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AOP的使用

AOP简介和作用【理解】
  •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一种编程范式,指导开发者如何组织程序结构

  • OOP(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对象编程

  • 作用:在不惊动原始设计的基础上为其进行功能增强。简单的说就是在不改变方法源代码的基础上对方法进行功能增强。

  • Spring理念:无入侵式/无侵入式


AOP中的核心概念【理解】

  • 连接点(JoinPoint):正在执行的方法,例如:update()、delete()、select()等都是连接点。

  • 切入点(Pointcut):进行功能增强了的方法,例如:update()、delete()方法,select()方法没有被增强所以不是切入点,但是是连接点。【执行位置】

  • 在SpringAOP中,一个切入点可以只描述一个具体方法,也可以匹配多个方法

  • 一个具体方法:com.dao包下的BookDao接口中的无形参无返回值的save方法

  • 匹配多个方法:所有的save方法,所有的get开头的方法,所有以Dao结尾的接口中的任意方法,所有带有一个参数的方法

  • 通知(Advice):在切入点前后执行的操作,也就是增强的共性功能

  • 在SpringAOP中,功能最终以方法的形式呈现

  • 通知类:通知方法所在的类叫做通知类

  • 切面(Aspect):描述通知与切入点的对应关系,也就是哪些通知方法对应哪些切入点方法。


AOP工作流程

  1. Spring容器启动

  1. 读取所有切面配置中的切入点

  1. 初始化bean,判定bean对应的类中的方法是否匹配到任意切入点

  • 匹配失败,创建原始对象

  • 匹配成功,创建原始对象(目标对象)的代理对象

  1. 获取bean执行方法

  • 获取的bean是原始对象时,调用方法并执行,完成操作

  • 获取的bean是代理对象时,根据代理对象的运行模式运行原始方法与增强的内容,完成操作


AOP核心概念

目标对象(Target):被代理的对象,也叫原始对象,该对象中的方法没有任何功能增强。代理对象(Proxy):代理后生成的对象,由Spring帮我们创建代理对象。


语法格式
  • 切入点:要进行增强的方法

  • 切入点表达式:要进行增强的方法的描述方式

  • 描述方式一:执行com.dao包下的BookDao接口中的无参数update方法

@Pointcut("execution(voidcom.dao.BookDao.update())")
  • 描述方式二:执行com.dao.impl包下的BookDaoImpl类中的无参数update方法

@Pointcut("execution(voidcom.dao.impl.BookDaoImpl.update())")
  • 切入点表达式标准格式:动作关键字(访问修饰符 返回值 包名.类/接口名.方法名(参数) 异常名)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User com.service.UserService.findById(int))")
  • 动作关键字:描述切入点的行为动作,例如execution表示执行到指定切入点

  • 访问修饰符:public,private等,可以省略

  • 返回值:写返回值类型

  • 包名:多级包使用点连接

  • 类/接口名:

  • 方法名:

  • 参数:直接写参数的类型,多个类型用逗号隔开

  • 异常名:方法定义中抛出指定异常,可以省略


通配符
目的:可以使用通配符描述切入点,快速描述
  • *:单个独立的任意符号,可以独立出现,也可以作为前缀或者后缀的匹配符出现

匹配com包下的任意包中的UserService类或接口中所有find开头的带有一个参数的方法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 com.*.UserService.find*(*))")
  • .. :多个连续的任意符号,可以独立出现,常用于简化包名与参数的书写

匹配com包下的任意包中的UserService类或接口中所有名称为findById的方法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User com..UserService.findById(..))")

+:专用于匹配子类类型

@Pointcut("execution(* *..*Service+.*(..))")
书写技巧
  • 所有代码按照标准规范开发,否则以下技巧全部失效

  • 描述切入点==通常描述接口==,而不描述实现类

  • 访问控制修饰符针对接口开发均采用public描述(==可省略访问控制修饰符描述==

  • 返回值类型对于增删改类使用精准类型加速匹配,对于查询类使用*通配快速描述

  • ==包名==书写==尽量不使用..匹配==,效率过低,常用*做单个包描述匹配,或精准匹配

  • ==接口名/类名==书写名称与模块相关的==采用*匹配==,例如UserService书写成*Service,绑定业务层接口名

  • ==方法名==书写以==动词==进行==精准匹配==,名词采用*匹配,例如getById书写成getBy*,selectAll书写成selectAll

  • 参数规则较为复杂,根据业务方法灵活调整

  • 通常==不使用异常==作为==匹配==规则

事例:

//切入点表达式: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void com.dao.BookDao.u*())")
    //指定包下指定接口中以"u"开头的无参方法且返回值为void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void com.dao.BookDao.*e())")
    //指定包下指定接口中以"e"结尾的无参方法且返回值为void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void com.dao.BookDao.*())")
    //指定包下指定接口中所有无参方法且返回值为void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void com.dao.BookDao.*(*))")
    //指定包下指定接口中所有有一个参数的方法且返回值为void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void com.dao.BookDao.*(..))")
    //指定包下指定接口中所有方法且返回值为void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void com.dao.*.*(..))")
//指定包下所有类中所有方法且返回值为void

@Pointcut("execution(* com.dao.*.*(..))")
//指定包下所有类中所有方法

@Pointcut("execution(* com.*.*.*(..))")
//com包下所有子包中所有类中所有方法

@Pointcut("execution(* com..*.*(..))")
//com包下所有包中所有类中所有方法

@Pointcut("execution(* *..*.*(..))")
//任意包下所有包中所有类中所有方法

@Pointcut("execution(* *(..))")
//任意包下所有包中所有类中所有方法
private void pt(){}

AOP通知类型【重点】

AOP通知分类
  • AOP通知描述了抽取的共性功能,根据共性功能抽取的位置不同,最终运行代码时要将其加入到合理的位置

  • AOP通知共分为5种类型

  • 前置通知(before):在切入点方法执行之前执行

  • 后置通知(after):在切入点方法执行之后执行,无论切入点方法内部是否出现异常,后置通知都会执行。

  • ==环绕通知(重点around):==手动调用切入点方法并对其进行增强的通知方式。

  • 返回后通知(了解 afterReturning):在切入点方法执行之后执行,如果切入点方法内部出现异常将不会执行。

  • 抛出异常后通知(了解 afterThrowing):在切入点方法执行之后执行,只有当切入点方法内部出现异常之后才执行。

前置通知
  • 名称:@Before

  • 类型:==方法注解==

  • 位置:通知方法定义上方

  • 作用:设置当前通知方法与切入点之间的绑定关系,当前通知方法在原始切入点方法前运行

  • 范例:

@Before("pt()")
publicvoidbefore()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advice ...");
}
后置通知
  • 名称:@After

  • 类型:==方法注解==

  • 位置:通知方法定义上方

  • 作用:设置当前通知方法与切入点之间的绑定关系,当前通知方法在原始切入点方法后运行

  • 范例:

@After("pt()")
publicvoidafter() {
    System.out.println("after advice ...");
}
返回后通知
  • 名称:@AfterReturning(了解)

  • 类型:==方法注解==

  • 位置:通知方法定义上方

  • 作用:设置当前通知方法与切入点之间的绑定关系,当前通知方法在原始切入点方法正常执行完毕后运行

  • 范例:

@AfterReturning("pt()")
publicvoidafterReturning() {
    System.out.println("afterReturning advice ...");
}
抛出异常后通知
  • 名称:@AfterThrowing(了解)

  • 类型:==方法注解==

  • 位置:通知方法定义上方

  • 作用:设置当前通知方法与切入点之间的绑定关系,当前通知方法在原始切入点方法运行抛出异常后执行

  • 范例:

@AfterThrowing("pt()")
publicvoidafterThrowing() {
    System.out.println("afterThrowing advice ...");
}
环绕通知
  • 名称:@Around(重点,常用)

  • 类型:==方法注解==

  • 位置:通知方法定义上方

  • 作用:设置当前通知方法与切入点之间的绑定关系,当前通知方法在原始切入点方法前后运行

  • 范例::

@Around("pt()")
publicObject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pjp) throws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around before advice ...");
    // 表示对原始操作的调用
    Objectret=pjp.proceed();
    System.out.println("around after advice ...");
    returnret;
}

==环绕通知注意事项==

  1. 环绕通知方法形参必须是ProceedingJoinPoint,表示正在执行的连接点,使用该对象的proceed()方法表示对原始对象方法进行调用,返回值为原始对象方法的返回值。

  1. 环绕通知方法的返回值建议写成Object类型,用于将原始对象方法的返回值进行返回,哪里使用代理对象就返回到哪里。

环绕通知能获取那些数据呢
package com.aop;

import org.aspectj.lang.JoinPoint;
import org.aspectj.lang.ProceedingJoinPoint;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import java.util.Arrays;

/**
 * 环绕通知能获取那些数据呢【ProceedingJoinPoint原始方法调用】
 *    获取参数  在所有的通知中都可以获取
 *    获取返回值
 *
 */

@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MyAdvice {
    @Pointcut("execution(* com.itheima.dao.BookDao.findName(..))")
    private void pt(){}

    //JoinPoint:用于描述切入点的对象,必须配置成通知方法中的第一个参数,
                //可用于获取原始方法调用的参数
    @Before("pt()")
    public void before(JoinPoint joinPoint)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advice ..." );
        Object[] args = joinPoint.getArgs();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gs));
    }

    public void after() {
        System.out.println("after advice ...");
    }

    //ProceedingJoinPoint:专用于环绕通知,是JoinPoint子类,可以实现对原始方法的调用
    @Around("pt()")
    public Object 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pjp) {
        Object[] args = pjp.getArgs();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gs));
        Object ret = null;
        try {
            ret = pjp.proceed();
        } catch (Throwable t) {
            t.printStackTrace();
        }
        return ret;
    }

    //使用returning属性设置返回后通知获取原始方法的返回值,
    //要求returning属性值必须与方法形参名相同
    @AfterReturning(value = "pt()",returning = "rt")
    public void afterReturning(String rt) {
        System.out.println("afterReturning advice ..."+rt);
    }

    //使用throwing属性设置抛出异常后通知获取原始方法运行时抛出的异常对象,
    //要求throwing属性值必须与方法形参名相同
    @AfterThrowing(value = "pt()",throwing = "ex")
    public void afterThrowing(Throwable ex) {
        System.out.println("afterThrowing advice ..."+ex);
    }
}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Spring AOP 是一个用于实现面向切面编程的框架。它可以通过配置来实现横切关注点的模块化,并将其应用到程序的不同部分。Spring AOP 使用 AspectJ 切入点指示符来定义切入点表达式,用于匹配方法执行连接点。Spring AOP 支持以下 AspectJ 切入点指示符: 1. execution:用于匹配方法执行连接点。这是使用 Spring AOP 时要使用的主要切入点指示符。 2. within:限制匹配以连接某些类型中的点(使用 Spring AOP 时在匹配类型中声明的方法的执行)。 3. this:限制匹配到连接点(使用 Spring AOP 时方法的执行),其中 Bean 引用(Spring AOP 代理)是给定类型的实例。 4. target:限制匹配到连接点(使用 Spring AOP 时方法的执行),其中目标对象(正在代理的应用程序对象)是给定类型的实例。 5. args:限制匹配到连接点(使用 Spring AOP 时方法的执行),其中参数是给定类型的实例。 6. @target:限制匹配到连接点(使用 Spring AOP 时方法的执行),其中执行对象的类具有给定类型的注释。 7. @args:限制匹配到连接点(使用 Spring AOP 时方法的执行),其中传递的实际参数的运行时类型具有给定类型的注释。 8. @within:限制匹配以连接具有给定注释的类型中的点(使用 Spring AOP 时在具有给定注释的类型中声明的方法的执行)。 9. @annotation:限制匹配到连接点的主题(在 Spring AOP 中运行的方法)具有给定注释的连接点。 在使用 Spring AOP 时,需要引入 Spring AOPSpring Context 相关的包,并在配置文件中进行相应的配置。可以通过 Maven 或其他构建工具来引入相关依赖。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