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例如:利用MPLS技术,可以有效而灵活地部署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TE(Traffic Engineering,流量工程)和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目前,MPLS技术主要应用于运营商网络之中。
在MPLS网络中,位于网络边缘的路由称为LER(Label Edge Router),网络内部路由器称为LSR(Label Switch Router),MPLS报文经过的路径称为LSP(Label Switch Path)。一条LSP总是起于一台被称为Ingress的LER,止于另一台被称为Egress的LER,中间经过若干台被被称为Transit的LSR。LSP具有单向性,且由静态LSP和动态LSP之分。静态LSP需要人工进行固定的标签分配,动态LSP需要利用诸如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标签分发协议)这样的协议进行动态标签分配。
传统的IP转发中,物理层从交换机的一个端口收到一个报文,上送到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去掉链路层封装,根据报文的协议上送给相应的网络层。网络层首先看报文是不是发送给本机的,若是,去掉网路层封装,上送给它的上层协议。若不是,则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查找路由表,若找到路由,将报文送给相应端口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封装后,发送报文。若找不到路由,将报文丢弃。传统的IP转发采用的时逐条转发,数据报文经过每一台交换机,都要执行上诉过程。由于传统IP转发时面向无连接的,所以无法提供更好的Qos保证。
MPLS 基本概念
标签(Label):是一个定长的,比较短的,只有本地意义的标识,4字节(0-3)
FEC(转发等价类):是一组或一类数据,这组数据分配的标签相同
LSP(标签交换通道):一个FEC的数据流,在不同的节点被赋予确定的标签,数据转发按照这些标签进行。数据流所走的路径就是LSP
LSR (Label Switch Router) :LSR是MPLS中的网络核心交换机,它提供标签交换和标签分发功能。
LER (Label Switch Edge Router) :在MPLS的网络边缘,进入到MPLS网络的流量由LER分为不同的FEC,并且为这些FEC请求相应的标签。它提供流量分类和标签的映射、标签的移除功能。
控制平面:负责产生和维护路由信息以及标签信息。
1.路由信息RIB(Routing Information Base):由IP路由协议生产,用于选择路由
2.标签分发协议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负责标签的分配、标签转发信息表的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拆除等工作。
3.标签信息表LIB(Label Information Base):由标签分发协议生成,负责管理标签信息。
转发平面:即数据平面(Data Plane),负责普通IP报文的转发以及MPLS标签报文的转发
1.转达信息表FIB(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 :从RIB提取必要的路由信息生成,负责普通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