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选题指南》把数字化变革、教育公平、教师发展、产教融合、绿色发展与全球合作等列为重点研究方向。2025 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网上申报系统已于 4 月 28 日开放;二级管理单位网上审核提交的官方截止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9 日 17:00,逾期系统自动关闭。各省和高校通常设有更早的校级或省级截止日(如浙江省高校普遍定在 5 月 17 日前)。对照 2024 年申报节奏(线上申报截至 5 月 31 日,审核截至 6 月 7 日),可见截止窗口保持在6 月上旬这一惯例范围内。下文按指南中的九大研究方向各列 10 个可直接据此撰写申请书的拟题示例,题目中可再根据地区、学段或数据资源做“细切口”处理。
1. 数字教育与智能技术
-
1. 大模型驱动的中小学自适应学习路径规划与成效追踪
-
2. 省域“教育大脑”数据治理架构与跨部门协同机制
-
3. AI 教师助手对乡村薄弱校课堂互动质量的补偿效应
-
4. 基于 XR 的职业教育沉浸式实训与技能迁移评估
-
5. 基于区块链的学习成果“技能护照”可信存证体系
-
6. 数字孪生校园对学生安全风险预警的实证研究
-
7. 智慧黑板交互数据对小学数学认知负荷的精准诊断
-
8. 5G + 边缘计算在远程实验教学中的时延优化模型
-
9. 生成式 AI 在教学资源自动生成中的伦理与治理框架
-
10. 教育大数据可视分析平台对县域教学决策支持的价值研究
2. 基础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
-
1. “双减”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策略优化
-
2. STEAM + 劳动教育融合课程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长效影响
-
3. 小学高阶思维培养的游戏化学习设计与实施路径
-
4. 中小学生心理韧性提升的校家社协同干预模型
-
5. AI 生成内容介入语文写作教学的应用边界与评价
-
6. 课堂教学观察数据驱动的教师精准研修模式
-
7. 智慧体育对学生运动技能与健康素养的双重促进效应
-
8. 城乡学校“同步课堂”对学业差距的缓释机制
-
9. 双语戏剧项目式学习对小学英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研究
-
10. 小规模学校“多学科合班教学”模式与学习成效评估
3. 教师队伍建设与强师计划
-
1. 教师数字素养分级标准构建与认证体系
-
2. 名师名校长“组团式”帮扶效能与薄弱学校内化机制
-
3. 双导师制在产教联合培养“新质工匠”中的作用机理
-
4. AI 助教参与下教师课堂角色重塑与职业倦怠调节
-
5. 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种子计划”的成长轨迹研究
-
6. 中小学教师学术共同体在线协作网络结构与知识扩散
-
7. 乡村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培养的训练模型
-
8. “国培计划”数字化转型与培训成效持续性评估
-
9. 基于 AR 的师范生教学实景模拟对教学技能迁移的影响
-
10.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学习分析指标体系与预警机制
4. 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
-
1. 产教联合体多元治理结构对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
2. “岗课赛证”融通体系在智能制造专业群实施路径研究
-
3.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高级技能需求对接机制
-
4. 大规模在线实训平台学习分析与精准辅导模型
-
5. 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对学生全球胜任力的促进
-
6. 数字工坊对中小企业职工升级培训的赋能效应
-
7. 混合所有制职教集团治理效能与价值共创机制
-
8. 基于学习工作流的职教课程标准动态调整策略
-
9. 智能评价工具在技能竞赛选拔中的信效度研究
-
10. 产业导师深度参与的工学交替模式对学生职业身份认同的影响
5. 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
-
1. 老年大学数字化转型与学习体验优化策略
-
2. 企业微证书对职场技能迁移与薪酬提升的效应
-
3. 学分银行制度对个人学习轨迹整合的影响机制
-
4. 社区学习中心在城乡教育均衡中的桥梁作用
-
5. 基于 AI 推荐的成人在线学习路径个性化算法
-
6. 流动人口终身学习平台服务模式与社会融入研究
-
7. 自媒体时代知识分享者学习动机与收益模型
-
8. 农民工线上技能培训的学习分析与效益评估
-
9. 退役军人职业转换在线课程的设计与成效研究
-
10. AI 语音助手在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中的应用与挑战
6. 教育治理与政策效能
-
1. 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对区域教育公平的影响
-
2.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校外培训治理中的效能评估
-
3. 教育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优化与智能监测
-
4. 县域教育共同体治理结构与教学质量协同提升机制
-
5. 国家级优质数字资源区域共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
6. 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对家长择校行为的调节效应
-
7. 公共教育服务数字化“一网通办”体验与政策满意度
-
8. 基于 NLP 的教育政策文本演进分析与议程设置
-
9. “双减”政策实施中的多元主体协商治理模式
-
10. 混合所有制办学监管中的风险识别与防控策略
7. 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
-
1. 数字化支教平台对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因果效应
-
2.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幸福感及支持系统研究
-
3. 乡村学校小规模并校政策的学习者迁移成本分析
-
4.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普及与家长教育观念转变路径
-
5. 乡贤参与的农村教育共同体治理机制与成果
-
6.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跟踪评价与留任机制
-
7. 村校共建“乡村博物馆”项目对学生乡土认同的影响
-
8. 移动互联网在山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
-
9. 乡村学校数字资源供给侧改革与教师技术采纳
-
10. 农村学生跨区域就读对社会资本形成的长期影响
8. 特殊与融合教育
-
1. 智能装备辅助残障学生多感官学习的教学设计与评估
-
2. 普特融合课堂中教师协同教学模式与专业发展需求
-
3. 学习障碍学生数字阅读干预的精准化策略
-
4. 自闭症谱系学生社会性情境学习的虚拟现实研究
-
5. AI 实时字幕在听障大学生知识获取中的效能
-
6. 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特殊儿童双语康复策略
-
7. 重度残障学生远程教育支持系统的可达性研究
-
8. 融合教育支持教师心理资本与情绪劳动的关系
-
9. 基于眼动追踪的特殊学习需求学生注意力模式分析
-
10. 数字游戏化干预对 ADHD 学生执行功能的改善研究
9. 国际化与全球比较
-
1. RCEP 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
-
2.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倡议对我国教育治理理念的引领作用
-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文教育本土化课程体系建设
-
4. OECD 2030 学习框架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对照研究
-
5. 全球教育危机应对机制对我国教育应急治理的启示
-
6. 中外高水平大学“数字校园”治理指标体系比较
-
7. 国际学生满意度反馈对我国高校国际化服务改进的作用
-
8. 双语 AI 教材在非英语国家中文学习者中的应用效果
-
9. 教育大数据跨境流动政策比较与我国规则话语权研究
-
10. 全球师范教育模式比较与中国教师教育国际化路径
申报时间提醒
-
• 国家平台在线申报截止:2025 年 6 月 9 日 17:00(以系统关闭为准)
-
• 省级 / 校级内部截止:多省及高校提前 2–4 周;须关注本单位通知,如浙江高校普遍要求 5 月 17 日前完成校内审核
-
• 往年节奏参考:2024 年线上申报 5 月 31 日止、审核 6 月 7 日止,保持“6 月上旬”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