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设备管理
-
设备与I/O系统
- 设备是计算机与外界交互的工具,负责输入/输出(I/O)工作,称为外部设备(外设)。
- I/O系统由设备、控制器、通道(如有)、总线及I/O软件组成。
-
设备分类
- 按数据组织:块设备(如磁盘)、字符设备(如键盘)。
- 按功能: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供电设备。
- 按资源分配:独占设备(如打印机)、共享设备(如磁盘)、虚拟设备(通过SPOOLING技术实现)。
- 按传输速率:低速(键盘)、中速(打印机)、高速(磁盘)。
-
设备管理任务
- 多道程序环境下,按策略分配设备,控制操作,完成I/O与主存的数据交换。
- 主要功能:记录设备状态、分配/释放设备、缓冲区管理、提供用户接口。
-
SPOOLING技术
- 通过输入井和输出井缓冲区实现独占设备(如打印机)的共享,使多个进程可并发使用外设。
-
I/O软件层次
- 用户进程→设备无关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硬件。
- 示例:读取硬盘文件时,通过缓存检查、设备驱动请求、中断唤醒等步骤完成。
真题示例:
以下关于I/O软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I/O软件开放了I/O操作实现的细节,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
B、I/O软件隐藏了I/O操作实现的细节,向用户提供物理接口
C、I/O软件隐藏了I/O操作实现的细节,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
D、I/O软件开放了I/O操作实现的细节,用户可以使用逻辑地址访问I/O设备
I/O软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用户隐藏I/O操作实现的具体细节,例如设备的硬件特性、底层控制指令等,用户不需要关心这些复杂的底层操作,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接口就可以方便地使用I/O设备,所以C正确。
二、文件管理
1. 文件的基本概念
- 文件定义:具有符号名的、逻辑上完整的信息集合,包含 文件体(内容)和 文件说明(管理信息,如文件名、存储地址、权限等)。
- 文件系统功能:
- 按名存取
- 提供统一用户接口
- 支持并发访问与控制
- 安全性管理(权限控制)
- 性能优化(如缓存)
- 差错恢复
2. 文件分类
- 按用途:系统文件、库文件、用户文件。
- 按保存期限:临时文件、档案文件、永久文件。
- 按保护方式:只读文件、读写文件、可执行文件、不可访问文件。
- Unix分类:普通文件、目录文件、设备文件(特殊文件)。
3. 文件结构
- 逻辑结构:
- 有结构文件(记录式):如数据库文件。
- 无结构文件(流式):如文本文件。
- 物理结构:
- 连续结构:文件存储在连续的物理块中(类似数组)。
- 链接结构:通过指针链接非连续块(类似链表)。
- 索引结构:通过索引表映射逻辑块到物理块(支持大文件)。
真题示例:
设文件索引节点中有8个地址项,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其中5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2个地址项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1个地址项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磁盘索引块和磁盘数据块大小均为1KB,若要访问文件的逻辑块号分别为5和518,则系统应分别采用(27 ),而且可表示的单个文件最大长度是(28) KB。
(27) A. 直接地址索引和一级间接地址索引
B. 直接地址索引和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C. 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和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D. 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和一级间接地址索引
(28) A. 517 B. 1029 C. 16513 D. 66053
确定访问逻辑块号为5和518时应采用的索引方式
- 直接地址索引: 已知有5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这意味着逻辑块号0 - 4可以通过直接地址索引直接找到对应的物理块,因为逻辑块号5大于4,所以访问逻辑块号5时不能采用直接地址索引,而是采用一级间接地址索引。
- 一级间接地址索引: 每个磁盘索引块大小为1KB,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则每个磁盘索引块中可存放的地址项数量为1KB÷4B=1024B÷4B=256个。 2个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可表示的逻辑块号范围是5 - 5+2×256−1=5 - 516,由于518大于516,所以访问逻辑块号518时应采用二级间接地址索引。
计算可表示的单个文件最大长度
- 直接地址索引可表示的文件大小: 5个直接地址索引可表示的文件大小为5×1KB=5KB。
- 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可表示的文件大小: 2个一级间接地址索引,每个索引块可存放256个地址项,每个地址项对应一个1KB的数据块,所以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可表示的文件大小为2×256×1KB=512KB。
- 二级间接地址索引可表示的文件大小: 1个二级间接地址索引,其下一级索引块有256个,每个下一级索引块又可存放256个地址项,每个地址项对应一个1KB的数据块,所以二级间接地址索引可表示的文件大小为1×256×256×1KB=65536KB。
将上述三种索引方式可表示的文件大小相加,可得单个文件的最大长度为5KB+512KB+65536KB=66053KB
4. 文件目录
- 文件控制块(FCB):包含文件基本信息(如文件名、长度)、存取控制信息(如权限)、使用信息(如创建时间)。
- 目录结构(不包含文件名本身):
- 绝对路径:从根目录开始的完整路径。
- 相对路径:从当前目录开始的路径。
真题示例:
1. 全文件名
全文件名是包含文件所在目录路径以及文件名本身的完整名称。在本题中,从根目录开始到文件 Fault.swf
的完整路径加上文件名即为全文件名。根据目录结构,完整路径为 \swshare\flash\
,文件名是 Fault.swf
,所以全文件名为 \swshare\flash\Fault.swf
2. 相对路径
相对路径是从当前工作目录出发到目标文件的路径。已知当前工作目录为 swshare
,那么从 swshare
出发到 Fault.swf
,只需进入 flash
目录即可,所以相对路径为 flash
。
3. 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是从根目录开始到目标文件的完整路径。从题目中的目录结构可知,从根目录 \
开始,依次经过 swshare
目录、flash
目录到达 Fault.swf
文件,所以绝对路径为 \swshare\flash\
。(绝对路径的根目录 \ 不能省)
5. 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 空闲区表:记录连续空闲区域(适用于连续分配)。
- 位示图(Bitmap):用二进制位表示磁盘块是否空闲(如
1
表示占用,0
表示空闲)。>第0字节 >1 >0 >1 >0 >0 >1 >… >0 >1 第1字节 0 1 1 1 0 0 … 1 1 第2字节 0 1 1 1 1 0 … 1 0 第3字节 1 1 1 1 0 0 … 0 1 … … … … … … … … … … 第n - 1字节 0 1 0 1 0 1 … 1 1 - 空闲块链:通过指针链接所有空闲块。
- 成组链接法:分组管理空闲块(如每组 100 块),提高效率。
真题示例:
某文件管理系统采用位示图(bitmap)记录磁盘的使用情况。如果系统的字长为32位,磁盘物理块的大小为4MB,物理块依次编号为:0、1、2、... ,位示图字依次编号为:0、1、2、...,那么16385号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25)个字中描述:如果磁盘的容量为1000GB,那么位示图需要(26)个字来表示。
(25)A. -128 B. 256 C. 512 D. 1024
(26)A. 1200 B. 3200 C. 6400 D. 8000
位示图中,一个字的每一位对应一个磁盘物理块的使用情况(通常0表示空闲,1表示已占用),系统字长为32位,即一个字可以表示32个物理块的使用情况。 计算16385号物理块在位示图中的字编号,用物理块号除以一个字所能表示的物理块数(32): 16385÷32=512⋯⋯1 其中商512表示16385号物理块所在的字编号(从0开始计数),余数1表示在该字中的位编号(从0开始计数)。 所以16385号物理块的使用情况在位示图中的第512个字中描述。 |
先将磁盘容量的单位统一换算为MB,因为1GB=1024MB,所以1000GB=1000×1024MB=1024000MB。 已知磁盘物理块大小为4MB,则磁盘的物理块总数为:1024000÷4=256000(块) 又因为一个字可以表示32个物理块的使用情况,所以位示图需要的字数为:256000÷32=800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