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详解】

9 篇文章 40 订阅
2 篇文章 0 订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期介绍🍖
主要介绍:排序中的冒泡排序。



1. 前言

  相信只要接触过C语言的同学都或多或少了解排序问题,而最基本且最为人所熟知的应该冒泡排序。下面我会带着大家把排序方法走一遍,使你能够透彻的理解冒泡排序的原理,并且实现算法。


2. 冒泡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冒泡排序的核心思想:相邻的两个元素,两两进行比较。与选择排序不同的是,冒泡排序每一趟走下来,不仅可以得到一个最大(或最小)的元素,还能使得数列中较大的数下沉,较小的数冒起来。
  如此数列必然在n-1趟之前就基本可以做到有序,可见冒泡排序的效率是高于选择排序的。抽象观察整个排序过程,你会发现数列中的元素就如同气泡一样,大的下沉小的冒起,所以这种排序才会被生动形象的称作冒泡排序,如上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冒泡排序每趟会排好一个元素,且使得这次数列中大数下沉小数冒起。排序中将执行n-1趟,每趟会比较n-1次。 实现程序如下:

#include<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num)
{
	int i = 0;
	//该循环决定趟数
	for (i = 0; i < num - 1; i++)
	{
		int j = 0;
		//该循环决定每趟中元素比较的次数
		for (j = 0; j < num - 1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交换两元素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
		}
	}
}

int main()
{
	int i = 0;
	int arr[] = { 6,7,5,3,4,1,8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计算数组元素的个数
	bubble_sort(arr, sz);//冒泡排序
	for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冒泡排序(外循环优化版)

  如果逐语句的走一遍冒泡排序案例后,你必然会发现很多时候冒泡排序压根就不需要执行n-1趟,排序有时可能仅仅只需要执行一趟就可以使得整个序列有序,就如下图所示的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使得排序时不用重复那么多趟呢?也就是说:若整个序列达到了有序但趟数还没有达到n-1趟时,剩下的趟数就被必要执行了。那程序上该怎么改进呢?答案:指需确定某一趟排序中一次都没有进行交换,那么就说明序列已经是有序的了,不需要再进行排序,直接退出循环就可。下面是代码:

#include<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num)
{
	int i = 0;
	//该循环决定趟数
	for (i = 0; i < num - 1; i++)
	{
		int flag = 1;
		int j = 0;
		//该循环决定每趟中元素比较的次数
		for (j = 0; j < num - 1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交换两元素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flag = 0;
			}
		}
		//判断整个数组是否有序
		//若flag=1则表示数组已经有序,否则表示数组还是无序的;
		if (flag == 1)
			break;
	}
}

int main()
{
	int i = 0;
	int arr[] = { 6,7,5,3,4,1,8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计算数组元素的个数
	bubble_sort(arr, sz);//冒泡排序
	for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冒泡排序(内循环优化版)

  冒泡排序经过上面的优化后,其实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必要的比较动作。因为按照现有的逻辑,有序区的长度和排序的轮数是相等的。比如第一轮排序过后的有序区长度是1,第二轮排序过后的有序区长度是2 ……但实际上,数列真正的有序区可能会大于这个长度,比如下图所示的这个前半段无序后半段有序的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还是按照上面的方法来排序,那每一趟都必然执行 n-1-i 次的比较,但其实用不到那么多次,因为后面的5、6、7、8已然有序还去比它干神马?这是毫无意义的事。那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其实可以在每一趟排序中记录下最后一次元素交换的位置,那个位置也就是无序数列的边界(再往后就是有序区了),然后通过这个位置就避免无意义的比较了。但还是有同学会有质疑:你这举得例子不全面啊,前半段数列里全是要比后半段序列小的元素。如果把上图中的元素3改成9那还能实现该功能吗?当然可以,你可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别死抓着这里数列后半段为有序的这个观点,而忘了冒泡排序的每一趟都可以把一个最大的元素放置到最后!!!

  下面是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bool.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num)
{
	int i = 0;
	//该循环决定趟数
	for (i = 0; i < num - 1; i++)
	{
		bool flag = true;
		int j = 0;
		//无序数组的边界,每次比较只需比较到此为止
		int border = num - 1;
		//记录最后一次交换位置
		int position = 0;
		//该循环决定每趟中元素比较的次数
		for (j = 0; j < border; j++)
		{
			if (arr[j] > arr[j + 1])
			{
				//交换两元素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flag = false;
				//把无序数列的边界更新为最后一次交换元素的位置
				position = j;
			}
		}
		border = position;//最后的位置就是无序数组的边界
		//判断整个数组是否有序
		//若flag=true则表示数组已经有序,否则表示数组还是无序的;
		if (flag)
		{
			break;
		}
	}
}

int main()
{
	int i = 0;
	int arr[] = { 9,3,4,2,1,5,6,7,8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计算数组元素的个数
	bubble_sort(arr, sz);//冒泡排序
	for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份博客👍如果对你有帮助,给博主一个免费的点赞以示鼓励欢迎各位🔎点赞👍评论收藏⭐️,谢谢!!!
如果有什么疑问或不同的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欧👀。

  • 6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