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重要性

   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包括对机电设备的操作、使用、保养、维护、检测、改造与更新,目的是使机电系统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和实现最高的运行效率。作为设备管理人员,应该把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等全过程作为管理对象,尽可能提升维修维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整合机电人员全方位协同研判解决问题的众合力,以求得设备运行的最佳效益。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

    加强对设备的计划预防维护,采用以设备分类为依据,以日常巡检、定期维修为基础的预防措施;对那些重复性发生故障的部位,针对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改善维修,以防止同类故障再次发生;要找出影响设备质量的关键因素,采取措施把影响质量缺陷减少或消灭在形成发展过程中。

2、坚持重点控制思想

   为了使有限的维修资源相对集中的使用在关键设备上,就是要区别设备的不同重要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与维修对策和措施,实施有效的分级管理,即可以节约人员,又能满足设备正常运行要求;对出了故障影响生产的关键设备应采取预防维修并实施重点保障,必需建立应急抢修预案和备份相关配件材料。

3、设备维修记录及其整理分析

   设备维修记录是维修工作的基础,是进行设备维修统计分析的依据,因此记录的项目要切合实际,力求完整、具体、明确,要及时的对其整理和分析,以便制定消除或减少故障措施时能抓住主要问题,并不断总结、交流故障排除经验,提高故障判断能力和维修技术水平,改进维护工作。

4、沟通非常重要

   良好的沟通能够达到统一战线的目的。目前,很多重要设备都是由精密的机电一体组成,配以复杂的软件算法进行控制,维修人员现在可不能按过去听到异响就更换轴承,听到漏气就更换电磁阀或者气缸的维修思维,而要及时的与相关的机械、电气、生产工艺人员进行沟通,明确科学的处理方法,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配件消耗,比喻:设备机械的异常响声可能是长期的使用出现轻微磨损或者是生产材料变更所致,更换轴承可能改善问题,但是成本高,耗时长,电气人员也许通过软件参数调整一下,几分钟就能觖决问题,几乎不需要成本。所以维修人员之间的沟通、与现场生产人员、工艺人员之间的沟通有利于维修人员明确自己当前的任务,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配件消耗。

5、提高自身能力

   作为一名技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是根本。搞技术是学无止境,还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光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联系实际,在实际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同时也要虚心求教,掌握各种相关知识,不断的提升自己。

 6、设备的安全管理

    生产设备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壮大的根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正在取代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观念,所以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例如防护罩、紧急停机按钮、保护接地是否有效,还有需要委外检定的设备是否在规定的周期内检测等等,不断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最终目的是避免事故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电设备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生产型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必备设备,而机电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决定了机电维修工作的重要性。而作为维修人员和维修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熟练掌握相关维修管理知识,确保设备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面发展。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