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课题参考

近年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选题指南》把数字化变革、教育公平、教师发展、产教融合、绿色发展与全球合作等列为重点研究方向。2025 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网上申报系统已于 4 月 28 日开放;二级管理单位网上审核提交的官方截止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9 日 17:00,逾期系统自动关闭。各省和高校通常设有更早的校级或省级截止日(如浙江省高校普遍定在 5 月 17 日前)。对照 2024 年申报节奏(线上申报截至 5 月 31 日,审核截至 6 月 7 日),可见截止窗口保持在6 月上旬这一惯例范围内。下文按指南中的九大研究方向各列 10 个可直接据此撰写申请书的拟题示例,题目中可再根据地区、学段或数据资源做“细切口”处理。

1. 数字教育与智能技术

  1. 1. 大模型驱动的中小学自适应学习路径规划与成效追踪

  2. 2. 省域“教育大脑”数据治理架构与跨部门协同机制

  3. 3. AI 教师助手对乡村薄弱校课堂互动质量的补偿效应

  4. 4. 基于 XR 的职业教育沉浸式实训与技能迁移评估

  5. 5. 基于区块链的学习成果“技能护照”可信存证体系

  6. 6. 数字孪生校园对学生安全风险预警的实证研究

  7. 7. 智慧黑板交互数据对小学数学认知负荷的精准诊断

  8. 8. 5G + 边缘计算在远程实验教学中的时延优化模型

  9. 9. 生成式 AI 在教学资源自动生成中的伦理与治理框架

  10. 10. 教育大数据可视分析平台对县域教学决策支持的价值研究

2. 基础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

  1. 1. “双减”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策略优化

  2. 2. STEAM + 劳动教育融合课程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长效影响

  3. 3. 小学高阶思维培养的游戏化学习设计与实施路径

  4. 4. 中小学生心理韧性提升的校家社协同干预模型

  5. 5. AI 生成内容介入语文写作教学的应用边界与评价

  6. 6. 课堂教学观察数据驱动的教师精准研修模式

  7. 7. 智慧体育对学生运动技能与健康素养的双重促进效应

  8. 8. 城乡学校“同步课堂”对学业差距的缓释机制

  9. 9. 双语戏剧项目式学习对小学英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研究

  10. 10. 小规模学校“多学科合班教学”模式与学习成效评估

3. 教师队伍建设与强师计划

  1. 1. 教师数字素养分级标准构建与认证体系

  2. 2. 名师名校长“组团式”帮扶效能与薄弱学校内化机制

  3. 3. 双导师制在产教联合培养“新质工匠”中的作用机理

  4. 4. AI 助教参与下教师课堂角色重塑与职业倦怠调节

  5. 5. 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种子计划”的成长轨迹研究

  6. 6. 中小学教师学术共同体在线协作网络结构与知识扩散

  7. 7. 乡村教师跨学科教学胜任力培养的训练模型

  8. 8. “国培计划”数字化转型与培训成效持续性评估

  9. 9. 基于 AR 的师范生教学实景模拟对教学技能迁移的影响

  10. 10.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学习分析指标体系与预警机制

4. 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

  1. 1. 产教联合体多元治理结构对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2. 2. “岗课赛证”融通体系在智能制造专业群实施路径研究

  3. 3.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高级技能需求对接机制

  4. 4. 大规模在线实训平台学习分析与精准辅导模型

  5. 5. 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对学生全球胜任力的促进

  6. 6. 数字工坊对中小企业职工升级培训的赋能效应

  7. 7. 混合所有制职教集团治理效能与价值共创机制

  8. 8. 基于学习工作流的职教课程标准动态调整策略

  9. 9. 智能评价工具在技能竞赛选拔中的信效度研究

  10. 10. 产业导师深度参与的工学交替模式对学生职业身份认同的影响

5. 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

  1. 1. 老年大学数字化转型与学习体验优化策略

  2. 2. 企业微证书对职场技能迁移与薪酬提升的效应

  3. 3. 学分银行制度对个人学习轨迹整合的影响机制

  4. 4. 社区学习中心在城乡教育均衡中的桥梁作用

  5. 5. 基于 AI 推荐的成人在线学习路径个性化算法

  6. 6. 流动人口终身学习平台服务模式与社会融入研究

  7. 7. 自媒体时代知识分享者学习动机与收益模型

  8. 8. 农民工线上技能培训的学习分析与效益评估

  9. 9. 退役军人职业转换在线课程的设计与成效研究

  10. 10. AI 语音助手在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中的应用与挑战

6. 教育治理与政策效能

  1. 1. 教育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对区域教育公平的影响

  2. 2.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校外培训治理中的效能评估

  3. 3. 教育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优化与智能监测

  4. 4. 县域教育共同体治理结构与教学质量协同提升机制

  5. 5. 国家级优质数字资源区域共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6. 6. 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对家长择校行为的调节效应

  7. 7. 公共教育服务数字化“一网通办”体验与政策满意度

  8. 8. 基于 NLP 的教育政策文本演进分析与议程设置

  9. 9. “双减”政策实施中的多元主体协商治理模式

  10. 10. 混合所有制办学监管中的风险识别与防控策略

7. 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

  1. 1. 数字化支教平台对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因果效应

  2. 2.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幸福感及支持系统研究

  3. 3. 乡村学校小规模并校政策的学习者迁移成本分析

  4. 4.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普及与家长教育观念转变路径

  5. 5. 乡贤参与的农村教育共同体治理机制与成果

  6. 6.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跟踪评价与留任机制

  7. 7. 村校共建“乡村博物馆”项目对学生乡土认同的影响

  8. 8. 移动互联网在山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

  9. 9. 乡村学校数字资源供给侧改革与教师技术采纳

  10. 10. 农村学生跨区域就读对社会资本形成的长期影响

8. 特殊与融合教育

  1. 1. 智能装备辅助残障学生多感官学习的教学设计与评估

  2. 2. 普特融合课堂中教师协同教学模式与专业发展需求

  3. 3. 学习障碍学生数字阅读干预的精准化策略

  4. 4. 自闭症谱系学生社会性情境学习的虚拟现实研究

  5. 5. AI 实时字幕在听障大学生知识获取中的效能

  6. 6. 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特殊儿童双语康复策略

  7. 7. 重度残障学生远程教育支持系统的可达性研究

  8. 8. 融合教育支持教师心理资本与情绪劳动的关系

  9. 9. 基于眼动追踪的特殊学习需求学生注意力模式分析

  10. 10. 数字游戏化干预对 ADHD 学生执行功能的改善研究

9. 国际化与全球比较

  1. 1. RCEP 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

  2. 2.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倡议对我国教育治理理念的引领作用

  3.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文教育本土化课程体系建设

  4. 4. OECD 2030 学习框架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对照研究

  5. 5. 全球教育危机应对机制对我国教育应急治理的启示

  6. 6. 中外高水平大学“数字校园”治理指标体系比较

  7. 7. 国际学生满意度反馈对我国高校国际化服务改进的作用

  8. 8. 双语 AI 教材在非英语国家中文学习者中的应用效果

  9. 9. 教育大数据跨境流动政策比较与我国规则话语权研究

  10. 10. 全球师范教育模式比较与中国教师教育国际化路径


申报时间提醒

  • • 国家平台在线申报截止:2025 年 6 月 9 日 17:00(以系统关闭为准)

  • • 省级 / 校级内部截止:多省及高校提前 2–4 周;须关注本单位通知,如浙江高校普遍要求 5 月 17 日前完成校内审核

  • • 往年节奏参考:2024 年线上申报 5 月 31 日止、审核 6 月 7 日止,保持“6 月上旬”惯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