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Linux内核是一个事件驱动的操作系统,它使用一种称为“回调函数”的机制来处理进程事件。当某个事件发生时,内核会调用注册在该事件上的回调函数来响应该事件。
在内核中,每个事件都有一个对应的数据结构来描述它,称为“事件控制块”(event control block,ECB)。该数据结构包含了事件的状态信息、等待队列、回调函数等信息。
当一个进程需要等待某个事件时,它会调用内核提供的等待函数,并将自己加入到相应的事件等待队列中。当事件发生时,内核会遍历该事件的等待队列,并调用每个等待进程的回调函数来通知它们事件已经发生。
下面以内核中基本的等待/唤醒机制为例,简要介绍其源码实现。
- 声明事件控制块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用于描述等待事件的事件控制块,它通常会包含以下成员:
struct wait_queue_head {
spinlock_t lock;
struct list_head task_list;
};
其中,spinlock_t 是自旋锁结构体,用于保证多个进程同时访问等待队列时的同步性;task_list 是一个双向链表,用于存储等待队列中的等待进程。
- 定义等待/唤醒函数
接下来,我们需要定义一组用于等待和唤醒事件的函数。这些函数通常会包括:
void add_wait_queue(struct wait_queue_head *q, struct wait_queue_entry *wait);
void remove_wait_queue(struct wait_queue_head *q, struct wait_queue_entry *wait);
int wait_event_interruptible(struct wait_queue_head *q, int condition);
void wake_up_interruptible(struct wait_queue_head *q);
其中,add_wait_queue() 和 remove_wait_queue() 分别用于将一个进程加入或从事件等待队列中移除;wait_event_interruptible() 用于让一个进程等待事件发生,如果该进程被信号中断,则函数会返回一个非零值;wake_up_interruptible() 则是用于唤醒所有等待在事件上的进程。
- 实现等待/唤醒函数
接下来,我们需要实现这些等待/唤醒函数。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void add_wait_queue(struct wait_queue_head *q, struct wait_queue_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