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概述icon-default.png?t=O83Ahttps://blog.csdn.net/m0_73540794/article/details/144462282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持续更新中

目录

第二章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3 传输方式

2.4 编码与调制

2.5 信道的极限容量


第二章 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物理层就是要解决在各种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零和一的问题,进而给数据链路层提供透明传输比特流

所谓透明,是指数据链路层看不见也无需看见物理层究竟用的是什么方法来传输比特零和一,他只管享受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传输服务。f6b2214f5a8e4e528ccbe63dbdb159ff.png

连接各种网络设备的传输媒体种类众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导引型传输媒体,另一位是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e86ec196070d416688972066a6f7bf86.png

导引型传输媒体中常见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在非导引型传输媒体中常见的是微波通信,例如使用2.4g赫兹和5.8G赫兹频段的WiFi。

物理层为了解决在各种传输媒体上传输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任务:

分别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

f931a96579c0441ca81d9bf32aa5b92e.png

由于传输媒体的种类众多,例如双绞线光纤等,物理连接方式也很多,例如点对点连接广播连接等,因此物理层协议种类就比较多,每种物理层协议都包含了上述四个任务的具体内容

2.2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不属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任何一层,如果非要将它添加到体系结构中,那只能将其放在物理层之下4c0084e549e840b486ae24f53652f5c1.png

同轴电缆 9353f789207e4285928affc40466f325.png

双绞线 1e781eed15d94ab09dd1ea01e1fa1b36.png

光纤 38f4825a210d44d39ddaf5118154f114.png

9f4e6b62350e4d03852ec30515c19f3c.png

电力线 b706f53f324d4ea8ba94f48dcd671b52.png

2.3 传输方式

2cefdf4443814568b0b276f2f18f9069.png

串行传输是指数据是一个比特一个比特依次发送的,因此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只需要一条数据传输线路,即可。

并行传输是指一次发送N个比特而不是一个比特。为此,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需要有N条传输线路

并行传输的优点是速度为串行传输的N倍,但也存在一个严重缺点,即成本高。

796bba7a82d243c2a189d810b769709a.png

数据在纯线路上的传输采用的是串行传输
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常采用并行传输方式。例如CPU与内存之间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同步传输:数据化以稳定的比特流的形式传输,字节之间没有间隔

接收端在每个信号的中间时刻进行检测,以判别收到的是比特零还是比特一。

由于不同设备的时钟频率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

在传输大量数据过程中所产生的判别时刻的累积误差,会导致接收端对比信号的判别错位。

异步传输:是以字节为独立的传输单位,字节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是固定的

接收端需在每个字节的起始处对字节内的比特实现同步。

6bc95af26b6d478d8021932f91c26ee2.png

单工通信又称为单向通信,通信双方只有一个数据传输方向。例如无线电广播采用的就是这种通信方式。

半双工通信又称为双向交替通信,通信双方可以相互传输数据,但不能同时进行。例如对讲机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全双工通信又称为双向同时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例如电话采用的就是这种通信方式。

f14948d0d5204c49ab4ae8397d319b5d.png

单向通信只需要一条信道
双向交替通信和双向同时通信,都需要两条信道每个方向各一条

d01448a696e34d0388aa2cf84ca2bc39.png

2.4 编码与调制

计算机需要处理和传输用户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他们可以统称为消息

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

我们人类比较熟悉的十进制数据,而计算机只能处理二进制数据,也就是比特零和比特一。

计算机中的网卡将比特零和比特一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发送到网线,

也就是说信号数据的电磁表现

由信源发出的原始电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数字基带信号,例如计算机内部CPU与内存之间传输的信号。

另一类是模拟基带信号,例如麦克风收到声音后产生的音频信号。

信号需要在信道中进行传输。

 信道可分为数字信道模拟信道两种。

在不改变信号性质的前提下,对数字基带信号波形进行变换,称为编码

编码后产生的信号仍为数字信号,可以在数字信道中传输

把数字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并转换为模拟信号,称为调制

调制后产生的信号是模拟信号,可以在模拟信道传输

 6bfd60eb99bb454891840c54b45d1e72.png

传输媒体与信道的关系:

严格来说,传输媒体和信道不能直接划等号。 

对于单工传输,传输媒体中只包含一个信道,要么是发送信道,要么是接收信道。

而对于半双工全双工传输,传输媒体中要包含两个信道,一个是发送信道,另一个是接收信道。

如果使用信道复用技术,一条传输媒体还可以包含多个信道。

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是将数字基带信号通过编码或调制的方法在相应信道进行传输。  

不归零编码(NRZ)产生的该比特流的相应信号。

正电平表示比特一,负电平表比特零。

所谓不归零,就是指在整个码元时间内,电平不会出现零电平。7f1222d19af141e2a2dcda0475ceca98.png

因此,由于不归零编码存在同步问题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不采用这类编码

归零编码(RZ):每个码元传输结束后信号都要归零

所以接收方只要在信号归零后进行采样,即可不需要单独的时钟信号

实际上归零编码相当于把时钟信号用归零方式编码在数据中,那这称为自同步信号

但是归零编码中大部分的数据带宽都用来传输归零而浪费掉了

也就是说归零编码的优点是自同步,但缺点是编码效率低

2627bd48ce3548079a7487a86157669f.png

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时刻,信号都会发生跳变

例如负跳变表示比特一,正跳变表示比特零。码元中间时刻的跳变既表示时钟又表示数据,传统以太网使用的就是曼彻斯特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时刻信号都会发生跳变。

跳变表示时钟,把码元开始处电平是否发生变化来表示数据d0df114aeb70404181e3fdfeb2aa698d.png

ccd7b871875d465b87bf5d59f1ac197a.png

待传输的数字基带信号,也就是来自信源的原始数字信号要使用模拟信道来传输,因此需要将数字基带信号通过调制方法调制成可以在模拟信道中传输模拟信号

使用基本调制方法,一个码元只能表示或者说包含一个比特信息。

8a370f1e9b8447ab81fd26bfc164d05f.png

混合调制能使一个码元包含更多的比特

因为频率和相位是相关的,也就是说频率是相位随时间的变化率,所以一次只能调制频率和相位两个中的一个。通常情况下,相位和振幅可以结合起来一起调制,称为正交振幅调制

 正交振幅调制

312b162348d141e0a3f98503c5bcf4b5.png

上图说明每个码元与四个对应关系不能随便定义,每个码元与四个对应关系应该采用格雷码,也就是任意两个相邻码元只有一个比特不同

2.5 信道的极限容量

信号波形失去了码元之间的清晰界限,这种现象叫做码间串扰

码元速率就是调制速率。

8779d8814a684e2ba4280f03e1ee8f43.png

087f5c17c27a4812a056171ce15aeca2.png

调幅、调频以及调相这三种基本调制方法,他们属于二元调制,只能产生两种不同的码元,也就是两种不同的基本波形。因此,每个码元只能携带一比特的信息量。

混合调制属于多元调制。例如,QAM-16可以调制出16种不同的码元,因此每个码元可以携带四比特的信息量。

实际的信道所能传输的最高码元速率,要明显低于奈氏准则给出的这个上限值。

这是因为奈氏准则是在假定的理想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它不考虑其他因素。例如传输距离噪声干扰、传输媒体质量等。

7da336a32245492abdbcb4e35bb014d3.png

56fad2bacaf143a79a995c5013ba6461.png

信道带宽或信道中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大

d0160fecd9dc434ba005b575bce39f7b.png

9703a8f1a71d43d18d4f782ecc5e52a4.png

信噪比分有单位和无单位两种,dB有单位,S/N无单位

 信噪比的两种表示形式icon-default.png?t=O83Ahttps://blog.csdn.net/m0_73540794/article/details/142682294

e389973cd4e341f290f07c53fd94b14e.png

### 关于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物理层的思维导图 以下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物理层的内容整理成的思维导图框架。此部分内容通常涉及信号传输基础、信道特性以及数据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 1. **物理层概述**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与传输介质有关的电气、机械、过程和功能性特性,确保比特流能够在网络中可靠传输[^2]。 #### 2. **信号表示** -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及其转换方法。 - 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的概念及应用场景。 - 不同编码方式(如NRZ, Manchester等)的特点及优劣分析[^3]。 #### 3. **数据传输模式** -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的工作机制描述。 -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核心差异说明。 #### 4. **信道容量计算** 利用香农定理 \( C = B \log_2(1 + S/N) \),解释如何通过增加带宽或提高信噪比来提升信道容量[^1]。 ```python def shannon_capacity(bandwidth, snr): """ Calculate the Shannon capacity of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param bandwidth: Channel bandwidth in Hz. :param snr: Signal-to-noise ratio (linear scale). :return: Maximum achievable data rate in bits per second. """ import math return bandwidth * math.log2(1 + snr) # Example usage: bandwidth = 10e6 # Bandwidth in Hz snr = 20 # SNR linear value capacity = shannon_capacity(bandwidth, snr) print(f"Theoretical maximum throughput: {capacity:.2f} bps") ``` #### 5. **噪声影响** - 随机噪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评估。 - 抑制干扰的技术手段列举,比如屏蔽技术、差分驱动等。 #### 6. **多路复用技术** - 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及时分多址接入(TDMA)的基本原理比较。 - 波分多路复用(WDM)的应用场景介绍。 #### 7. **传播延迟与时延失真** - 数据包在网络上传输过程中经历的各种延迟类型解析。 - 如何减少由于距离造成的显著时间滞后问题探讨。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