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制造领域,印刷电路板组装(PCBA)的应变测试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在回流焊、机械组装或运输过程中,PCBA可能因热应力或机械应力导致焊点开裂、元器件损坏等问题。应变测试通过测量板面形变,为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依据,而应变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从实际应用角度,详细解析PCBA应变测试中应变片的选型要点。
一、PCBA应变测试的核心需求
PCBA板的应变测试通常关注以下场景:
-
工艺过程监测:如回流焊过程中的热膨胀形变。
-
机械应力评估:如分板、连接器插拔或设备跌落时的应力分布。
-
长期可靠性分析:如温度循环下的疲劳损伤。
测试目标决定了应变片的性能要求:需具备高灵敏度、微小尺寸、耐高温性(适应回流焊环境),并能兼容PCB基材(如FR-4、铝基板等)的热膨胀系数(CTE)。
二、应变片选型的五大关键因素
1. 类型选择:根据测试环境匹配
-
金属箔式应变片
-
优势:线性度好(±0.1%)、稳定性高,适合静态应变测量。
-
适用场景:回流焊温度曲线分析、机械装配应力测试。
-
推荐型号:如Vishay的EA系列,基底材料为聚酰亚胺,耐温可达200℃以上。
-
-
薄膜式应变片
-
优势:超薄(厚度<0.1mm)、尺寸小(可至0.5mm×0.5mm),适合高密度布局的PCBA。
-
适用场景:微型元件(如BGA焊点)附近的局部应变监测。
-
-
半导体式应变片
-
注意:灵敏度高但温度漂移大,需搭配精密补偿电路,PCBA测试中较少使用。
-
2. 尺寸与布局:最小化对被测板的影响
-
敏感栅长度:应小于待测区域特征尺寸的1/10。例如,测量焊点周围应变时,建议选择栅长≤1.5mm的微型应变片。
-
安装位置:避开走线和过孔,优先贴装在无铜箔区域,避免基底与铜层CTE差异导致测量误差。
3. 温度补偿:匹配PCB材料特性
-
基底材料:聚酰亚胺(PI)基底耐高温且CTE(~3 ppm/℃)接近FR-4(CTE~14 ppm/℃),优于环氧树脂基底。
-
温度自补偿:选择与PCB基材CTE匹配的应变片型号(如N系列对应铝基板,K系列对应FR-4),减少热输出误差。
4. 安装方式:平衡粘接强度与可拆卸性
-
胶粘剂选择:
-
氰基丙烯酸酯(快干胶):固化快(<30秒),适用于快速测试,但耐温性有限(通常<80℃)。
-
环氧树脂胶:耐高温(>150℃),适合回流焊测试,但固化时间较长(需1-2小时)。
-
引线焊接:使用直径≤0.1mm的漆包线,避免引线刚性影响测量结果。
5. 其他参数
-
电阻值:120Ω或350Ω为常见规格,需与信号调理模块阻抗匹配。
-
疲劳寿命:动态测试需选择≥10^6次循环寿命的型号。
广州市向和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工业领域、测试测量,专注于高端的信号处理和数据采集,精密仪器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提供高端的应变应力测试仪、信号处理、系统集成等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努力,向和团队人员帮助全球众多客户解决各种难题,通过我们开放式的产品平台,为客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向和公司的支持下,系统集成商和合作伙伴实现了更好的增值服务,并在向和公司的产品基础上不断衍生出各种最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