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Web】Day63.SpringBootWeb案例——登录校验(会话技术)

登录校验

什么是登录校验?

       所谓登录校验,指的是我们在服务器端接收到浏览器发送过来的请求之后,首先我们要对请求进行校验。先要校验一下用户登录了没有,如果用户已经登录了,就直接执行对应的业务操作就可以了;如果用户没有登录,此时就不允许他执行相关的业务操作,直接给前端响应一个错误的结果,最终跳转到登录页面,要求他登录成功之后,再来访问对应的数据。

a7bb5064aa1a48728796988055a3047f.png

了解完什么是登录校验之后,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登录校验大概的实现思路。

首先我们在宏观上先有一个认知:

     前面在讲解HTTP协议的时候,我们提到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所谓无状态,指的是每一次请求都是独立的,下一次请求并不会携带上一次请求的数据。而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进行交互,基于HTTP协议也就意味着现在我们通过浏览器来访问了登陆这个接口,实现了登陆的操作,接下来我们在执行其他业务操作时,服务器也并不知道这个员工到底登陆了没有。因为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两次请求之间是独立的,所以是无法判断这个员工到底登陆了没有。

3c08463b1ff149528ebeba042d60a914.png

那实现登录校验的操作具体的实现思路可以分为两部分:

1. 在员工登录成功后,需要将用户登录成功的信息存起来,记录用户已经登录成功的标记。

2. 在浏览器发起请求时,需要在服务端进行统一拦截,拦截后进行登录校验。

       想要判断员工是否已经登录,我们需要在员工登录成功之后,存储一个登录成功的标记,接下来在每一个接口方法执行之前,先做一个条件判断,判断一下这个员工到底登录了没有。如果是登录了,就可以执行正常的业务操作,如果没有登录,会直接给前端返回一个错误的信息,前端拿到这个错误信息之后会自动的跳转到登录页面。

        我们程序中所开发的查询功能、删除功能、添加功能、修改功能,都需要使用以上套路进行登录校验。此时就会出现:相同代码逻辑,每个功能都需要编写,就会造成代码非常繁琐。

       为了简化这块操作,我们可以使用一种技术:统一拦截技术。

      通过统一拦截的技术,我们可以来拦截浏览器发送过来的所有的请求,拦截到这个请求之后,就可以通过请求来获取之前所存入的登录标记,在获取到登录标记且标记为登录成功,就说明员工已经登录了。如果已经登录,我们就直接放行(意思就是可以访问正常的业务接口了)。

我们要完成以上操作,会涉及到web开发中的两个技术:

1. 会话技术

2. 统一拦截技术

而统一拦截技术现实方案也有两种:

1. Servlet规范中的Filter过滤器

2. Spring提供的interceptor拦截器

会话技术

会话技术介绍

什么是会话?

在web开发当中,会话指的就是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一次连接,我们就称为一次会话。

        在用户打开浏览器第一次访问服务器的时候,这个会话就建立了,直到有任何一方断开连接,此时会话就结束了。在一次会话当中,是可以包含多次请求和响应的。

   比如:打开了浏览器来访问web服务器上的资源(浏览器不能关闭、服务器不能断开)

  • 第1次:访问的是登录的接口,完成登录操作
  • 第2次:访问的是部门管理接口,查询所有部门数据
  • 第3次:访问的是员工管理接口,查询员工数据

   只要浏览器和服务器都没有关闭,以上3次请求都属于一次会话当中完成的。

20dc58cf72b24dabaeb82b50f0e70bce.png

 

       需要注意的是:会话是和浏览器关联的,当有三个浏览器客户端和服务器建立了连接时,就会有三个会话。同一个浏览器在未关闭之前请求了多次服务器,这多次请求是属于同一个会话。比如:1、2、3这三个请求都是属于同一个会话。当我们关闭浏览器之后,这次会话就结束了。而如果我们是直接把web服务器关了,那么所有的会话就都结束了。

会话跟踪

        会话跟踪:一种维护浏览器状态的方法,服务器需要识别多次请求是否来自于同一浏览器,以便在同一次会话的多次请求间共享数据。

        服务器会接收很多的请求,但是服务器是需要识别出这些请求是不是同一个浏览器发出来的。比如:1和2这两个请求是不是同一个浏览器发出来的,3和5这两个请求不是同一个浏览器发出来的。如果是同一个浏览器发出来的,就说明是同一个会话。如果是不同的浏览器发出来的,就说明是不同的会话。而识别多次请求是否来自于同一浏览器的过程,我们就称为会话跟踪。

        我们使用会话跟踪技术就是要完成在同一个会话中,多个请求之间进行共享数据。但为什么要共享数据呢?

        由于HTTP是无状态协议,在后面请求中怎么拿到前一次请求生成的数据呢?此时就需要在一次会话的多次请求之间进行数据共享。

会话跟踪技术有两种:

1. Cookie(客户端会话跟踪技术)

   - 数据存储在客户端浏览器当中

2. Session(服务端会话跟踪技术)

   - 数据存储在储在服务端

3. 令牌技术

会话跟踪方案

上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会话,什么是会话跟踪,并且也提到了会话跟踪 3 种常见的技术方案。接下来,我们就来对比一下这 3 种会话跟踪的技术方案,来看一下具体的实现思路,以及它们之间的优缺点。

方案一 - Cookie

        cookie 是客户端会话跟踪技术,它是存储在客户端浏览器的,我们使用 cookie 来跟踪会话,我们就可以在浏览器第一次发起请求来请求服务器的时候,我们在服务器端来设置一个cookie。

        比如第一次请求了登录接口,登录接口执行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设置一个cookie,在 cookie 当中我们就可以来存储用户相关的一些数据信息。比如我可以在 cookie 当中来存储当前登录用户的用户名,用户的ID。

        服务器端在给客户端在响应数据的时候,会自动的将 cookie 响应给浏览器,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回来的 cookie 之后,会自动的将 cookie 的值存储在浏览器本地。接下来在后续的每一次请求当中,都会将浏览器本地所存储的 cookie 自动地携带到服务端。

        为什么这一切都是自动化进行的?

        是因为 cookie 它是 HTP 协议当中所支持的技术,而各大浏览器厂商都支持了这一标准。在 HTTP 协议官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响应头和请求头:

  • 响应头 Set-Cookie :设置Cookie数据的
  • 请求头 Cookie:携带Cookie数据的

        接下来在服务端我们就可以获取到 cookie 的值。我们可以去判断一下这个 cookie 的值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这个cookie,就说明客户端之前是没有访问登录接口的;如果存在 cookie 的值,就说明客户端之前已经登录完成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基于 cookie 在同一次会话的不同请求之间来共享数据。

7d5878d419ec4e9e9f82be2e991426a7.png

代码测试

```java
@Slf4j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SessionController {

    //设置Cookie
    @GetMapping("/c1")
    public Result cookie1(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response.addCookie(new Cookie("login_username","itheima")); //设置Cookie/响应Cookie
        return Result.success();
    }
	
    //获取Cookie
    @GetMapping("/c2")
    public Result cookie2(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Cookie[] cookies = request.getCookies();
        for (Cookie cookie : cookies) {
            if(cookie.getName().equals("login_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login_username: "+cookie.getValue()); //输出name为login_username的cookie
            }
        }
        return Result.success();
    }
}    
```

1.访问c1接口,设置Cookie,http://localhost:8080/c1

e50a64689bc346c78af3d4405ea09a76.png

我们可以看到,设置的cookie,通过响应头Set-Cookie响应给浏览器,并且浏览器会将Cookie,存储在浏览器端。

6d794e22d5c14c9d8af8b90c1951b165.png 

2.访问c2接口 http://localhost:8080/c2,此时浏览器会自动的将Cookie携带到服务端,是通过请求头Cookie,携带的。

9a372e0d579d4b13ad97192bb2f2da73.png

优缺点

 优点:

        HTTP协议中支持的技术(像Set-Cookie 响应头的解析以及 Cookie 请求头数据的携带,都是浏览器自动进行的,是无需我们手动操作的)

 缺点:

  1. 移动端APP(Android、IOS)中无法使用Cookie
  2.  不安全,用户可以自己禁用Cookie
  3. Cookie不能跨域

跨域介绍:

9acb4341016840ab8f3e76d7482a6c3f.png

        现在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前后端分离的,前后端最终也会分开部署,前端部署在服务器 192.168.150.200 上,端口 80,后端部署在 192.168.150.100上,端口 8080。

        我们打开浏览器直接访问前端工程,访问url:http://192.168.150.200/login.html。然后在该页面发起请求到服务端,而服务端所在地址不再是localhost,而是服务器的IP地址192.168.150.100,假设访问接口地址为:http://192.168.150.100:8080/login。那此时就存在跨域操作了,因为我们是在 http://192.168.150.200/login.html 这个页面上访问了http://192.168.150.100:8080/login 接口

      此时如果服务器设置了一个Cookie,这个Cookie是不能使用的,因为Cookie无法跨域。

区分跨域的维度:

协议、IP/协议、端口。只要上述的三个维度有任何一个维度不同,那就是跨域操作。

方案二 - Session

Session,它是服务器端会话跟踪技术,所以它是存储在服务器端的。而 Session 的底层其实就是基于我们刚才所介绍的 Cookie 来实现的。

获取Session

4698f025e683403693645df687755ef6.png

        如果我们现在要基于 Session 来进行会话跟踪,浏览器在第一次请求服务器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在服务器当中来获取到会话对象Session。如果是第一次请求Session ,会话对象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服务器会自动的创建一个会话对象Session 。而每一个会话对象Session ,它都有一个ID(示意图中Session后面括号中的1,就表示ID),我们称之为 Session 的ID。

响应Cookie (JSESSIONID)

3114315d8133400289f2a93725e441ba.png

        接下来,服务器端在给浏览器响应数据的时候,它会将 Session 的 ID 通过 Cookie 响应给浏览器。其实在响应头当中增加了一个 Set-Cookie 响应头。这个  Set-Cookie  响应头对应的值是不是cookie? cookie 的名字是固定的 JSESSIONID 代表的服务器端会话对象 Session 的 ID。浏览器会自动识别这个响应头,然后自动将Cookie存储在浏览器本地。

查找Session

9b864d280e764a3dafa8760d4ad52664.png

        接下来,在后续的每一次请求当中,都会将 Cookie 的数据获取出来,并且携带到服务端。接下来服务器拿到JSESSIONID这个 Cookie 的值,也就是 Session 的ID。拿到 ID 之后,就会从众多的 Session 当中来找到当前请求对应的会话对象Session。

代码测试

```java
@Slf4j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SessionController {

    @GetMapping("/s1")
    public Result session1(HttpSession session){
        log.info("HttpSession-s1: {}", session.hashCode());

        session.setAttribute("loginUser", "tom"); //往session中存储数据
        return Result.success();
    }

    @GetMapping("/s2")
    public Result session2(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log.info("HttpSession-s2: {}", session.hashCode());

        Object loginUser = session.getAttribute("loginUser"); //从session中获取数据
        log.info("loginUser: {}", loginUser);
        return Result.success(loginUser);
    }
}
```

1.访问 s1 接口,http://localhost:8080/s1

01267d78a2eb40c19222af37ee590f7f.png

请求完成之后,在响应头中,就会看到有一个Set-Cookie的响应头,里面响应回来了一个Cookie,就是JSESSIONID,这个就是服务端会话对象 Session 的ID。

2.访问 s2 接口,http://localhost:8080/s2

522cc6efc1e948e89192a5d1b464f6e0.png

接下来,在后续的每次请求时,都会将Cookie的值,携带到服务端,那服务端呢,接收到Cookie之后,会自动的根据JSESSIONID的值,找到对应的会话对象Session。

那经过这两步测试,在控制台中输出如下日志:

64836d4aad614818835c70ccf625b815.png

        两次请求,获取到的Session会话对象的hashcode是一样的,就说明是同一个会话对象。而且,第一次请求时,往Session会话对象中存储的值,第二次请求时,也获取到了。 那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Session会话对象,在同一个会话的多次请求之间来进行数据共享了。

优缺点

优点:Session是存储在服务端的,安全

缺点:

  • 服务器集群环境下无法直接使用Session
  • 移动端APP(Android、IOS)中无法使用Cookie
  • 用户可以自己禁用Cookie
  • Cookie不能跨域

注:Session 底层是基于Cookie实现的会话跟踪,如果Cookie不可用,则该方案,也就失效了。

服务器集群环境为何无法使用Session?

        首先第一点,我们现在所开发的项目,一般都不会只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因为一台服务器会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单点故障。所谓单点故障,指的就是一旦这台服务器挂了,整个应用都没法访问了。

f587da56ddcd49f5b86ee6ea55005d6f.png

        所以在现在的企业项目开发当中,最终部署的时候都是以集群的形式来进行部署,也就是同一个项目它会部署多份。比如这个项目我们现在就部署了 3 份。

         而用户在访问的时候,到底访问这三台其中的哪一台?其实用户在访问的时候,他会访问一台前置的服务器,我们叫负载均衡服务器,我们在后面项目当中会详细讲解。目前大家先有一个印象负载均衡服务器,它的作用就是将前端发起的请求均匀的分发给后面的这三台服务器。

50186ee8cbcd4bdfb615a47eba654287.png

        此时假如我们通过 session 来进行会话跟踪,可能就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用户打开浏览器要进行登录操作,此时会发起登录请求。登录请求到达负载均衡服务器,将这个请求转给了第一台 Tomcat 服务器。

        Tomcat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之后,要获取到会话对象session。获取到会话对象 session 之后,要给浏览器响应数据,最终在给浏览器响应数据的时候,就会携带这么一个 cookie 的名字,就是 JSESSIONID 。此时假如又执行了一次查询操作,要查询部门的数据。这次请求到达负载均衡服务器之后,负载均衡服务器将这次请求转给了第二台 Tomcat 服务器,此时他就要到第二台 Tomcat 服务器当中。根据JSESSIONID 也就是对应的 session 的 ID 值,要找对应的 session 会话对象。

        此时在第二台服务器当中有没有这个ID的会话对象 Session。那么在同一个浏览器发起了 2 次请求,结果获取到的不是同一个会话对象,这就是Session这种会话跟踪方案它的缺点,在服务器集群环境下无法直接使用Session。

方案三 - 令牌技术

这里我们所提到的令牌,其实它就是一个用户身份的标识,看似很高大上,很神秘,其实本质就是一个字符串。

  • a00af47056354f099bdad4fdfa28c22e.png

        如果通过令牌技术来跟踪会话,我们就可以在浏览器发起请求。在请求登录接口的时候,如果登录成功,我就可以生成一个令牌,令牌就是用户的合法身份凭证。接下来我在响应数据的时候,我就可以直接将令牌响应给前端。

        接下来我们在前端程序当中接收到令牌之后,就需要将这个令牌存储起来。这个存储可以存储在 cookie 当中,也可以存储在其他的存储空间(比如:localStorage)当中。

        接下来,在后续的每一次请求当中,都需要将令牌携带到服务端。携带到服务端之后,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来校验令牌的有效性。如果令牌是有效的,就说明用户已经执行了登录操作,如果令牌是无效的,就说明用户之前并未执行登录操作。

        此时,如果是在同一次会话的多次请求之间,我们想共享数据,我们就可以将共享的数据存储在令牌当中就可以了。

优缺点

优点:

  • 支持PC端、移动端
  • 解决集群环境下的认证问题
  • 减轻服务器的存储压力(无需在服务器端存储)

缺点:需要自己实现(包括令牌的生成、令牌的传递、令牌的校验)、

 

  • 29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