public void testToNumber_containsSpace() {
Assert.assertEquals(123, new Text(" 123").toInt());
Assert.assertEquals(123, new Text(" 123 ").toInt());
Assert.assertEquals(123, new Text("123 ").toInt());
Assert.assertEquals(123, new Text("1 23 ").toInt());
Assert.assertEquals(123, new Text("1 2 3 “).toInt());
Assert.assertEquals(123, new Text(” 1 2 3 ").toInt());
}

public void testToNumber_containsInvalidCharacters() {
Assert.assertNull(new Text(“123a”).toInt());
Assert.assertNull(new Text(“1*23”).toInt());
Assert.assertNull(new Text(“abc”).toInt());
}

public void testToNumber_large() {
Assert.assertEquals(Integer.MAX_VALUE, new Text("" + Integer.MAX_VALUE).toInt());
}
}

// 运行用例类
public class TestCaseRunn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xtTest test = new TextTest();
test.testToNumber();
test.testToNumber_nullOrEmpty();
test.testToNumber_containsSpace();
test.testToNumber_containsInvalidCharacters();
test.testToNumber_large();
}
}

测试结果如下:

从上面的示例我们可以总结出:写单元测试就是针对代码设计覆盖各种输入、异常、边界条件的测试用例,用将用例翻译成代码的过程。

另外,翻译代码时,可利用单元测试框架(如JUnit、TESTNGINX、Spring Test等) 来简化测试代码的额编写。


③ 为什么要写单元测试

  • 帮你发现代码中的BUG (节省fix低级bug的时间,写出Bug Free代码是判断工程师编码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 帮你发现代码设计上的问题 (代码的可测试性是评判代码质量的重要标准,难写单元测试一般说明代码设计可能有问题);
  • 单元测试是对集成测试的有力补充 (复杂
    系统,集成测试也无法覆盖得很全面);
  • 写单元测试的过程本身就是代码重构的过程
  • 阅读单元测试能帮助你快速熟悉代码(单元测试案例实际上就是用户案例,反映了代码的功能及使用,在没有文档或注释的情况下,它可以起替代性作用,借助单元测试案例,无需深入阅读代码,即可了解代码实现了什么功能);
  • 单元测试是TDD可落地执行的改进方案 (Test Driven Development,测试驱动开发,测试用例优于代码编写);

④ 编写单元测试的经验总结

写单元测试真的是件耗时的事吗

代码量多,写的过程繁琐,但并不是很耗时,因为不用考虑太多代码设计上的问题,大部分是cv操作。

对单元测试的代码质量有什么要求吗

单元测试毕竟不会在生产环境运行,类的测试代码都相对独立,代码质量要求可以放低些,命名不是很规范、代码重复有些重复,也是可以的。

单元测试只要覆盖率高就够了吗

测试覆盖率是比较容易量化的指标,常常作为单元测试写得好坏的评判标准。有很多现成的工具专门用来做覆盖率统计(如JaCoCo、Cobertura等)。覆盖率的计算方式也有很多种,最简单的语句覆盖、稍微高级点的:条件覆盖、判定覆盖、路径覆盖。

盲目追求高覆盖率是不可取的,更重要的是看测试用例是否覆盖了所有可能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边界条件。

过度关注覆盖率会导致开发人员为了提高覆盖率,写了很多没必要的测试代码(如get、set)。从过往经验来讲,一个项目的单元测试覆盖率在60~70%即可上线,当然如果项目对代码质量要求严格,亦可适当提高覆盖率要求。

写单元测试需要了解代码的实现逻辑吗

不需要,单元测试只关心被测函数实现了什么功能,切不可为了追求覆盖率,逐行阅读代码,然后针对实现逻辑编写单元测试。

如何选择单元测试框架

团队内部统一即可,自己写的代码用已选定的单元测试框架无法测试,多半是代码写的不够好,可测试性差,这个时候要重构自己的代码,使其更易测试,而不是找另一个更加高级的单元测试框架。

单元测试为何难落地执行

  • 写单元测试本身较繁琐,技术挑战不大,很多程序员不愿意去写;
  • 国内研发比较偏向"快、糙、猛",容易因为开发进度紧,导致单元测试执行的虎头蛇尾;
  • 团队成员没有建立对单元测试的正确认识,觉得可有可无,单靠督促很难执行得很好;

0x3、代码的可测试性

代码的可测试性,粗略地讲就是:针对代码编写单元测试的难易程度,对于一段代码很难为其编写单元测试,或者写起来很费劲,需要依赖单元测试框架中很高级的特性,那么往往意味着代码设计不够合理,代码的可测试性不高。

如果代码中依赖了外部系统或不可控组件(如数据库、网络通信、文件系统等),就需要将被测代码与外部系统解依赖,这种解依赖的方法称作 “Mock”,即用一个 “假” 的服务替代真正的服务,Mock服务在我们的控制下,模拟输出我们想要的数据。Mock方式又分两种,手动和使用框架Mock。

常见的测试不友好的代码有这几种

  • 代码中包含未决行为逻辑 (输入随机或不确定,如时间、随机数相关代码,应将其抽取到到方法中,方便测试替换)
  • 滥用可变全局变量 (测试用例可能相互影响);
  • 滥用静态方法 (同上,还有静态方法可能不好Mock)
  • 使用复杂的继承关系 (父类需要mock某个依赖对象才能进行单元测试,所有子类都要mock这个依赖对象);
  • 高度耦合的代码 (一个类要依赖十几个外部对象才能完成工作,单元测试时可能要mock这十几个依赖的对象);

0x4、如何通过封装、抽象、模块化、中间层等解耦代码

① 解耦为何如此重要?

  • 重构 是保证 代码质量 不至于腐化到无可救药的有效手段;
  • 解耦 则是对代码重构,保证代码不至于 复杂 到无法控制的有效手段;

“高内聚、低耦合” 的特性可以让我们聚焦在某一模块或类中,而不需要了解太多其他模块或类的代码,让焦点不过于分散,降低阅读和修改代码的难度。依赖关系简单,耦合小,修改代码也不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代码改动集中,引入bug的风险也少了,而且可测试性更佳,容易Mock或只需Mock少量外部依赖。

② 如何判断代码是否需要解耦

除了看改代码会不会牵一发动全身外,还可以把 模块间、类与类间的依赖关系画出来,根据依赖关系图的复杂性来判断是否需要解耦重构。如果依赖关系复杂混乱,那从代码结构上讲,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肯定不是太好。

③ 如何给代码解耦?

  • 封装与抽象 (隐藏复杂性,隔离变化,对外提供稳定易用接口);
  • 中间层 (简化模块或类之间的依赖关系);
  • 模块化 (模块只提供封装了内部实现细节的借口给其它模块使用,以此减少不同模块间的耦合度);
  • 其他设计思想和原则 (单一职责、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依赖注入、多用组合少用继承,迪米特法则);

0x5、最快速改善代码质量的20条编程规范

① 命名

  • 命名长短 → 以能 准确达意 为目标,在能达意的情况下越短越好,默认或大家都熟知的词,推荐用缩写;
  • 利用上下文简写命名 → 作用域较小的临时变量、借助类这个上下文成员变量和函数参数,可以简化命名(如User类中的name);
  • 命名要可读、可搜索 → 不要用生僻、难发音的单词来命名,统一命名习惯(如都用selectXXX表查询,你就不要用queryXXX);
  • 接口和抽象类命名 → 接口前缀加"I" 或后缀加Impl,抽象类加或不加前缀Abstract,选择哪种命名方式都可以,但是要在项目里统一!

② 注释

注释到底该写什么?(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代码示例如下:

/**

  • (what) Bean factory to create beans.
  • (why) The class likes Spring IOC framework, but is more lightweight.
  • (how) Create object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sequentially:
  • user specified object > SPI > configuration > default object.
    */
    public class BeansFactory {
    // …
    }

尽管做什么、怎么做可以从代码中体现出来,但是还是建议在注释中写明,原因如下:

  • 注释比代码承载的信息更多 → 类包含信息较多,简单的命名可能不够详尽,在注释中写明做什么更便于阅读;
  • 注释起到总结性、文档的作用 → 让阅读代码的人通过注释就能大概理解代码的实现思路;
  • 一些总结性注释能让代码结构更清晰 → 逻辑较复杂、较长又不好提炼拆分的函数,借助总结性注释让代码结构更清晰;

当然,不是注释写得越多就越好,太多意味着代码写得不够刻度,而且会对代码本身的阅读造成干扰,后面维护成本也较高。

一般来说:类和函数一定要写注释,且尽可能全面、详细,而函数内部的注释要相对少一些,一般都是靠好的明明、提炼函数、解释性变量、总结性注释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③ 代码风格 (团队/项目统一)

类、函数多大才合适

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值,一个间接的判断标准:当一个类代码读起来让你感觉头大、找个函数找半天、用一个小功能就要引入整个类(类中包含很多无关此功能的实现函数)时,就说明类的函数过多了。

一行代码多长最合适

一行代码最长不能超过IDE显示的宽度,滚动鼠标才能查看一行的完整代码,显然不利于代码的阅读。

善用空行分割单元块

对于较长、又不方便抽取成小函数的函数,除了用总结性注释分隔外,还可以用空行来分割代码块。除此之外,类成员与函数间、静态成员变量和普通成员变量间、各函数间等,都可以通过添加空行的方式让其界限更加明确。

四格缩进还是两格缩进

都可以,但项目内要统一,建议不要使用Tab缩进,因为不同IDE的Tab缩进显示宽度不同,要用也行,要统一配置好!

大括号是否要另起一行

都可以,推荐括号与语句同一行,这样可以节省代码行数,另起一行也行,左右括号垂直对齐,可以方便的看到哪些代码属于哪个代码块,各有千秋,还是那句话项目统一。

类中成员的排列顺序

建议:类所属包名 → import引入的依赖类(字母序从小到大排列) → 成员变量 → 函数,变量和函数间都是按照先静态后普通,作用域范围从大到小排列。实际上,还有种排列习惯,就是将有调用关系的函数放到一块。


④ 编程技巧

将代码分割成更小的单元块

当代码逻辑较复杂时,才建议提炼类或函数,如果提炼出的函数只包含两三行代码,阅读代码时还得跳过去看,反而增加了阅读成本。

避免函数参数过多

参数大于等于5个时,会影响到代码的可行,用起来也不方便,先考虑是否职责单一拆解,或者将函数的参数封装成对象传递。

勿用函数参数来控制逻辑

不要在函数中使用boolean类型的标识来控制内部逻辑,ture走这块逻辑,false走另一块,这违背了单一职责和接口隔离原则,建议拆成两个函数。还有一种判断参数是否为null控制逻辑的情况,同样建议拆解。

函数设计要职责单一

函数设置将更要满足单一职责原则,能多单一就多单一。

移除过深的嵌套层次

过深的嵌套本身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嵌套超两层就要思考是否能减少嵌套,几种解决思路:去掉多余的if或 else语句使用编程语言提供的continue、break、return关键字提前退出嵌套调整执行顺序将部分逻辑封装成函数调用多态 等。

学会使用解释性变量

常量取代魔法数字使用解释性变量来解释复杂表达式,示例如下:

移除过深的嵌套层次

过深的嵌套本身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嵌套超两层就要思考是否能减少嵌套,几种解决思路:去掉多余的if或 else语句使用编程语言提供的continue、break、return关键字提前退出嵌套调整执行顺序将部分逻辑封装成函数调用多态 等。

学会使用解释性变量

常量取代魔法数字使用解释性变量来解释复杂表达式,示例如下: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