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为什么我要写这篇博客?
A:在考教资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关于教资的材料,感谢你们提供的考试经历,对我的备考起到了整体调整的帮助,知道如何以更好的顺序进行复习,了解到了教资的考试形势。
一、我的情况
可以看到我的成绩虽然运气好都过了,但是都比较低,公开具体成绩能够让大家知道我的经验的价值有限,以节约大家的备考时间。
二、备考经历
我是2025年上半年参加教资考试。报名后,给教资的复习时间并不算多(虽然有两个月,但有很多其他事情,教资实际只花了平均每科一周多,提前开始能够减少教资复习的压力,毕竟不知道要花多久时间、难度多大)。考前最后一天和朋友复习,主要和他聊的科目二知识在本次教资科目二大题都考到(教学原则8:直观、启发、循序、巩固、量力、施教、科学、实际。教学方法3+2+4、德育原则8:严格、施教、积极、疏导、知一正集。德育方法6)(虽然是必考点,没想到材料题只分别考了它们,而平常练习到的材料题一些考的比较偏就只能编,会少得几分)
我使用的是中公的复习资料,在过完科目三、科目二厚厚的教材之后,基本只能写选择题,主观题很多难以下手。院长笔记浓缩了知识点能够节约时间,强迫自己去编主观题答案,复习时间有限不可能全面背记。科目一的视频讲解很好,能够非常清晰地写大题,学一个内容就立即练一个内容,三观一天半,教师职业道德半天,阅读半天。后续需要刷题防止忘记。
三、考试经历
科目一在上午考,我的考场基本人都到位了。科目一时间比较紧,作文平常只写了题纲,考试的时候提笔忘字,比如连挪吒都写错了,而且几乎要收卷了才写完。
科目二辨析简答是有依据地编,不知道坐我旁边的那位有没有坚持写,不记得很正常,很多我都是编的,一般都能得点分。科目二很多人都提前交卷,我写的比较慢,考完就有点累了,但是仍然要复习科目三。
科目三高中信息技术题型不变但是考到的内容变化很大,之前学教材的时候感觉像有很多旧知识(flash,Photoshop等),而这次考试知识很新且有用,尤其是案例题分析题和平常练的十分不同,灵活很多,有点分心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最后一问没时间想。
四、复习笔记
我的复习顺序是科目三、科目二、科目一。我是最先买科目三了解一下教资,科目二知识点较多适合先复习,复习周期较长,科目一舍去文化素养部分复习比较快。
科目一《综合素质》核心考点
模块 | 核心内容 |
---|---|
教育理念 | 素质教育观 |
职业道德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法律法规 |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
文化素养 | 文学/历史/科技/艺术常识 |
基本能力 | 阅读理解、逻辑推理、信息处理、写作 |
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核心考点
模块 | 核心理论/原则 |
---|---|
教育学基础 | 教育起源说(生物、心理、劳动) |
课程理论 | 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课程 |
教学原则 | 八大教学原则 |
学习理论 | 行为主义(强化)、认知主义(同化)、建构主义(情境) |
德育原则 | 疏导原则、知行统一、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 |
班级管理 | 班主任工作内容 |
心理发展 | 皮亚杰认知阶段(0-15岁)、埃里克森人格阶段(青春期:同一性vs角色混乱) |
由于我成绩一般,笔记也较为混乱,所以觉得没有整理出来的必要了。总的来说,教师资格证考试难度不大,但有一定通过率要求,像我这样的大多数考生肯定需要好好复习,毕竟不能指望每次考试都靠运气压线通过。另外,科目三虽然变化较大,我答得不算理想,但也通过了,毕竟是等级分制,可能其他人也答得不太好,所以认真备考、正常发挥就好。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