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谱分析仪原理
-
信号分析与频谱分析
1.1 信号信息显示所使用仪器
信号的波形信息采用示波器显示,如幅度、周期、频率。
信号的频率分布信息使用频谱分析仪显示,如频率、功率、谐波、杂波、噪声、干扰失真。
信号的矢量信息使用矢量分析仪表征,如幅度误差、矢量误差、相位误差。
时域:时域(Time domain)是描述数学函数或物理信号对时间的关系。例如一个信号的时域波形可以表达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
频域:频域(frequency domain)是描述信号在频率方面特性时用到的一种坐标系。在电子学,控制系统工程和统计学中,频域图显示了在一个频率范围内每个给定频带内的信号量。频域,尤其在射频和通信系统中运用较多,在高速数字应用中也会遇到频域。
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是对模拟信号的两个观察面。时域分析是以时间轴为坐标表示动态信号的关系;频域分析是把信号变为以频率轴为坐标表示出来。一般来说,时域的表示较为形象与直观,频域分析则更为简练,剖析问题更为深刻和方便。
调制域:描述输入信号随时间而变化的频率值,所产生的显示图像代表信号的调制域,即信号的频率值与时间的关系,实现动态连续测量频率。
1.2 为什么需要频谱分析?
时域中的任何电信号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具有适当频率、幅度和相位的正弦波叠加而成。而频谱则是一组正弦波谱线的集合,经适当组合可形成可观察的时域信号。
频谱分析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振动信号的有效方法,协助了解振动信号的构成(频率、相位、幅度信息)、产生原因和振动特性。其在不同领域作用如下:
信号分析:通过频谱了解信号的频率成分和能量分布情况,同时通过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以确定信号的频率特征,识别不同频率的成分,检测噪音和干扰等。
通信系统:频谱分析在通信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于信号调制与解调、频带分配、多路复用等方面的设计与优化,帮助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音频处理:音频信号的频谱分析可以用于音乐和语音信号的处理。例如,音乐音频的频谱分析可以提取音符、和弦和音色信息,实现音乐识别和音频合成;语音信号的频谱分析可以用于语音识别、语音增强和语音编码等应用。
故障诊断:频谱分析可以应用于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领域。通过对设备或系统产生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以检测出异常频率成分或频率特征,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故障或预测故障的发生。
图像处理:在图像处理中,频谱分析可以用于图像压缩和编码、图像增强和去噪等方面。通过对图像进行频谱变换,如傅里叶变换,可以将图像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实现对图像频率信息的分析和处理。
下图为时域、频域原理图和一些常见波形在时域、频域中的波形图:
-
频谱分析仪的功能和基本原理
现代频谱分析仪实现方式主要包括FFT分析仪和外差式频谱仪。
2.1 FFT分析仪
输入信号的带宽被A/D变换器前的模拟低通滤波器截断,采样值被保存在存储器RAM中,然后通过计算频域信号,最后频域信息在显示屏幕显示。
应用范围:进适合测量低频信号,动态范围和最大输入频率只能折中处理,不适合脉冲信号分析。
备注:FFT是指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信号从时域向频域换(时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