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接入及核心网与移动回传网无信息交互,造成资源浪费

芯片处理能力、终端能力增强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发掘,终端芯片和能力都有了飞 速的发展。从 3GPP 的标准化历程来看,终端可以支持的频带数组合增多、 物理层功能不断增强、支持的特性极速增长,当然也伴随着计算存储资源的 叠加和更多的和网络互动能力。

终端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芯片处理能力极强的高端终端和芯片能力 化简的物联网类型终端。高性能处理器的应用使得复杂的基带运算成为可能, 为未来的更高性能调制解调/编译码提供了硬件基础;而简化的物联网类型 终端在面对大连接物联网场景下,提供了长寿命省电的解决方案,在面对低 时延要求的物联网场景下,提供了专用性极强的芯片解决方案。终端能力的 分化和发展,不仅适应了可预见的需求,同时也为未来网络应用场景做好技 术储备。

市场竞争驱动

传统电信运营商业务正在受到猛烈冲击,尤其是 OTT 企业对传统运营商的 挤压非常明显,这些业务使得运营商原来的短信、话音、甚至包括国际电话业务 都受到了很大挑战。比如腾讯微信、QQ 占用运营商信令资源非常大,原来的一 些机制不太适合传统运营商的网络设计。同时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 可以发现国内运营商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各方面的的挑战,都提出 了相应的战略、策略和战术并加以执行。
##OTT企业图运营商的竞争
移动互联网时代,OTT 企业必然是革电信运营商命的利器,四大盈利模式 分别为内容、广告、电商 以及增值服务。OTT 企业目前已将电信运营商的主业 “话音业务”不断打压,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话音业务未来的空间有限,同时也打 压了电信运营商数据业务中的主力军“SMS”和“MMS”(短信和彩信),外国电 信运营商的经验也是在 OTT 企业的打压下逐步放弃“话音业务”(免费),将精 力放在流量业务上。因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电信运营商形成最大挑战的是 OTT 企业与电信运营商间的竞争。

图 4 生态级、平台级互联网公司主导在线时长

运营商与运营商之间的竞争

当期国内电信市场已经从激烈拼杀的人口红利竞争全面转向数据红利和信 息红利的竞争。前期单纯依靠用户数增加无法满足运营商的持续增长收益,运营 商陷入了增量不增收的怪圈。当前国内运营商推出更优惠的套餐,吸引用户流量 增长,但流量单价持续降低,同样无法带来运营商的收益增长。2016 年运营商 加快物联网发展,物联网已经成为 4G、宽带后运营商新的竞争焦点。中国移动 通过产业合作力争在 2016 年发展 1 亿物联网连接。中国联通和 Jasper 于 2015

年 8 月合作推出物联网管理平台后,2016 年 1 月平台用户接近 500 万,计划平 台用户 2016 年将达到 2000~3000 万。中国电信希望物联网在未来 3-5 年成为规 模可比肩传统移动业务的新市场,计划 2016年销售 1000万台以上的物联网终端。 未来运营商除在传统语音、数据等领域基础上,在物联网领域竞争将日趋白热化。

术业有专攻,电信运营商利用自身在管道中的运营优势、网络优势和能力 优势,构建其它竞争对手不能模仿和不可复制的智能管道模式,不能不说是一种 转型的选择。当然只做智能管道提供者模式有一个关键条件,那就是成为控制型 的智能管道供应商,并且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必备的通道。控制型智能管道 必须为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流程提供精准服务(如计费和 CRM)、提供基础架构支 持和高价连接功能,从而到达一方面让以专业打败其它电信运营商,另一方面力 争让所有的 OTT 企业都把我们的智能管道当做最基础的运营平台。

中国联通现网挑战分析

网络架构挑战

传统的移动网络所承载的业务是相对单一的,比如:2G 时代的语音和短信, 3G 时代的 web 业务, 4G 时代的各种智能终端 APP。因此传统网络架构在设计 之初也只考虑到如何能够更好的承载单一业务,这也就导致了当现有移动网络中 涌现出很多新业务的时候,增加任何新功能都需要在现有架构的基础上进行增强。 例如:为支持 NB-IoT 业务需要升级基站,MME,GW 等功能,同时需要重新定 义不同网元之间的接口,由此在现有网络架构上增加新业务的难度十分巨大。

在 5G 时代,将会有更加多样化的业务需求,比如:eMBB 业务的峰值速率 要求 10Gbps 以上,mMTC 业务要求百万的连接密度,uMTC 业务要求时延为 ms 级别,eV2X 对用户的移动性提出了 500km/h 的高速要求。这种多样化的业 务需求已经无法用传统一个架构适应所有需求的设计理念来实现,需要网络架构 能够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灵活的适配。

其次,传统核心网设备由于软硬件耦合度高,网元功能固化,开发耗时较长、 代价大,且功能定制繁琐,无法满足新一代网络架构虚拟化,池组化的特点,而 复杂固化的网络架构直接导致了复杂的业务上线流程,无疑也加剧业务部署的难 度,拖延业务应用实施的时间,延长运营商的业务创新周期。如何通过全面云化 的网络架构,承载灵活,模块化的网络功能,实现更为便捷的业务上线,也是 5G 时代亟需解决的问题。

最后,随着“API 经济”概念的提出,运营商实现网络即服务、开放网络能 力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计算资源、存储能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未 来随着 HTTPS 等加密技术的使用,通过传统的 3/4 层甚至更高的 7 层解析已无 法实现对 OTT 业务流量的解析,需要运营商与第三方业务提供商进行深度合作; 而且,传统网络体系相对封闭,网络能力难以抽象、封装和对外开放,不能充分 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优势,使得运营商成为了单一的管道提供商,投资回报率 逐渐降低,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单一,无法满足第三方业务提供商个性化的业务 需求,也无法和第三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难以满足未来网络业务创新和可持 续发展的需要。

传输承载挑战

  • 移动网络和固网资源隔离,无法互联互通并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分配

图 5 中国联通传送网络现状

目前由于业务需求的不同,运营商在城域通过建设多张网络来承载不同的业 务。就联通而言,基于 UTN 的移动回传网络专门承载移动语音及数据业务,而 IP 城域网用于承载家庭客户的互联网宽带以及互联网专线业务,如图 5 所示。 目前 IP 城域网的网络负载潮汐效应明显,利用率最高时能够达到 70%-80%,业 务质量不能保证,用户体验相对较差;而对于移动回传网络,为了保证移动语音 及数据业务的高质量,却始终保持轻载。移动网络与固网的物理隔离,无法通过 统一的调度和管控方式,实现两张网络的资源共享和动态分配,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了资源的浪费。此外,就无线业务承载方式而言,无线接入业务采用基站接入 到移动回传网络,而移动接入业务则采用室内室外 WiFi 热点接入到 IP 城域网, 相同的业务诉求却需要通过完全隔离的网络资源来实现,因此很难保证相同的业 务质量和体验。

移动接入及核心网与移动回传网无信息交互,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的移动回传网络只是作为基站与移动核心网之间的传输管道,根据无线 侧接入业务的带宽需求,提前规划移动回传网的网络容量,因此造成以下不足:
回传网络提供硬管道,无法根据无线侧需求动态调整带宽。移动回传网络不能根据用户接入数量以及基站接入需求对带宽进行动态调整,尤其部分区域 的潮汐效应明显,使得回传网络的带宽能力与用户接入带宽需求之间形成裂谷, 从而造成移动回传网络的网络资源浪费。

参考资料

PA Cortex XDR终端安全解决方案白皮书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