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主播你前面的Word信息表排版教程太吃操作了,有没有简单一点的?
——有的,有的,兄弟!
目录
- 表格法概括速览
- 创建表格
- 表格调整
- 边框设置
- 距离设置
- 详细操作
- 一、创建表格
- 二、表格格式调整
- 调整单元格边距
- 调整表格列宽
- 三、边框设置
- 去除表格边框
- 添加下划线
- 四、调整文字与下划线的距离
- 调整行距
- 调整单元格边距
表格法
概括速览:
- 创建表格:在冒号后面插入制表符,选中相关文字后,点击 “插入表格 - 文本转表格”,以制表符为分隔,设置为4列并确定。
- 表格调整:点击 “布局” 调整单元格边距为 0。若在拖动边框线时遇到空间不足的情况,可选中表格,点击 “开始 -段落”,将右缩进设置为负数来解决。同样要调整姓名宽度为 4 字符,如需精确调整,可按住 Alt 键操作。
- 边框设置:选中整个表格,在 “表设计” 中点击 “边框线” 设置为无框线。若出现虚线,这是系统提示表格存在,打印时不会显示。若想隐藏,可在“布局” 中取消 “查看网格线”。之后选中文字设置居中对齐,再在 “表设计” 中为单元格添加内部框线和下框线。
- 距离设置:若要调整文字和下划线之间的距离,先把行距调成单倍,然后在 “布局” 中通过调整单元格的上边距和下边距来实现,如设置上边距为0.5,或根据需求增加下边距。
以下是详细操作:
一、创建表格
-
选中相关文字内容(已在冒号后插入制表符,插入制表符方法往期有介绍)。
-
点击Word菜单栏中的“插入”选项,找到“表格”,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文本转表格”。
-
在“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里,确认“文字分隔位置”是“制表符”,列数设为“4列”,点击“确定”,完成文本到表格的转换。
二、表格格式调整
-
调整单元格边距:点击“表工具—表布局”选项卡,找到“单元格边距”并点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把所有边距都设为“0”,之后点击“确定”,让表格内容更紧凑;如果想松一点增加下边距。
-
调整表格列宽:鼠标移至表格边框线,光标变为双向箭头时,向右拖动调整列宽。若右边空间不足,选中表格,点击“开始”选项卡,再点击“段落”,把“右缩进”的值改成负数(如 -0.5厘米),点击“确定”后继续调整。对于姓名所在列,可按需将宽度设为固定值,如4字符。若要精确调整,按住Alt键再拖动边框线即可。
三、边框设置
- 去除表格边框:选中整个表格,点击“表设计”选项卡,在“边框”的下拉菜单中选“无框线”。此时表格可能仍有虚线显示,这是Word系统为方便编辑设置的,打印时不会出现。
隐藏表格网格线(可选):若不想看到虚线,在“布局”选项卡中找到“查看网格线”,取消勾选,虚线就会消失。
- 添加下划线:选中右边空白列,表设计-先选“内部框线”,再选“下框线”,下划线就添加成功了。
四、调整文字与下划线的距离
- 调整行距:选中表格内文字,右键选择“段落”,在“行距”下拉菜单中选“单倍行距”,点击“确定”。
- 调整单元格边距:在“布局”选项卡中点击“单元格边距”,通过调整上边距和下边距控制文字与下划线的距离。比如把上边距设为0.5厘米,或按需增加下边距的值。
#论文排版 #Word技巧 #表格法 #下划线设置
PS:右边空白表格填完信息可以居中,写不下拉长表格,很方便,至于字符平衡分布往期都有介绍了。
更多问题打在评论区哈
为爱发电创作实用博客~
关注[小百知],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