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园林题库软件(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园林工程:对组成园林的如地形、山石、水体、道路、植物和建筑按照一定原理、方法和功能要求进行加工的工程。

2.园林用地竖向设计: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水平方向的布置处理。

3.土方工程:在建筑区域与地形改造和整理相关的设计及施工过程。

4.土壤的容重:单位体积内天然状态下的土壤重量,重量为kg/m3

5.土壤安息角(土壤自然倾斜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用α表示

6.土壤可松性:土壤经挖掘后,其原有紧密结构遭到破坏,土体松散而体积面积增加的性质。

7.平整标高(计划标高):基于某一水准面之上而表面崎岖不平的土体,经平整后使其表面成为水平的,平整后的这块土体的高度。

8.零点:不挖不填的点。

9.零点线:零点的连线。

10.用水量标准:国家根据各地区城镇的性质,生活水平和习惯,气候一级生产力方式等不同方式制定的各个用水点所需用水量。

11.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对平均日用水量的比

12.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对平均时用水量的比

13.经济流速:既不浪费管材,增大投资,又不致使水头损失过大的流速。

14.水头:水力学上将水柱高度称为水头

15.水头损失:水在管中流动,水和管壁发生摩擦,克服这些摩擦而损失的势能。

16.管道流量:又叫流量,单位时间内水流流过某个管道的量。

17.谷方:为了方式大径流对地面冲刷而在汇水线上布置一些达到降低其流速的山石。

18.挡水石:为了减少冲刷,在台阶两侧或陡坡处置石挡水,这些置石就是挡水石。

19.护土筋:沿山石两侧陡坡或边沟地纵较陡的地段成行埋置土中的砖或其它砖材。

20.管道比阻:每一米或每千米管道的阻力。

21.铺盖:位于上游和闸底相接的不透水层

22.护坦:下游与闸底相连接的不透水层,作用是减少闸底河床的冲刷和渗透

23.驳岸:水体与土体相连接处为防止陆地被淹或水岸坍塌而扩大水面而建造的垂直结构工程

24.海漫:向下游和护坦相连接的透水层

25.护坡:水体与土体相接处的缓坡结构工程

26.水位:水体上表面的高程

27.沉褥:是用树木干枝编成的柴排,在柴排上加载块石使下沉到坡岸水下的地表

28.挡土墙:在土坡外侧修建人工挡土墙维持土坡稳定,用以支持并防止土坡倾塌的工程结构体

29.园路平曲线:当道路的一段直线转到另一条直线时,其转角的连接部分均采用圆弧形曲线。

30.园路竖曲线:一条道路总是上下起伏的,在起伏转折的地方,由一条圆弧连接,圆弧是竖向的。

31.弯道超高: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产生离心力,为了防止车辆的外侧滑移,抵消离心力的作用,把道路的外侧抬高的现象。

32.礓石察:在坡度较大的地段上,一般坡度超过15%时,本应设台阶,但为了通行车辆,将斜面做成锯齿形坡道。

33.啃边:雨水是侵蚀和车辆行驶对路两边缘的啃食作用使之毁坏,并从边缘向中心发展的破坏现象。

34.翻浆:在季节性冰冻地区,春季冻土融化,土基变成温软的橡皮状,如果车辆通过时,路面下陷,临近部分隆起,并将泥土从裂缝中挤出来,使路面破坏的现象。

35.假山: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造景的山水景物的通称。

36.置石:以山石为材料做独立状或附属状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或布局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37.拉底:就是在基础上铺置最底层的自然山石,术语称为拉底。

一.土方工程

1、竖向设计常用方法 等高线法  断面法  模型法  色彩法  阴影法

2、常用土方计算的方法有 用求体积公式估算  、 断面法  方格网法  等高面法

3、园林工程的特点具有  技术性  工程性  生态性  、 艺术性  生物性

4、边坡坡度1 : 3的边坡,也可叫做坡度系数M =  3 的边坡。

5、用求体积公式算的优点是 简便 ,缺点是 精度较差 ,适用于总体规划阶段的 方案阶段

6、断面法:内容是 用多个断面表示原有地形和设计地形的方法  ,适用于 带状地形单体,基本公式为 V=(S1+S2)*L/2

7、等高面法是  严等高线取断面 ,计算公式为 V+(S1+S2)h/2+(S2+S3)H/2…(Sn-1+ Sn)2+(Sn*h)/3 ,适用于 大面积的自然山水地形 单体

8、方格法计算程序为  打网格  标高点  选用适当公式 ,适用于 平整草地,缓坡地形 单体。

9、插入法求某点高程的基本公式—— Hx=Ha±(X*h)/2 ,其中h为高等差 ;Ha为 位于等高线的高程 Hx为相邻等高线之间某点高程 ;X为角点至低边等高线的距离 ,L为相邻等高线间的最小距离 。

10、零点线上各点高程(否) 相等,平整标高线上各点高程(是)相等。

11、施工标高=原地形标高-设计标高 。

12、土方调配图内容包括 各区的土方盈缺情况  土方的调拨量  调拨方向和距离

13、土壤的主要工程性质 容量  自然倾斜角  含水量  相对密实度  土壤的可松性

14、土壤压实过程应注意 压实工作必须分层进行 , 注意均匀  压实松土时夯土工具应先轻后重  夯实工作应自边缘开始逐渐向中间收拢 。

15、在填方工程中,机械压实土壤密实可达 95% ,人力压实为 87%

二.给排水工程

1、 园林用水种类 生活用水、养护用水、造景用水、消防用水。

2、园林水源种类 地表水和地下水。

3、1公斤/cm2水压= 10米水柱高 。

4、给水管段所需水压H=H1+H2+H3+H4的含义: H1:引水点与用水点的地面高程差;H2:用水点与建筑进水管的高程差;H3:用水点所需工作水头;H4: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8、园林排水方式 地面排水、沟渠排水、管道排水、三者综合排水。

9、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应从竖向设计、工程措施、利用地被植物、埋管排水等方面考虑。

10、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的工程措施 谷方、挡水石、护土筋、出水口。

11、雨水管最小覆土深度不小于 0.7   米。

12、道路边沟最小坡度不小于0.002。

13、雨水管最小管径不小于300毫米。

14、给水管网基本布置形式有树枝式、环状式和混合式。

15、雨水管渠设计的一般规定有 最小覆土深度、最小坡度、最小容许流速、最小管径及沟渠尺度、最小设计流速。

三.水景工程

1、城市水体的功能:排洪蓄水 组织航运 发展水产业 调节小气候 美化市容 作为水上活动和游览场所

2、园林水体作为城市水体的组成部分在建设时应了解:河湖的主要功能和等级划分 河湖的近期和远期规划水位 河湖在城市水系中的任务 在城市水系的平面位置代表性断面和高程 水工构筑物的位置规格和要求

3、河湖规划常用水文数据:水位 流速 流量

4、驳岸按破坏主要因素不同分:湖水以下地基部分 常水位至湖底部分 常水位至高水位之间的部分 不受淹没的部分。

5、驳岸基础部分破坏主要因素:浮托力影响 纵向不均匀沉陷 冰冻部分的冻胀力。

6、驳岸常水位以下部分破坏因素有:湖水浸渗 冻胀力 常水位至最高水位间易受:冲刷破坏。

7、最高水位线以上不淹部分破坏原因:浪击 日晒 风化剥蚀 超重荷载 地面水冲刷等。

8、水池设计包括:平面设计 立面设计 剖面设计 管线设计等项。

9、水景类型:跌水系 喷水系 静水系 流动水系。

10、园林排水中,暗沟的布置形式有:自然式 截留式 篦式 耙式四种形式。

11、园林中挡土墙的常见横断面形式:直立式 倾斜式 台阶式。

12、在喷泉设计中,损失扬程一般取净扬程的10%~30%

13、在水力计算中,小管径Dg100~400mm时,经济流速取0.6~1.0m\s

14、在水力计算中,大管径Dg>400mm时,经济流速取1.0~1.4 m\s

15、在水压计算中,1kPa≈0.1mH2O

16、喷泉水下灯一般布置在水面下5~10厘米处。

四.园路工程

1.园路的作用:组织空间,引导游览,组织交通,构成园景

2.园路的类型:路堑型,路基型,特殊型

3.特殊园路类型包括:步石,汀步,蹬道,攀梯

4.园路路面因材料不同分: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碎料路面,简易路面

5.路面圆曲线设计主要内容:平面线形设计,平曲线半径的选择,曲线的加宽

6.园路的曲折迂回,在平曲线上的变化取决于:造景和交通

7.园路的纵断面线形设计取决于:安全行驶坡度,转弯半径,路面的摩擦系数

8.公园一般路面应有8%的纵坡和1%—4%横坡,当公园步游道坡度超过 15度时应修台阶。

9.园路的横向结构:道牙,路面,边沟,树池

10.园路的竖向结构:面层,基层,结合层,垫层

11.园路的附属工程:道牙,明沟,雨水井,台阶,礓石察,蹬道,种植池

12.道路常见病:裂缝与凹陷,啃边,翻浆

13.园路结构设计应注意问题:就地取材,薄面强基,稳基土

14.园路结合层常见种类:白灰干砂、净干砂、混合砂浆。

15.园路施工步骤:放线、准备路槽、铺筑基层、结合层的铺筑、面层的铺筑、道牙。

16.残疾人使用的园路:每逢转弯处,应设不小于1.8米的休息平台。

17.当残疾人道路一侧为陡坡时,应设 10  厘米高以上的挡石

五.假山工程

1、园林假山种类 土山、石山、土石相间的山。

2、以石为主置石形式特置、对置、散置、群置、石玩器设。

3、与建筑结合的山石布置形式 山石踏跺和蹲配、抱角和镶隅、回廊转折的廊间山石小品、粉壁置石、尺幅窗和“无心画”、云梯等。

4、与植物结合的山石布置形式 山石花台、岩石园。

5、假山的基本结构 基础、中层、收顶。

6、假山常用石材 太湖石、黄石、青石、石笋、房山石、宣石等。

7、列举我国园林中名石(5种) 玉玲珑、绉云峰、瑞云峰、冠云峰、青芝岫。

8、修筑假山时,常用的结构设施 平稳和填充设施、铁活加固设施、勾缝和胶结等。

9、假山洞结构形式梁柱式、挑梁式、券拱式。

10、假山的三远 深远、高远、平远。

11、水的三远 阔远、迷远、幽远。

12、山石结体基本形式(十字诀) 安、连、接、斗、挎、拼、悬、剑、卡、垂 。

1、土壤工程性质对土方工程的影响:

土壤容量越大挖掘越难,土方工程的边坡坡度受安息角的影响,土壤含水量越小,土壤过于坚实,不宜挖掘;含水量大土壤泥泞,不利施工。

2、简述等高线的性质。

一,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所有点,其高程都相等,二,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四,等高线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情况,五,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

  1. 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

一,地形设计,二,园路广场桥涵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三,建筑和其他园林小品,四,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五,排水设计六,管道综合

  1. 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的工程措施:

谷方、挡水石、护土筋、出水石。

5.、雨水灌渠设计步骤。

①了解一般规定②雨水管渠的计算③做雨水管道布置草图④求单位面积径流量⑤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⑥绘制雨水干管平面图⑦绘制雨水干管剖面图⑧做该管道系统排水构筑物的构造图

6、园林管线综合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1)地下管线的布置一般按管线的埋深由浅至深布置,常用顺序如下:a建筑基础b电讯电缆c电力电缆d热力管道f给水管g雨水管道h污水管道i路缘(2)管道的竖向综合应根据小管让大管,又压让自流管,临时管让永久管,新建管让已建管(3)管线平面应做到管线段,转弯小减少与道路及其它管线的交叉,并与主要建筑物和道路的中心线平行或垂直铺设;(4)干管应靠近主要使用单位和连接支管较多的一侧铺设(5)地下管线一般布置在道路以外,但检修较少的管线也可布置在道路下面(6)雨水管应尽量布置在路边,带消防栓的给水管也应沿路铺设。

7、选定水闸位置时注意事项:

(1)闸孔轴线与水流方向相顺应,是水流通过时顺畅无阻(2)避免在水流急转弯处设闸(3)选择质地均匀承载力大致相同的地段

8、破坏驳岸的主要因素。

a湖底地基部分的荷载强度,冻胀力 浮托力 纵向不均匀塌陷。b常水位之湖底部分的湖水浸渗和湖面冰冻c常水位至最高水位部分的周期性淹没冲蚀d最高水位以上部分的浪击 日晒 风化剥蚀 超重荷载 地面水冲刷 驳岸下部被破坏也会引起上部被破坏

9、在湖池工程中,沉褥的作用及制作。

作用a保护驳岸下部b减少不均匀沉陷c可作为平缓岸坡自然山石驳岸的基底;制作:沉蓐宽度视冲刷程度而定,一般为2m,柴排的厚度为30~75cm。块石层的厚度为柴排厚度的2倍沉辱上缘即块石顶应设在低水位以下,沉辱可用柳树类枝条或一般条柴编成方格网状,交叉点中心间距为30~60cm。条柴交叉处用细柔的藤皮,枝条或涂焦油的绳子扎结,也可用其他方式固定。

10、编柳抛石护坡工程的施工与特点。

施工:a采用新截取的柳条成十字交叉编织。柳条空格内抛填厚20~40cm厚的块石,b块石下设10~20cm厚的砾石层c编柳时在岸坡上用铁钳开间距为30~40cm深度为50~80cm的孔洞 特点:保护性强

11、铺石护坡工程。

a整理岸坡,选用18~25cm直径的块石,最好是长宽比例为1:2的长方石料b在块石下面设倒滤层垫底,并在护坡脚设挡板c在水流速不大的情况下,块石可设在砂层或砾石层上d在不冻土地区的园林浅水缓坡岸,若风浪不大,则只要做单层块石护坡

12、为维持挡土墙正常使用,应如何正确处理周围排水。

a墙后土坡排水,截水明沟,地下排水网;b地面封闭处理c泄水孔d暗沟

13、园路设计的准备工作

答:1、实地勘察:1了解基地现场的地形和地貌情况;2了解基地的土壤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地表积水;3了解基地内原有建筑物、道路、河流及植物种植情况;4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5了解园外道路的宽度。2涉及的有关资料:1公园的原地形图;2公园设计图;3搜集水文、地质的勘测资料及现场勘察的补充资料。

14、园路的纵断面线形设计

答:1园路纵断面的设计要求:1园路一般根据造景的需要,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2在满足造园艺术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利用原地形,保证路基的稳定,并减少土方量;3园路与相连的城市道路在高程上应有合理的衔接;4园路应配合组织园内地面水的排除,并与各种地下管线密切配合,共同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2 、园路的纵横坡度3、竖曲线;4、弯道或超高

15、园路路面各层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答:1面层:路面最上面的一层,它直接承受人流、车辆和大气因素如烈日、严冬、风、雨、雪等的破坏。面层设计时要坚固、平稳、耐磨耗、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少尘埃、便于清洁。2 基层:一般在土基之上,起承重作用。一般用碎石、灰土或各种工业废渣等筑成。3 结合层:在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为了结合找平层而设置的一层。一般用3—5厘米的粗砂、水泥砂浆或白灰土砂浆即可。4垫层:在路基排水不良或冻胀、翻浆的路线上,为了排水、隔温、防冻的需要,用煤渣土、石灰土等筑成。

16、道路常见病害及原因

答:1、裂缝和凹陷:基土过于湿软或基层厚度不够,强度不足;2啃边:基土与路肩结合不够紧密、结实,也没有一定的坡度;3翻浆:在季节性冰冻地区,春季冻土融化,土基变成温软的橡皮状,如果车辆通过时,路面下陷,邻近部分隆起,并将泥土从裂缝中挤出来,使路面破坏的现象。

17礓石察在园林中作用及设计要求

答:用砌成的锯齿形斜面的升降坡道。又叫慢道路,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18、园路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1、就地取材:在晕啊路修建设计时,应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建筑和工业废渣;2、薄面 强基 稳基土:为了节省水泥、石板等建筑材料,降低成本。

19、园路常见结合层的比较:

答:1、白灰干砂:施工操作简单,遇水后自动凝结;2、净干砂:施工简单,造价低,经常遇水会使砂子流失,造成结合层不平;3、混合砂浆:有由水泥、白灰、砂组成,整体性好,强度高,粘结力强,造价较高。

20、园路基层的选择:

答:1、在冰冻严重、基土坚实、排水良好的地区,在铺装游步道时,只要把路稍微平整就可以铺砖修路,2、灰土基础:有一定比例的白灰和土拌和后压实而成。3、集中隔温材料比较: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地下水位高时,为了防止发生道路翻浆,基础应选用隔温性较好的材料。

21、园路路面的特殊要求

答:1:园路路面应具有装饰性,或称地面景观作用,它以多种多样的形态、花纹来衬托景色、美化环境。2、园路路面应由柔和的色彩和光彩,减少反光、刺眼的感觉、3、;路面应与地形,植物,山石等配合

22、园路的平面线形设计

答:1、重点风景区的游览大道即大型园林的主干道的路面宽度,应考虑能通行卡车、大型客车。不宜超过6米。2、公园主干道,由于园务交通的需要,应该能通行卡车。对重点文物保护区的主要建筑物四周的道路,应能通行消防车,一般为3.5米。3游步道一般为1-2.5米,小径也可小于1米。由于游览需要,可灵活些

23、假山与置石的区别

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造景的山水景物的通称。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做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或布局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假山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使人有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置石则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体量小而分散。

24、假山与置石的功能作用、

假山的功能作用: 一、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 二、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 三、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和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 四、用山石做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 五、作为室内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

置石的功能作用: 一、与园林建筑结合的山石布置(山石踏跺和蹲配,抱角和镶隅,粉壁置石,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尺幅窗”和“无心画”,云梯) 二、与植物相结合的山石布置。

25、特置石施工与设计

特置山石在工程结构方面要求稳定和耐久,关键是掌握山石的重心线,使山石本身重心平衡。我国传统做法是用石凖头稳定。凖头一般不用很长,大致十几厘米到二十几厘米;但凖头要求争取比较大的直径,周围石边留有3厘米左右。石凖头必须正好在重心线上。基磐上的凖眼比石凖的直径略大一点。但应该比石凖头的长度要深一些。吊装山石之前,只须在石凖眼中灌少量粘合材料,待石凖插入时,粘合材料便自然地充满空隙的地方。

26、山石布置的形式及注意事项

特置:应选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的;对置:掌握平衡,理之无失;散置:有聚有散,有断有序,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群置:空间要大;山石器设:要方便游人。

27、与园林建筑结合的山石布置

与园林建筑结合的山石布置就是用山石来陪衬建筑的做法。用少量的山石在合宜的部位装点建筑就仿佛把建筑建在自然的山岩上一样的效果。所置山石模拟自然裸露的山岩,建筑则依岩而建。因此山石在这里所表现的实际是大山之一隅,可以适当运用局部夸张的手法。其目的仍然是减少人工的气氛,增添自然的气氛。

28、与植物相结合的山石布置

与植物相结合的山石布置是山石花台,

一方面,a花台的个体轮廓要有曲折进出的变化b花台的立面轮廓要有起伏的变化c花台的纵剖面和细部要有虚实伸缩蕴藏的变化

另一方面,a花台为观赏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变化,提高了花卉高度,以免俯身观赏b庭院中心游览路线与山石花台相结合c山石花台的个体形态与随机应变

29、假山工程中如何创造三远变化效果

假山在处理三远变化时,高远、平远比较易工而深远做起来却不是很容易。它要求在游览路线上能给人山体层层身深厚的观感。这就需要统一考虑山体的组合和游览路线开辟两个方面。

30、简述假山的层次结构

一、立基——假山的基础  二、拉底——在基础上铺置最底层的自然山石  三、中层——底石以上,顶层以下的部分 四 、收顶——处理假山最顶层的山石。

31、简述山石结体基本形式

安、连、接、斗、挎、拼、悬、剑、卡、垂。

32、简述山石结构设施

一、平稳设施和填充设施 二、铁活加固设施 三、勾缝和胶结 四、假山洞结构 五、山石水景的结构要领是防渗透。

33、园路依材料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园路依材料不同可分为①整体路面:混合砂浆路面、预制混凝土路面

②块料路面:竖直块纹、十块路面③碎料路面:斜纹路面、荷叶路面④简易路面:树桩路面

1、论述园林中山石布置技法

安,安石要照顾向背,有利于下步石头的放置。

连,要“知上知下”,有宾有主,摆布高低,既可一组也可延伸。

接,最好是上下茬口互咬,纹理相通指竖纹和竖纹、横纹和横纹相接。

斗,置石成向上拱状,两端架于二石之间,腾空而起。

挎,利用茬口咬压或上层镇压来稳定,必要时加钢丝绕定

拼,熟知风化、断裂、溶蚀、岩类、质色等不同特点,只有相应和 ,才可拼石对路,纹理自然

悬,在下石山层内倾环拱形成竖向洞口下,插入一块上大下小的长条形的山石

剑,以竖长形象取胜的山石直立的方法

卡,下层有两块山石对峙形成的上大下小的楔口,再于楔口中插入上大下小的山石,这样便于卡于楔形口中而自稳。

垂,从一块山石顶面偏侧部位的企口处,用另一山石倒垂下来的做法。

挑与飘,又称“出挑”。即上石挑伸于下石之外侧,但要保证上石之重心线贯穿下石,并用数倍重力镇于石山内侧的做法。

2、掇山“作假成真”的艺术手法

假山最根本的法则就是“有真有假,做假成真。”这是中国园林所遵循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总则在掇山方面的具体化。“有真为假”说明了掇山的重要性;“做假成真”提出了对掇山的要求。 一、山水结合,相应成趣 二、相地合宜,造山得体 三、巧与因借,混假成真 四、独立端严,次相辅弼 五、三远变化 ,步移景换 六、远观山势,近看石质 七、寓情于石,情景交融

3、举例说明河南园林假山与置石在园林中的作用:

假山和置石可以应高就低,与园林的建筑、园路、广场、植物、水体等因素组成圆景,使人工的要素通过山石减少单板、线条生硬的缺陷,达到与环境和谐的效果。

1、郑州紫荆山公园东区与周围道路的隔离,采用高3米至5米的带状土山。便挖湖与堆山结合起来,有效减少了土方工程量;同时,土山又满足了周边防护性风景林的种植,利于形成绿色屏障。

2、兽山,为动物、飞禽提供气息环绕的假山,这些山有洞穴、流水、枯树以及藤条、锁链等。

4、掇山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施工要点,应自后向前、由主及次、自下而上分层作业。每层高度约0.30.8之间,各工作面叠石务必在胶结料未凝之前或凝结之后继续工作。万不可在凝固期间强行施工,一旦松动则胶结料失败,影响全局。一般管线水路孔洞应预埋、预留,切忌事后穿凿,松动石体。对于节后承重受力用石必须小心选择,保证有足够强度。山石就为前应按叠石要求原地立好,然后拴绳打扣。无论人抬机吊都应专人指挥,统一指令术语。就位应争取一次成功。避免重复。掇山始终应注意安全,用石必查虚实。栓绳打扣要牢固,工人应穿戴防护鞋帽,掇山要有躲避余地。雨期或冰期要排水防滑。人工抬石要搭配力量,统一口令和步调,确保行进安全。掇山完毕应重复复查设计,检查各道工序,进行必要的调整补漏,冲洗石面,清理场地。有水景的地方应开阀试水,统查水路池塘等是否漏水。有种植条件的地方应填土底肥,种树植草一气呵成。

工艺流程:施工防线—挖槽—基础施工—拉底—中层施工—扫缝—受顶—检查—完形

  • 7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