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系与40系显卡差别:ToDesk云电脑登顶?顺网云/海马云/青椒云差距多大?

引言

从2025年CES大会英伟达发布RTX50系显卡以来,5090、5080和5070/Ti已经陆续推出。相比上一代的40系显卡,由于更换了显卡架构与核心制程,50系显卡在CUDA核心数、带宽、核心频率以及显存容量上都有大幅提升。再加上DLSS 4加持,在稳定帧数、锯齿处理和光线重构上绝对是目前最顶级的体验。

然而性能提升额度同时,价格也同步提升了。目前在售的最便宜的5070也要将近5000元,这对于轻度玩家来说十分要命了。那么这时候不妨试试云电脑。云电脑随取随用的特性让我们无需关注硬件投入和维护成本,只需要挑选合适的套餐,即可随意升级设备性能。同时云电脑一般都采用数据集中化存储,我们也不需要担心设备损坏或丢失,在系统重置完毕后即可恢复数据。目前市面上的云电脑厂家都有自家的网络优化方案,能够真正做到多设备跨平台使用,彻底打破了地域和设备的限制。目前ToDesk已经率先为云电脑开放了50系显卡配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对比一下市面上主流的几家云电脑产品。

性能评测

本次选取 ToDesk云电脑、顺网云、青椒云、海马云进行对比,尤其关注引入全新 50 系列显卡的 ToDesk和顺网云,从多方面评测哪家综合体验最佳。

处理器

ToDesk云电脑 提供的 13 代 i7-13790F 处理器,作为 13 代 i7 次顶级型号,16 核 24 线程的配置使其在多任务处理、大型软件与游戏运行中表现出色,性能稳居天梯图前列。不过相比最新 14 代及 i9 系列,其在单核睿频及极限多线程负载下存在一定差距,但对多数用户已完全够用,并在此次测评中单从处理器这一项就远胜于其他云产品。

顺网云配备的 12 代 i5 的 12490F 处理器,曾经的性价比热门之选。6 核 12 线程设计,在应对日常办公、网页浏览及轻度游戏时表现稳定。但受制于核心规模与架构,面对大型 3A 游戏及专业创作软件,性能略显捉襟见肘。

青椒云则是直接将服务器资源划拨过来,基于 Skylake - SP 架构,14 纳米制程。在服务器应用中积累了稳定性优势,多核心处理常规任务尚可。相对其他几款云电脑处理器制程老旧,能效比欠佳,核心线程数优势不再,面对大型游戏和专业软件,性能不算强劲。

海马云处理器为 i7-12700KF 基于 Alder Lake 架构,12 核 20 线程应对多任务和主流游戏表现不错,单核睿频突出。但相比 ToDesk 13 代产品,制程与缓存稍显落后,高负载场景下能耗比和性能释放存在不足。

显卡

ToDesk云电脑提供了3060、4070、4090、5090四种配置,是三家中唯一开放5090的厂商。本次我们就选购4070、5090套餐。

顺网云的套餐模式不太相同,它是通过进入不同分区选取显卡,以40系为主,50系有5070ti/5080分区一个,不过一直要排队。

【博主有话说:测试时网络环境比较差,但是只有顺网云遇到了这种情况,扫码登录两次依然失败,看来需要优化一下 】

青椒云则略有不同,普通套餐是服务器划拨的计算资源,高级套餐包含独立显卡,由于没有4070显卡我们选择4060用于以下测评,但相比前代提升有限,显存容量在部分场景下略显不足。

海马云 4070 和 4090 系列套餐,依帧率和分辨率细分,能满足多样画质与帧率需求,高刷表现突出,不过价格相对偏高,部分高配置套餐性价比有限 。

跑分测试

接下来我们先用安兔兔为四家跑一个综合分数。安兔兔跑分会兼顾CPU、GPU、内存和操作系统,可以看出机器硬件的一个整体水平。不过由于测试相对比较独立,它的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体验的好坏。从图中可以看出ToDesk的5090领先了非常之多,跑分结果是ToDesk云电脑>顺网云>海马云>青椒云

【从左到右:ToDesk、顺网云、青椒云、海马云】

之后我们用aida64为三家的CPU、GPU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可惜由于系统权限问题,aida64无法检测ToDesk的GPU,但在CPU层面,无论是缓存读写、FLOPS/IOPS吞吐量ToDesk都是绝对领先,从结果显示来看:ToDesk云电脑>海马云>顺网云 = 青椒云

【从左至右:ToDesk、顺网云、青椒云、海马云】

最后我们使用3dmark单独评测游戏性能,这里我们选择Extreme极限测试,它不仅测试机器的硬件性能,还会执行压力测试检测稳定性。不难发现ToDesk分数遥遥领先,如果仔细查看会图形分数主要考查的就是GPU性能,5090的确发挥了它应有的实力,顺网云和青椒云的性能持平,海马云稍逊。

【从上至下:ToDesk、顺网云、青椒云、海马云】

压力测试

为了保证公平性,下面测试均基于4070显卡(青椒云基于4060):

Unigine Superposition 是款专业图形基准测试工具,基于 Unigine 2 引擎,能以最高 8K 渲染分辨率压榨 GPU 性能,极度考验GPU的稳定性,给这几款云电脑上上强度

起初我打算设定为8K,基本上设定完那一刻某云就卡死了,我们给他们统一设定为4k分辨率,Graphics API我们选择Direct X(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处理功能,广泛应用于Windows游戏开发)

青椒云一直维持在 60fps,展现出一定稳定性,考虑到其面向多领域应用场景,这样的表现对于日常办公、普通设计任务及一些轻度游戏而言尚可接受

ToDesk云电脑一直稳定在115fps以上,其在 GPU 性能调度、网络传输协议优化等方面表现出色,执行复杂的图形渲染、AI 运算任务,大概率都能轻松驾驭。

顺网云稳定保持在100fps,在 GPU 性能与系统优化上有不错表现,能为用户带来流畅的图形使用体验,不过相比 ToDesk 云,在极限性能场景下还有提升空间。

海马云测评时,可能博主网络波动较大,测评时,频频黑屏,卡死,海马云的网络优化对比其他几家,相对较差

海马云在测试中稳定保持 85fps,表明其 GPU 性能与资源调度有一定水准,可较好满足主流游戏与图形处理需求,但相比更高帧率的产品,在复杂场景下的表现稍逊一筹。

这个时候,是不是就会有些疑问:为什么相同的配置,不同的云平台,跑出来的性能差异这么大?

通俗的说,可能是以下几点:

① 硬件驱动没及时更新,硬件就没法全力发挥性能;② 系统后台程序太多,占用了游戏能使用的空间;③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云电脑平台传数据的速度和稳定性不同,数据传得慢画面就容易卡;④ 游戏本身优化有好有坏,更新后流畅度也会变。

50系云电脑极限测试

针对50系列的测试是本次测评最重要的一环,我们分别来尝试一下ToDesk云电脑的50系套餐以及顺网云50系列套餐,看看它们的性能到底有多强:是否独享完整的硬件资源,还是传统的虚拟化方案?针对50系列的优化,到底是哪个厂家将优化做到了极致。

在测试顺网云时,发生了一些小插曲,我知道顺网云的50系列显卡需要排队,没寻思能排这么久,五一期间压根不用想,寻思过了五一人不能多,于是过了五一博主再次排队,发现还有很多人,博主特意挑选了凌晨,从晚八点到凌晨两点了,六个小时了,从前面排队4人,变成了前面排队3人,我低估了各位肝帝的能力,这卡有肝者得之。

进不去啊。。。

游戏测试

ToDesk云电脑测试游戏

50系显卡相比于40系显卡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独占的完整版DLSS4.0。有了它帧生成效率提升40%,显存占用降低30%。换句话说就是X060显卡+DLSS4.0≈X070显卡,对于游戏来说帧数至少翻倍。这一重大提升在4K分辨率下尤为重要,50系显卡还有一大法宝就是加大的显存,相比于40系每一个级别显卡的显存都有所提升。5090的显存就高达32g,相比于正常版4090只有24g。更大的显存在面对突然激增的模型数量有天然的优势。在黑神话悟空的开头部分,由于场景中模型数量比较多,并且战斗特效十分夸张,很多朋友在这里都会遭遇卡顿或跳帧,从而影响体验。而ToDesk云电脑这5090的帧数自始至终稳定在80+,没有丝毫卡顿出现

todesk5090-测试黑神话

顺网云测试游戏

顺网云的50系专区不能选择配置,进入的时候随机到什么就是什么。这次我们随机到的是一台配置5070ti的机器。5070ti这块显卡虽然比5070提升有限,但得益于16g显存和DLSS4.0的加持,在4k分辨率下的游戏体验还算可以,大约在40-50帧之间,还是达不到60帧标准,跟5090那种超高帧数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顺网云 5070 -测试黑神话

大模型测试

Todesk云电脑Deepseek

我们利用部署工具包在LM Studio中部署 DeepSeek-R1-Distill-Llama-8B 和 DeepSeek-R1-Disti11-Qwen-32B 模型。前者占用将近5g空间,而后者占用了恐怖的18g空间。得益于5090的32g超大显存,这一切都不会成为我们体验LLM模型的阻碍。

我们先试用一下 DeepSeek-R1-Distill-Llama-8B 模型。向他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生成一个俄罗斯方块的代码。之后模型就会以一个非常快的速度生成文本,可以看到模型速度高达79 token/sec。

切换到DeepSeek-R1-Disti11-Qwen-32B模型,由于这个模型巨大的体积,整体的运行速度会比前者稍慢,但可以说也是非常迅速了。

顺网云Deepseek

由于5070ti只有16g显存,所以最大只支持部署DeepSeek-R1-14B模型。接下来我们分别测试一下轻量化的7B模型和14B模型的运行状况。可以看到对于7B这种小模型还是游刃有余的,生成速度达到了46 token/sec,基本满足使用。不过这种小模型由于压缩比较厉害,最后的结果正确率比较堪忧。

接下来我们试一下14B模型,这个模型性能相比7B有巨量的提升,不过速度就比较堪忧了。生成速度仅有25 tok/sec,答题全过程花费了半分钟,有点慢了

价格对比

ToDesk云电脑采用的是比较灵活的计费方式,可以包时也可以计时,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段还有相当程度的优惠。不同的配置价钱不同,大家可以按需选用。如果想体验,新用户可以输入{ todeskfast }1毛钱白嫖3小时4070云电脑。

顺网云则主要是计时,也有包月或者特殊时段优惠。不过由于没有区分配置,轻度用户会有些吃亏,而且一些热门配置可能会面临排队的情况,5070就要排很长很长时间。

青椒云和ToDesk类似,也是以包时为主,部分配置有计时的选项,不过没有特殊时段优惠,整体会比较贵。

海马云

海马云有个挺人性化的地方,每日签到送一定体验时长,可惜的是,他没有包月和特殊时段优惠。

总结

ToDesk云电脑可以说是目前可供选择的云电脑配置天花板,不论是CPU还是GPU都是遥遥领先。同时提供多种服务配置,不过对于轻度用户来说,50系的配置相对来说会稍贵些;顺网云主打网吧式体验,配置选择比较多,闲时价格相对优惠,不过配置相对来说不拔尖,受网络影响较大。青椒云主要面向办公用户,在游戏这块的软硬件都没有太多优势,低端配置对于轻度用户来说不是很划算。海马云显卡配置中规中矩,却局限于计时收费,并且网络优化差强人意,对于长时间使用的用户而言成本偏高,内容库丰富度也较为有限。

ToDesk

顺网云

青椒云

海马云

配置

★★★★★

★★★

★★★

★★★

内容库

★★★★

★★★

★★

价格

★★★★

★★★★★

★★★★

★★★★

推荐度

★★★★★

★★★★

★★★

★★★

个人体验上来说,单机游戏用户必选ToDesk云电脑。5090的体验是其他所有配置无法给到的,并且通过本机上传功能可以节约很多下载的时间。如果是网游用户的话可以在ToDesk顺网云中选择一个价钱合适的,这就需要根据你使用的时长和时间段来决定了。不过顺网云要保留数据的话需要额外付费,而ToDesk可以直接把用户数据下载到本地保存,此外,ToDesk还有低配3060和AIGC/设计创作专用的4090,根据个人需求适配对应套餐。海马云虽然也载有不俗的显卡配置能提供不错的游戏画质,但单一的计时收费模式,使得长时间游戏的成本居高不下,且缺乏数据便捷保存功能,对数据管理和多场景使用的用户来说不够友好。如果你是出差在外,需要快速处理一下工作的话,青椒云的无显卡套餐,可以享受一个纯净的原生系统,并也提供了一些预装AIGC工具的套餐。

云电脑这个市场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好。相比于上一次使用云电脑产品,各家不仅在配置细分、软件工具还有延迟体验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云电脑产品能够真正替代实体电脑,满足各种场景的需求,让我们享受一个更纯粹更极致的用机体验。

评论 1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Yan-英杰

感谢大佬打赏,我会更加努力创作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