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物质及其变化】离子反应

本文介绍化学第一章第二小节离子反应相关知识


封面图

一、电解质的电离

课本上最开始通过实验说明了干燥的NaCl固体、KNO 3 _3 3固体都不导电,蒸馏水也不导电。但是,NaCl溶液、KNO 3 _3 3溶液却都能够导电,引出了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做电解质,什么叫做电离

名词定义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从定义中我们知道,电解质是化合物,也就是说混合物是不能叫做电解质的,比如盐溶液。

2.1 电解质

另外电解质还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之分

名词定义
强电解质能够在水中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能够在水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

水本身就是一种弱电解质。我们这里说的水是纯水,不是我们生活中说的掺杂有其他电解质的水。

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电解质可以导电?

首先我们想一下,导电指的是什么?说白了,导电就是能够让电流通过,金属导体可以让电流通过,所以它可以导电,橡胶这种绝缘体不能让电流通过,所以不能导电。

我们再想一下,电流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自由电荷受到电压的作用发生定向移动产生电流,说得再简单直白一点,就是带电粒子受到电压的作用,带正电荷的粒子向负极移动,带负电荷的粒子向正极移动从而产生了电流,在实验中测试的干燥的NaCl固体、KNO 3 _3 3固体之中都是分子,不存在带电的离子,在电压的作用下不会产生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从而不会产生电流,所以也就不导电。

而上面还提到了蒸馏水不导电,我们知道水是导电的,那是因为水中会掺杂一些其他的带电粒子,而蒸馏水只有水分子,水分子是一种弱电解质,导电性非常差,所以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现蒸馏水不导电。

2.2 电离

介绍了电解质,我们再来看一下电离。为什么干燥的NaCl固体、KNO 3 _3 3固体都不导电而他们的溶液却能导电呢?

是因为干燥的NaCl固体、KNO 3 _3 3固体都是分子,不带电,而当他们溶于水形成溶液或者处于熔融状态时,它们就由分子变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够导电,这种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电解质的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课本上给我们举了几个例子
电离方程式

学习了电离之后我们可以尝试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老朋友——酸和碱

  •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
  •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

我们上面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了酸和碱,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

  • 电离时生成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 电离时生成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上面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比如碳酸氢钠(NaHCO 3 _3 3)可以电离出氢离子,但它是一种盐,比如碱式碳酸铜(Cu 2 _2 2(OH) 2 _2 2CO 3 3 3)能够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但它也是一种盐。

二、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课本上给出了写出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 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为最简;
  • 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我们初中学到过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双交换,这里的交换就是离子之间的交换,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就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