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创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具备全脑检测、超灵敏监测和低噪音等多项优势,广泛应用于DBS领域。专用的探头设计使得fNIRS设备能够与DBS装置无缝结合,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意识障碍、帕金森病等神经疾病。其原理主要是通过电刺激特定脑区,调节神经电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然而,刺激参数的选择往往依赖医生的主观判断,影响治疗效果的个体化。
近年来,随着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技术的发展,fNIRS与DBS的联合应用日益受到重视。fNIRS能够实时监测脑部血流变化,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脑功能状态,优化DBS刺激参数。这种结合不仅提升了治疗的精准度,还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1. 基于任务态fNIRS测量和功能连接分析对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的量化评估:一项初步研究
研 究 团 队
南开大学 韩建达团队
天津市环湖医院 巫嘉陵团队
使 用 设 备
慧创NirSmart
背 景
脑深部电刺激(DBS)已被证明对帕金森病(PD)有效,但刺激参数的确定依赖于医生对患者行为的主观判断。
方 法
五名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的脑刺激频率下进行了10米行走任务。在行走测试过程中,使用可穿戴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系统测量前额叶皮层、顶叶和枕叶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浓度变化。通过计算大脑功能连接性和全局效率来量化大脑活动。
结 果
我们发现所有患者的全局和局部大脑效率都随着刺激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且存在一种特定的DBS模式能够使患者大脑的效率达到最高,这种模式被认为是最适合每位患者的最佳刺激参数选择,与医生进行的临床评估和DBS治疗决策一致。
结 论
任务态fNIRS评估和大脑功能连接性分析为患者个体化优化DBS治疗提供了量化和客观的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脑深部电刺激、帕金森病、大脑效率、功能连接
参 考 文 献
Yu, N., Liang, S., Lu, J., Shu, Z., Li, H., Yu, Y., ... & Han, J. (2021). Quantified assessment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on Parkinson’s patients with task fNIRS measurements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alysis: a pilot study. 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 7(03), 171-181.
02. 基于fNIRS的功能连接评估意识障碍患者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后的恢复情况
研 究 团 队
南开大学 于宁波、韩建达团队
天津市环湖医院 巫嘉陵、梁思泉团队
使 用 设 备
慧创NirSmart
目 的
虽然脑深部电刺激(DBS)已被证明对某些意识障碍(DOC)患者有效,但其作用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患者的反应差异较大,评估方法也不够完善。本文旨在量化DOC患者在神经功能层面上由于DBS引起的意识变化。
方 法
十名DOC患者接受了DBS手术。四名患者的DBS目标为右侧中央中核-束旁核复合体(CM-pf),六名患者为双侧CM-pf。在手术前及术后一个月,使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测量患者的神经激活情况,并同时进行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的评估。fNIRS信号从额叶、顶叶和枕叶记录,功能连接性分析用于量化脑区之间的通信、区域通信强度和全局通信效率。线性回归分析用于考察基于功能连接性分析的指标变化与CRS-R指数变化之间的关系。
结 果
与出血性患者(n = 4)和脑干梗死患者(n = 2)相比,创伤性患者(n = 4)在DBS治疗后CRS-R评分增加更显著。全局通信效率与CRS-R指数呈一致变化(斜率 = 57.384,p < 0.05, = 0.483)。未发现六个脑叶的区域通信强度变化与CRS-R指数变化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结 论
DOC的病因对DBS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脑通信效率是DOC恢复的一个有前景的功能性标志物。
关 键 词
意识障碍、脑深部电刺激、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功能连接性、大脑通信效率
参 考 文 献
L Shu, Z., Wu, J., Li, H., Liu, J., Lu, J., Lin, J., ... & Yu, N. (2023). FNIRS-bas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signifies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after DBS treatment.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147, 60-68.
03. 有效的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改善了意识障碍患者的神经信息传递:一项基于fNIRS的研究
研 究 团 队
南开大学 于宁波、韩建达团队
天津市环湖医院 巫嘉陵、梁思泉团队
使 用 设 备
慧创NirSmart
目 的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一种可能促进意识障碍(DOC)患者恢复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量化了DBS对DOC患者的意识变化及神经调节效果。
方 法
本研究招募了11名患者,实验包含三个条件:“术前”(DBS手术前两天)、“术后开启”(术后一个月且开启刺激)和“术后关闭”(术后一个月且关闭刺激)。在听觉刺激范式实验中,同时记录了患者额叶、顶叶和枕叶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信号,并进行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估。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被定义,并通过状态转变加速度来量化大脑网络的信息传递强度。线性回归分析用于考察区域和全局指标的变化与CRS-R指数变化之间的关系。
结 果
全局转变加速度指标的变化与CRS-R指数的变化显著相关(斜率 = 55.910,p < 0.001,R² = 0.732)。在区域指标方面,额叶和顶叶指标的变化与CRS-R指数变化也存在显著相关性(额叶斜率 = 46.612,p < 0.01,R² = 0.694;顶叶斜率 = 47.491,p < 0.01,R² = 0.676)。
结 论
本研究表明,基于fNIRS的大脑血流动力学转变分析能够揭示DBS治疗对DOC患者的神经调节效果,转变加速度指标是一个有前景的DOC大脑功能标志。
关 键 词
意识障碍、脑深部电刺激、功能性近红外光谱、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状态转变加速
参 考 文 献
Shu, Z., Wu, J., Lu, J., Li, H., Liu, J., Lin, J., ... & Yu, N. (2023). Effective DBS treatment improves neur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f patients with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an fNIRS study.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44(12), 125011.
4 脑的时频功能变异揭示深脑刺激治疗意识障碍的神经改善
研 究 团 队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朱朝喆团队
使 用 设 备
慧创NirSmart
目 的
脑深部电刺激(DBS)正在成为治疗意识障碍(DOC)的有前景的疗法。测量意识变化对优化DOC患者的DBS治疗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测量方法使用主观指标,限制了对治疗引起的神经改善的研究。本研究的重点是分析DBS的调节效应,并解释DOC患者脑功能层面的调节机制。
方 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脑时间-频谱分析方法,以量化DBS引起的DOC患者脑功能变化。我们使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来监测DOC患者的脑部变化,这一技术有望评估意识水平。具体来说,开发了一种基于fNIRS的实验程序,使用听觉刺激,并记录了十三名DOC患者在DBS治疗前后的脑活动。然后,通过相位滞后指数的滑动窗口相关分析,构建了动态脑功能网络。接着,针对全脑和区域网络的时间变化,提取了全局效率、局部效率和聚类系数的变异性。此外,动态网络通过图形傅里叶变换转化为频谱表示,图能量和多样性被用来评估谱的全局和局部变异性。
结 果
在DBS治疗下的DOC患者表现出显著与意识改善相关的全局和局部功能变异性。此外,右侧脑区的功能变异性与意识增强的相关性强于左侧脑区。
结 论
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标识了DBS引起的DOC患者脑功能变化,功能变异性可能作为DOC患者意识评估的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
关 键 词
脑深部电刺激、意识障碍、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动态脑功能网络、动态脑时间-频谱特征、全局和局部变异性
参 考 文 献
Lu, J., Wu, J., Shu, Z., Zhang, X., Li, H., Liang, S., ... & Yu, N. (2024). Brain Temporal-Spectral Functional Variability Reveals Neural Improvements of DBS Treatment for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32, 92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