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前言:程序逻辑的“方向盘”与“发动机”
想象你要开发一个智能门禁系统:
-
选择结构:决定“是否允许进入”(例如人脸识别通过则开门,否则报警)。
-
循环结构:持续监控门禁状态(每秒检测一次是否有人靠近)。
没有它们,程序只能机械地逐行执行,无法应对复杂场景。
一、选择结构:程序的“决策者”
1. if语句:基础条件判断
语法与示例:
age = 18
if age >= 18:
print("已成年,允许进入")
else:
print("未成年,禁止访问")
二、while循环:条件驱动的重复
1.语法与示例
代码如下(示例):
# 使用循环输出 100、95、90、85.......5
i = 100
while i >= 5:
print(i, end='、')
i -= 5
2.循环控制语句:break与continue
break
:立即终止当前循环。
for num in [1, 2, 3, 4, 5]:
if num == 3:
break
print(num) # 输出1, 2
continue
:跳过本次循环剩余代码,进入下一次迭代。
for num in [1, 2, 3, 4, 5]:
if num % 2 == 0:
continue
print(num) # 输出1, 3, 5
总结
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是编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它们分别承担着 “决策” 和 “重复执行” 的重要任务。熟练掌握这两种结构的使用方法,能够让我们编写出更加灵活、高效、健壮的程序。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都应该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以应对各种编程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