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 记录和报文
DNS 服务器中以资源记录的形式存储信息,每一个 DNS 响应报文一般包含多条资源记录。一条资源记录的具体的格式为
(Name,Value,Type,TTL)
其中 TTL 是资源记录的生存时间,它定义了资源记录能够被其他的 DNS 服务器缓存多长时间。
常用的一共有四种 Type 的值,分别是 A、NS、CNAME 和 MX ,不同 Type 的值,对应资源记录代表的意义不同:
- 如果 Type = A,则 Name 是主机名,Value 是主机名对应的 IP 地址。因此一条记录为 A 的资源记录,提供了标 准的主机名到 IP 地址的映射。
- 如果 Type = NS,则 Name 是个域名,Value 是负责该域名的 DNS 服务器的主机名。这个记录主要用于 DNS 链式 查询时,返回下一级需要查询的 DNS 服务器的信息。
- 如果 Type = CNAME,则 Name 为别名,Value 为该主机的规范主机名。该条记录用于向查询的主机返回一个主机名 对应的规范主机名,从而告诉查询主机去查询这个主机名的 IP 地址。主机别名主要是为了通过给一些复杂的主机名提供 一个便于记忆的简单的别名。
- 如果 Type = MX,则 Name 为一个邮件服务器的别名,Value 为邮件服务器的规范主机名。它的作用和 CNAME 是一 样的,都是为了解决规范主机名不利于记忆的缺点。
对原型、原型链的理解
在JavaScript中是使用构造函数来新建一个对象的,每一个构造函数的内部都有一个 prototype 属性,它的属性值是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包含了可以由该构造函数的所有实例共享的属性和方法。当使用构造函数新建一个对象后,在这个对象的内部将包含一个指针,这个指针指向构造函数的 prototype 属性对应的值,在 ES5 中这个指针被称为对象的原型。一般来说不应该能够获取到这个值的,但是现在浏览器中都实现了 proto 属性来访问这个属性,但是最好不要使用这个属性,因为它不是规范中规定的。ES5 中新增了一个 Object.getPrototypeOf() 方法,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获取对象的原型。
当访问一个对象的属性时,如果这个对象内部不存在这个属性,那么它就会去它的原型对象里找这个属性,这个原型对象又会有自己的原型,于是就这样一直找下去,也就是原型链的概念。原型链的尽头一般来说都是 Object.prototype 所以这就是新建的对象为什么能够使用 toString() 等方法的原因。
特点: JavaScript 对象是通过引用来传递的,创建的每个新对象实体中并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原型副本。当修改原型时,与之相关的对象也会继承这一改变。
对 WebSocket 的理解
WebSocket是HTML5提供的一种浏览器与服务器进行全双工通讯的网络技术,属于应用层协议。它基于TCP传输协议,并复用HTTP的握手通道。浏览器和服务器只需要完成一次握手,两者之间就直接可以创建持久性的连接, 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WebSocket 的出现就解决了半双工通信的弊端。它最大的特点是:服务器可以向客户端主动推动消息,客户端也可以主动向服务器推送消息。
WebSocket原理:客户端向 WebSocket 服务器通知(notify)一个带有所有接收者ID(recipients IDs)的事件(event),服务器接收后立即通知所有活跃的(active)客户端,只有ID在接收者ID序列中的客户端才会处理这个事件。
WebSocket 特点的如下:
- 支持双向通信,实时性更强
- 可以发送文本,也可以发送二进制数据‘’
- 建立在TCP协议之上,服务端的实现比较容易
- 数据格式比较轻量,性能开销小,通信高效
- 没有同源限制,客户端可以与任意服务器通信
- 协议标识符是ws(如果加密,则为wss),服务器网址就是 URL
- 与 HTTP 协议有着良好的兼容性。默认端口也是80和443,并且握手阶段采用 HTTP 协议,因此握手时不容易屏蔽,能通过各种 HTTP 代理服务器。
Websocket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客户端中:
// 在index.html中直接写WebSocket,设置服务端的端口号为 9999
let ws = new WebSocket('ws://localhost:9999');
// 在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后触发
ws.onopen = function() {
console.log("Connection open.");
ws.send('hello');
};
// 在服务端给客户端发来消息的时候触发
ws.onmessage = function(res) {
console.log(res); // 打印的是MessageEvent对象
console.log(res.data); // 打印的是收到的消息
};
// 在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关闭后触发
ws.onclose = function(evt) {
console.log("Connection closed.");
};
其他值到布尔类型的值的转换规则?
以下这些是假值:
• undefined
• null
• false
• +0、-0 和 NaN
• “”
假值的布尔强制类型转换结果为 false。从逻辑上说,假值列表以外的都应该是真值。
代码输出结果
var x = 3;
var y = 4;
var obj = {
x: 1,
y: 6,
getX: function() {
var x = 5;
return function() {
return this.x;
}();
},
getY: function() {
var y = 7;
return this.y;
}
}
console.log(obj.getX()) // 3
console.log(obj.getY()) // 6
输出结果:3 6
解析:
- 我们知道,匿名函数的this是指向全局对象的,所以this指向window,会打印出3;
- getY是由obj调用的,所以其this指向的是obj对象,会打印出6。
代码输出结果
async function async1() {
console.log("async1 start");
await async2();
console.log("async1 end");
setTimeout(() => {
console.log('timer1')
}, 0)
}
async function async2()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timer2')
}, 0)
console.log("async2");
}
async1();
setTimeout(() => {
console.log('timer3')
}, 0)
console.log("start")
输出结果如下:
async1 start
async2
start
async1 end
timer2
timer3
timer1
代码的执行过程如下:
- 首先进入
async1
,打印出async1 start
; - 之后遇到
async2
,进入async2
,遇到定时器timer2
,加入宏任务队列,之后打印async2
; - 由于
async2
阻塞了后面代码的执行,所以执行后面的定时器timer3
,将其加入宏任务队列,之后打印start
; - 然后执行async2后面的代码,打印出
async1 end
,遇到定时器timer1,将其加入宏任务队列; - 最后,宏任务队列有三个任务,先后顺序为
timer2
,timer3
,timer1
,没有微任务,所以直接所有的宏任务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执行。
OPTIONS请求方法及使用场景
OPTIONS是除了GET和POST之外的其中一种 HTTP请求方法。
OPTIONS方法是用于请求获得由Request-URI
标识的资源在请求/响应的通信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功能选项。通过这个方法,客户端可以在采取具体资源请求之前,决定对该资源采取何种必要措施,或者了解服务器的性能。该请求方法的响应不能缓存。
OPTIONS请求方法的主要用途有两个:
- 获取服务器支持的所有HTTP请求方法;
- 用来检查访问权限。例如:在进行 CORS 跨域资源共享时,对于复杂请求,就是使用 OPTIONS 方法发送嗅探请求,以判断是否有对指定资源的访问权限。
树形结构转成列表
题目描述:
[
{
id: 1,
text: '节点1',
parentId: 0,
children: [
{
id:2,
text: '节点1_1',
parentId:1
}
]
}
]
转成
[
{
id: 1,
text: '节点1',
parentId: 0 //这里用0表示为顶级节点
},
{
id: 2,
text: '节点1_1',
parentId: 1 //通过这个字段来确定子父级
}
...
]
实现代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