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IP与两大模型

目录

 

复习:

IP:

ARP ---地址解析协议----通过一种地址获取另一种地址

IP分类:

特殊IP地址

VLSM --- 可变长子网掩码 --- 子网划分

CIDR --- 无类域间路由 --- 汇总

OSI/RM ---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TCP/IP模型

PDU --- 协议数据单元(相当于单位)

封装和解封装


 

复习:

对等网---大---1,延长传输距离;2,增加网络节点数量---放大器(中继器)---物理层设备---5倍的传输距离---星型拓扑---集线器(hub)---1,地址,2,冲突,3,安全,4,延迟---MAC地址---48位---物理地址--- 1,无限延长传输距离;2,完全解决冲突;3,实现单播---交换机---二层设备---MAC地址表 ---泛洪---泛洪范围---路由器---三层设备 ---1,隔离广播域(路由器的一个接口对应一个广播域);2,转发---IP地址

应用层/表示层/网络层/介质访问控制层/物理层

 

 

IP:

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点分十进制表示。

四个位置分为网络位和主机位。

网络位:如果网络位相同,则代表在同一个泛洪范围内;如果网络位不同,则代表在不同的泛洪范围。(相当于区号)

主机位:主机位用来区分有路由器分隔开的同一个泛洪范围内的不同设备。(相当于个体编号)

列如:192.168.20.30

 子网掩码 :1代表网络位,0代表主机位---由连续的1和连续的0组成,一定是1在前,0在后。

列如:255.255.0.0(每一个由小数点分隔开的数据对应上面一个列子的相应数据。);将其写成二进制为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对应上一个列子可以得到上一个列子中的192.168为网络位,20.30为主机位。

Ping ---检测网络联通性的工具(ping +对象的IP)

ARP ---地址解析协议----通过一种地址获取另一种地址

正向ARP ---通过IP地址获取MAC地址

反向ARP ---通过MAC地址获取IP地址

免费ARP ---发送以自己的MAC和IP地址来让其他设备知晓。

免费ARP作用:1,检测地址冲突;2,自我介绍

ARP的工作原理---ARP以广播的形式发送请求报文,广播域内所有设备均能收到请求报文,所有收到ARP请求报文的设备会先记录请求报文中的源IP地址和源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本地的ARP缓存表。之后,再看请求的IP地址,如果请求的不是自己本地的IP地址,则将数据包丢弃;如果请求的IP地址是自己本地的IP地址,则将回复ARP应答报文。之后,如果需要发送数据,则先查看ARP缓存表,如果缓存表中存在记录,则直接按照记录转发;如果ARP缓存表中没记录,则再发送ARP请求报文。

全F ---广播地址(用不会有的MAC地址来逼迫交换机泛洪)

广播---逼交换机泛洪

广播域== 泛洪范围

PC>arp -a--查看当前设备的ARP缓存表

ARP缓存表的老化时间---180S(和之前的交换机MAC地址表老化时间相似)

一种攻击手段:ARP欺骗(冒充他人IP来获取信息)

防御手段:手动写入IP地址在ARP缓存表中。

IP分类:

A,B,C --- 单播(一对一)地址 --- 既可以作为源IP地址也可以作为目标IP地址
 
D --- 组播(同一个组播组中一对多)地址 --- 只能作为目标IP地址使用
 
E --- 保留地址
 
补充:广播 --- 一对所有(同一个广播域)
 
分类标准:由IP地址前8位的数值决定
A类:0XXX XXXX ----- (0 - 127) 1 - 126
B类:10XX XXXX ----- 128 - 191
C类:110X XXXX ----- 192 - 223
D类:1110 XXXX ----- 224 - 239
E类:1111 XXXX ------ 240 - 255
 
分类目的:
A --- 大型网络 ---- 255.0.0.0
B --- 中型网络 ---- 255.255.0.0
C --- 小型网络 --- 255.255.255.0
但因为一般一个广播域内最多容纳200-300台电脑,所以这种分类的目的一般实现不了。
 

特殊IP地址

1,127.0.0.1 - 127.255.255.254 --- 环回地址(虚拟地址,可用于检测电脑系统是否出现问题。)
2,255.255.255.255 ---- 受限广播地址 --- 受路由器的限制 --- 只能作为目标IP地址使用(以这个地址作为目标IP地址,路由器会接收,但不会转发。)
3,主机位全1 --- 以192.168.1.X/24为例,主机位全一为192.168.1.255 ---- 直接广播地址 --- 只能作为目标IP 使用(以这个地址作为目标IP地址,路由器会接受,也会帮助转发。)
4,主机位全0 --- 以192.168.1.X/24为例,主机位全0为192.168.1.0。 0表示可以取任意值,所以这个IP表示一个网段,也叫网络号。
5,0.0.0.0 ---- 1,代表没有地址(在请求IP地址时用作源IP地址。);2,可以代表任意地址
6,169.254.0.0/16 --- 自动私有地址/本地链路地址(计算机在请求IP地址,但是得不到回应时,计算机自己给自己赋予的IP地址。此时计算机一般请求不到网关的IP地址,只能和与自己在同一个广播域中的计算机通讯。)
 

VLSM --- 可变长子网掩码 --- 子网划分

 
例如:172.16.0.0/16 --- 划分8个网段 ---- 每个网段的可用IP的取值范围计算出来。
要划分8个网段。因为2的3次方等于8(三个位置,每个位置有1和0两种取值),所以我们取最前面的三个主机位作为网络位。因为原先是前16位为网络位,所以计算后前19位为网络位,后面的为主机位。(全0不能取,255也不能取。)
172.16.000 00000.0 --- 172.16.0.1 - 172.16.31.254
172.16.001 00000.0 --- 172.16.32.1 - 172.16.63.254
172.16.010 00000.0 --- 172.16.64.1 - 172.16.95.254
172.16.011 00000.0 --- 172.16.96.1 - 172.16.127.254
172.16.100 00000.0 --- 172.16.128.1 - 172.16.159.254
172.16.101 00000.0 --- 172.16.160.1 - 172.16.191.254
172.16.110 00000.0 --- 172.16.192.1 - 172.16.223.254
172.16.111 00000.0 --- 172.16.224.1 - 172.16.255.254
 

CIDR --- 无类域间路由 --- 汇总

计算方式:“取相同,去不同” --- 二进制
 
例如:
192.168.0.0/24
192.168.1.0/24
192.168.2.0/24
192.168.3.0/24
合并成一个网段。
 
192.168.00000000.0
192.168.00000001.0
192.168.00000010.0
192.168.00000011.0
因为前22位相同,所以取前22位为网络位。
故计算出的答案为:192.168.0.0/22
因为没合并前的IP地址由前8位判断很明显为C类,网络位为前24位,合并后变为22位网络位。所以称此过程为超网。
 
又例如:
172.16.0.0/24
172.16.1.0/24
172.16.2.0/24
172.16.3.0/24
很明显合并后为:172.16.0.0/22
因为没合并前的IP地址由前8位判断很明显为B类,网络位为前16位,但原题是24位,说明有可能该网络是已经划分后的网络。合并后变为22位,所以称为子网汇总。
 
 

OSI/RM ---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1979年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核心思想 --- 分层 --- 属于同一层面的不同功能其目的和作用是相似或相近;不同层面的功能
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每一层都在下一层所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再提供增值服务。
 
分层的作用:
1,更利于标准化 --- 分治
2,降低层次之间的关联性
3,更易于学习和理解
 
应用层 --- 抽象语言转换为编码
表示层 --- 编码转换为二进制
会话层 --- 维持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器之间的会话联系
传输层 --- 端到端的传输 --- 应用到应用
网络层 --- 将上层的数据段进行加工,加上源IP和目标IP。
数据链路层 --- MAC(介质访问控制层(二进制转换为电信号)) + LLC(逻辑链路控制层)
物理层 --- 处理电信号
 
补充:端口号 --- 用来区分和标识不同的应用的 ,由16 位二进制构成(取值范围为0 - 65535),其中0作为保留值,1 - 1023为知名端口号 。与MAC地址和IP地址相同,端到端的信息也会加上源端口号(SPORT)与目标端口号(DPORT)。
 

TCP/IP模型

因TCP/IP协议簇而产生。
 
与OSI模型对比
2a868518ddb1499cad170b9854537597.png

 TCP/IP模型又有TCP/IP标准模型(四层)和TCP/IP对等模型(五层)

f3e2450c541f4a36b764cfa9c4f12837.png

 

PDU --- 协议数据单元(相当于单位)

OSI七层模型中
L1PDU --- 应用层
L2PDU --- 表示层
L3PDU --- 会话层
L4PDU --- 传输层
L5PDU --- 网络层
L6PDU --- 数据链路层
L7PDU --- 物理层
 
在TCP/IP对等模型中
应用层 --- 报文
传输层 --- 段
网络层 --- 包
数据链路层 --- 帧
物理层 --- 比特流
 

封装和解封装

应用层 --- 应用层存在封装,只不过,应用层的封装内容取决于不同的应用协议。
HTTP --- 超文本传输协议 --- 获取网页信息 --- 端口号为TCP 80
HTTPS --- HTTP + SSL(安全传输协议)/TLS --- 端口号为TCP 443
FTP --- 文件传输协议 --- 端口号为TCP 20 21
Tftp ---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 端口号为UDP 69
Telnet --- 远程登陆协议 --- 端口号为TCP 23
SSH --- Telnet + SSL --- 端口号为TCP 22
DHCP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端口号为UDP 67 68
DNS --- 域名解析协议 --- 端口号为TCP/UDP 53
传输层 --- 封装端口号 --- 由TCP/UDP协议完成
网络层 --- 封装IP地址 --- 由IP协议完成
数据链路层 --- 封装MAC地址 --- 以太网 --- 早期局域网的解决方案,依靠交换机组建的二层网络。
物理层 --- 不具有该过程
 
封装过程:
数据链路层:
0dd678b8f8d2467197a0e323e488372d.png

 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

标志数据帧开始的开始标志---前导符

目标MAC地址

源MAC地址

标示上一次的数据格式的标志

上一层传输下来的数据包

以太网Ⅱ型帧
FCS --- 帧校验序列 --- 确保数据完整性的参数 --- CRC(循环冗余算法)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