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识C语言
在这里开启了苏南风的博文之旅,初识C语言,更多的是无措。其与python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且笔者认为内容更多,格式要求更严格。但也知C语言是408基础中的基础,在学习408的过程中,不懂C语言的知识,如指针、宏、代码的编写......我都看不懂代码,很多第一次接触到的知识是非常深奥的,要花时间去理解。刚开始,实在是太难,我多次想过放弃。然,我知道,无论路有多长,总得往前走。我又重刷了408的B站视频,因为之前听过后面的课程,再次观看时,对于前面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即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吧。其实,之前接触过人工智能的课程,也是太难了,没有走下去。然历经沧桑变化,我是思想更加成熟,更理智,知道我该做什么,对于要做的事情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我也知道我可以,而不是一味地恐惧未来,却不付出努力。努力,才是我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的底气。可这条路是我选的,我内心坚定它是对的,我想走下去,我想做成一件事情。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唯有编程让我有底气。
现为某双非院校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大二,在系主任的劝说下终于对英语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选择跨考计算机这条路。我知道,其中艰难不言而喻。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在学习C语言的过程中,对于学习中遇到的疑问积极询问老师、与老师交流;
对于遇到的代码,一定要敲,“眼高手低”,眼睛会了,一上手全是问题,“;”的忘记,不够理解算法的思想导致在复现的时候总是想不起下一步,或是少写、漏写代码......
之前总是陷入一定要将知识、代码都背下来的误区,误在两点:
1.首先这是不可能的,发展了数十年的C语言怎么可能是我一朝一夕就能背下来的;
2.其次,这不是学习编程正确的方法,因为无论是算法还是知识,用的多了,自然脑中有印象,实现起来得心应手,与其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地消化知识,且用不了多久就会忘记,不如先理解算法逻辑,动手实践,在敲的过程中如果有记不起来的地方回头看源码,并思考其中逻辑——为什么这样实现,以及反思自身没有想到的原因,从而在下一次相似的代码实现时了然于胸;并且多次的关于代码逻辑的思考会不断地培养我们的编程思维,从而为我们以后的编程灵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我的规划:C语言-408-人工智能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我遇到人工智能的时候还太弱,越级学习简直是痛苦至极。没有高数基础,很多符号看不懂,定理没听说过,比如当时老师提到的拉格朗日定理、泰勒......当我还不知道这些数学知识的时候,老师已经将这些知识与人工智能如机器学习的训练过程联系起来了。老师真的是“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中的大师。现在决心考复旦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专业课为408。
学习高数、C语言为其打写坚实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任何基础的我,费劲心力盖的只不过是空中楼阁,如泡沫一般,一碰就破,事倍功半。我们心中都有想要去的高山,如爬山一般,山顶永远是那么高不可攀,可只要一步一步来,亦不惧泰山之巅。学编程的人很多,如何精而不滥,如何到达自己理想的彼岸。
408增强对信息化世界的理解,前面地基建好,后续人工智能的学习才能更加得心应手。现在是满怀理想,“手无缚鸡之力”,接下来的两年,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经年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坚持不懈,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要想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就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然而有时候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也不一定得到想要的。很多时候我们看似从未停歇,然没有规划地日拱一卒,即使一直在努力,在考研来临的时候还是心中没谱;然即使花不少时间做了规划,因为自律性等问题还是完不成每日的规划,做的规划还是被打乱,恶循环周而复始,可无论如何,我们终是要往前走的。做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行动,是解决焦虑最好的办法。提前准备,不是提前焦虑。停留在原地,永远无法到达终点。星光不负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三、编程灵魂三问
议论文经典三步骤——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编程的理解上依然适用。
-
是什么:
何为编程?顾名思义即为编写程序,有人曾提出“程序=数据结构+算法”,数据结构即信息,算法即解决问题的步骤。算法是有限的,程序是无限的,如我们使用的微信。
-
为什么:
编程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平台解决了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吃饭的问题,淘宝、拼多多、京东等购物平台解决了我们线上购物的需求......有问题,就会有办法。问题的提出是技术发展的关键。
前提是计算机能够描述问题,因此C语言中有字符、字符串、整型、浮点型等数据类型来描述生活中的如何将现实世界的问题信息化,为下一步计算机处理提供原料。当今信息化世界,大数据迅速发展,推动第三次信息革命历程。
-
怎么做:
甲辰年丁卯月丙申日
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