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思路
色差简单来说,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因在同种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其对应的折射角不同,产生误差。相关知识如下:https://blog.csdn.net/vivo01/article/details/125151210#:~:text=%E8%89%B2%E5%B7%AE%E6%98%AF%E7%94%B1%E4%BA%8E%E5%85%89%E7%9A%84%E8%89%B2
当第一波长颜色和最后波长颜色在像面中的0.707归一化位置能够汇集,即可认为是消除了色差。在ZEMAX中,具体来说是通过评价函数来实现的。本文是以基本完成焦距优化的双胶合透镜为例。
二、操作数介绍
本文用到2个操作数,分别是TRAY、DIFF。
1、TRAY
TRAY操作数表示的是“Y”向横向色差。他的四个输入值分别表示:
Hx | Hy | Px | Py | |
位置 | 视场 | 视场 | 光瞳 | 光瞳 |
参照物 | 相对于主光线的相对位置 | |||
含义 | 沿轴位置 | 垂轴位置 | 沿轴位置 | 垂轴位置 |
2、DIFF
DIFF输出的是两个参数之间的数学差值。两个操作数分别表示你所求的两个参数所在的行数。例如下图中所表示的是第三行和第四行的value值之间的差值。
三、实际操作
本例中使用的双胶合透镜模型及其评价函数如图3.1、3.2所示。其光纤为可见光光线,三个视场相对高度为0,0.707,1,入瞳直径为64。
图3.1
图3.2
我们采集红光和蓝光在光瞳0.707位置的垂轴位置,得到他的值。
图3.3
再添加DIFF操作数,由于两个TRAY分别是第三行和第四行,因此DIFF的两个参数分别是3和4。得出DIFF行的value后,再将其target设置为0,进行优化,即希望红光和蓝光在光瞳0.707位置的垂轴位置重合。
优化前后的光瞳像差图对比如图3.5所示。可以看到优化后其在0.707处红光和蓝光基本重合,这时即可认为我们对系统的色差进行了矫正。
图3.4
图3.5矫正前后对比