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门充满丰富表现力的艺术,而其中的音符、八度和音阶等基础概念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学习音乐的工具。
这些元素不仅仅是音符和音高的抽象概念,它们与我们对音乐的感知密切相关。
从音符的高低到八度的划分,再到音阶的构建,它们一起形成了音乐世界的基本语言。
今天,我们将探讨这些基础元素,以及它们如何相互联系,并在音乐学习中为我们提供结构化的支持。
音符与音高
1. 音符和它的书面语
在音乐中,音符代表了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程度。五线谱是一种标准的音乐记录方式,如果把音乐看做是"说话”,那么它是音乐的"书面语"。通过在五条水平线上的画圈圈,音符位置来表达音高的不同。每个音符的位置对应着一个特定的频率。
简单来说,音符是音高的视觉呈现,而五线谱则是帮助我们量化音高的一种工具。
2. 音高
值得注意的是,音高不仅仅由一个音符来表示,还可以通过频率的倍增来表现。例如,音高的变化可以通过频率的倍数来区分。在音乐中,一个音符的音高翻倍会被认为是同一音符的“八度”提升。这个变化实际上是由两倍频率的关系决定的。因此,在八度范围内,不同的音符用相同的字母(如C、D、E等)表示,但它们在频率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八度的变化意味着我们听到的音高会有一种“高低”的差别,但音符名称依然保持一致。
新工具:八度(Octave)
八度(Octave)是音乐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听觉上说,它由两个听感相似但音高不同的音符组成;物理上说,它指的是两个音符之间的频率比为2:1的关系。
当我们听到两个音符在八度之间时,虽然它们的频率存在巨大差异,但我们依然会觉得这两个音符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似的”,想一想两个不同音高的“哆”。这就是八度的魔力:它不仅揭示了音符间的数学关系,还帮助我们感知音乐的层次感。
注意:
- 虽然叫做八度,但在西方音乐体系中,音阶分为12个“最小音高”,也就是12个半音。每个八度内都会有12个不同的音符,分别对应于音高之间的最小差异。我们通常将这12个音符通过半音的方式排列在键盘上,其中白键和黑键就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音符。
- 八度的定义本身并没有直接涉及到“八”个音符,而是由“频率的倍增”这一数学关系来决定了两个音符之间的关系。
音阶与调式
音阶由以下两个要素构成:
1. 全音半音关系
音阶是一堆音符中相邻两个音符彼此之间的关系的组合。具体描述来说,音阶是音符之间的距离的组合,有两种距离关系:全音和半音
全音是由两个半音构成的,而半音则是最小的音高单位。不同的全半音组合,构成了不同的音阶,而每种音阶又能够引发不同的听感。
以C大调音阶为例,从中央C开始往上走,只走白键,它的音符依次为:C、D、E、F、G、A、B、C。这里的音高关系是基于特定的全半音间隔安排的。C到D是全音,D到E也是全音,而E到F是半音,依此类推,俗称“全全半全全全半”。C大调音阶的构成规则使得它产生了明亮、和谐的听感。
2. 主音
主音(Tonic)是指一段音乐中的核心音符,是调式或音阶的起始音和归属音。它在音乐中起到中心作用,决定了旋律的调性和方向感。在一个调式中,主音通常是旋律的稳定点,听起来像是“家”一样,其他的音符围绕着它构成和谐的旋律。
我们可以通过C大调音阶(C、D、E、F、G、A、B)来解释主音的概念。假设我们以C为主音,那么C大调的音阶就会围绕C进行展开,C会是旋律的起点和终点。主音也就是整个调式的“归属音”,旋律的推进和收尾常常会回到主音,以给人一种“完成”或“稳定”的感觉。
这样的规则使得不同的音阶生发了不同的音质(Quality)。在西方传统音乐中,音阶的构建有其固定的规律,最常见的就是大调和小调,也就是我们要说的调式。
调式
我们可以使用基于C大调音阶的音符(C、D、E、F、G、A、B),通过不同音符作为主音,可以构成多种调式。我们可以只使用钢琴的白键生发各种著名的——中古调式,你不妨试着使用键盘来创造它们!
1. C大调(Ionian Mode)
- 音阶:C - D - E - F - G - A - B - C
- 特点:C大调是最基本的调式,通常给人明亮、愉快的感觉。
2. D大调(Dorian Mode)
- 音阶:D - E - F - G - A - B - C - D
- 特点:Dorian调式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将6音升高半音(相对于C自然小调)。这种调式常给人一种既不完全明亮也不完全忧郁的感觉,常用于爵士和民间音乐。
3. E 弗吉尼亚调式(Phrygian Mode)
- 音阶:E - F - G - A - B - C - D - E
- 特点:弗吉尼亚调式听起来非常紧张和神秘,给人一种较为阴暗、沉重的感觉。它的特点是半音紧接着主音,因此常用在需要表现紧张、神秘氛围的音乐中。
4. F lydian调式(Lydian Mode)
- 音阶:F - G - A - B - C - D - E - F
- 特点:Lydian调式是一种具有明亮感的调式,它与大调相似,但是在4音上有半音提升(即B自然)。这种提升的音符给Lydian调式带来一种开放、广阔的感觉。
5. G 混合音调(Mixolydian Mode)
- 音阶:G - A - B - C - D - E - F - G
- 特点:Mixolydian调式与大调类似,但它的7音是降半音的(即F而不是F#)。这种调式通常带有一定的蓝调色彩,常用于摇滚和民间音乐中。
6. A 小调(Aeolian Mode)
- 音阶:A - B - C - D - E - F - G - A
- 特点:Aeolian调式即自然小调,给人一种忧郁、沉思的感觉。它是最常见的小调调式,通常用于表现较为沉重或悲伤的情感。
7. B 洛克调式(Locrian Mode)
- 音阶:B - C - D - E - F - G - A - B
- 特点:Locrian调式是最不稳定的调式,其主音到5音之间的距离是降五度,因此听起来极其不稳定和紧张。由于它的这种不稳定性,Locrian调式在实际音乐中不常用,但它常用于表现不安和恐惧的情感。
将C大调的音阶移到G,G大调就会形成。这个过程中,各个音符之间的相对关系保持不变,但由于起始音的不同,我们得到的音阶所产生的情感色彩就会有差异。通过调整音阶的主音和音符之间的相对关系,我们可以得到许多不同的调式,每个调式都有其独特的氛围。
乐器使用与音阶的演奏
钢琴是最能直观表现音阶关系的乐器之一,特别是在学习音阶和调式时,钢琴的键盘布局提供了清晰的音符排列。钢琴的键盘由白键和黑键组成,每个键代表了一个音符。白键通常表示自然音符(如C、D、E等),而黑键则表示升降音符(如C#、D#、F#等)。在钢琴上,C大调音阶就能直接用白键演奏出来,从C到下一个C的音符排列就是一个完整的C大调音阶。
可以下载一个钢琴app或者使用简单的键盘,钢琴的白键演奏音阶可以帮助理解音符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如何在不同调式之间进行转换。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在实际演奏中体会到音阶所带来的音响效果,并进一步理解调式之间的微妙差异。
结语
音符、八度和音阶是构建音乐世界的基础元素,它们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形成了我们日常听到的和谐美妙的音律。从音符的高低变化到八度的倍频关系,再到音阶的构建和调式的转换,每一环节都深刻影响着音乐的表现力。理解这些基础概念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音乐,还能加深我们对音乐本质的认识。在接下来的音乐学习过程中,掌握这些工具无疑是成功的第一步。
但不要忘记,听觉始终是首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