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内容及要求: 1. 学习交换机基本的配置命令 2. 使用基于端口的方式划分VLAN 3. 配置交换机的trunk口,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之间的通信 4. 使用生成树实现流量负载均衡和冗余备份 实验过程:(可附页) (1)根据拓扑图中交换机上的命名,分别给每台交换机修改名字。 1.在配置好设备和连接好线路之后,选择其中一台交换机进行名字的修改进入命令行窗口输入相关2.命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然后使用hostname命令进行修改名字。 (2)给每台交换机分别添加VLAN10和VLAN20: 在修改名字命令之后,在命令行下进行vlan 10和name命名操作以及增加vlan 20,其他交换机重复此类操作。 (3)根据拓扑图中用到的所有接口类型的下列表格,并对其进行配置。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指明哪些PC机可以互通。
(5)利用思科模拟器的仿真功能,捕获一个带有VLAN标签的帧,说明VLAN标签的内容。 1.在完成前面步骤之后,点击增加简单数据协议单元,从PC1机向PC3机发送一个包,然后打开思科模拟器的仿真模式,点击编辑过滤器选择相应的协议,然后进行点击捕获开始抓包。 2.点击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信息查看,其含有VLAN标签的以太网帧,查看TPID和TCI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抓包后的数据。 (6)在交换机SW2和SW3上配置生成树,使得网络实现冗余和负载均衡;对两台交换机进行配置命令,观察配置前后端口状态有什么变化。
root primary命令进行生成树的配置,交换机SW3的配置重复上述操作。
| ||||||||||||||||||||||||
(1)给其中一台交换机修改名字进行命令配置的截图: (2)给每台交换机分别添加VLAN10和VLAN20,以SW1交换机的相关配置命令进行截图: (3)交换机SW4所有接口配置的命令进行截图。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将测试结果截图,指明哪些PC机可以互通 结果:PC1和PC3之间通,PC2和PC4之间通,因为相同VLAN的PC机可以ping通。 (5)利用思科模拟器的仿真功能,捕获一个带有VLAN标签的帧,以PC1机给PC3机发送一个包截图说明VLAN标签的内容 说明:TPID:0x8100代表802.1Q标记类型,TCI:0xa,可以说明VLAN标识符为VLAN 10。
1.交换机SW2配置生成树 2.交换机SW3配置生成树 3.配置前后端口状态:端口的灯的颜色之前有几个是橙色的变成全是绿色的 | ||||||||||||||||||||||||
实验结论: 通过使用思科模拟器进行虚拟局域网VLAN的搭建和相关的命令配置,检测PC机之间是否ping通,抓包分析含VLAN标签的以太网帧和交换机中生成树的搭建来实现网络实现冗余和负载均衡的相关操作,加深了对于虚拟局域网VLAN的理解和作用(可以通过创建不同的VLAN,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独立的子网络,从而实现不同用户、不同部门或者不同设备类型之间的隔离)。思科模拟器能够模拟真实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情况,包括数据包传输、路由协议运行等。 |
思科模拟器实现虚拟局域网的配置
于 2024-04-25 13:12:06 首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